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

1、举例说明如何做实验研究
答: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无关变量,对自变量主动操作。自变量也叫实验变量,它是指实验者操作的假定的原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予实验对象后出现的教育结果。无关变量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
    教育现象复杂多样,研究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教育实验研究方法也分有很多类型。因此,在进行实验研究之前,必须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实验研究方法。由于教育实验研究的特殊性,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进行缜密的实验设计。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且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实验之前未能设计或者设计不周,将会降低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也会降低研究的质量。因此,在实验之前,认真进行实验设计,对于保证和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教育实验研究具体的操作步骤有以下几方面:
(1)定题就是提出实验课题
      定题要遵循有价值、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等原则。
(2)建立实验假说
    所谓假说就是实验者对自变量(实验变量)与因变量(反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与判断。它是自己的教育经验,科学理论,他人经验综合加工的结果。(好比实现理想先有的幻想)假如:北京市宏庙小学的研究者看到的小学生没有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于是确定了“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验”课题建立了“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假说,开展了小学生教育整体优化实验。
  实验假说具有三个特征:假说应当没想出实验变量与反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说要用表述或条件句的形式明确地毫不含糊地展述出来。假说应当是可以检验的.
(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际着手验证假说之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它的目的在与更科学更经济地验证假说.实验设计的问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验变量的操作与控制.确保实验者依据实验要求操作不走样(自变量)
  ②反应变量的观测方法.(因变量)测量手段:通过制表、绘图等进行比较分析。
  ③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消除法、恒定法)
  ④实验对象的选择。(被式的选择)
  ⑤实验的组织形式。(单组或等组)
  ⑥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确定。
(4)实验的实施
    实验的实施就是实验工作者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记录、测量反应变量,搜集实验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将实验方案物质化、现实化的过程。
    实施设计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实验进程的控制,保持实验过程按实验设计的要求,程序进行。
    二是经常地有重点地客观地搜集实验信息与资料、观测反应变量,为因果推论提供事实和依据。
    实验进程的控制需做好以下的工作:
  ①健全实验组织机构,准备好实验的表格与器材。
  ②处理好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动”(实验因子、实验变量)“静”(非实验因子,无关变量)关系。
  ③做好阶段性总结。阶段性小结的目的是查明在实验措施的作用下,反应变量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认真地事实求事地记录下来,看看哪些主观假说被验证,哪些被推翻,哪些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为修改方案,进一步做好下一段工作提供依据与经验。
三是经常地有重点地客观地搜集实验信息与资料,观测反应变量,为因果推论提供事实和数据。
(5)资料的统计处理
灿烂的宋元文化
    对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料,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是先用描述的方法把反应结果的原始资料加以列表,图示、或计算该资料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数等,然后再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验中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乙检验、丁检验、F检验等。
(6)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反应一项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并将其公布于世的文学材料,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
(7)教育信息情报
    搞教育实验开教育信息情报。教育信息情报贯穿于教育实验的始终。选题、建立假说、实验设计、实施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这一整体过程,体现了情报获取、情报处理、情报运用和情报传递的全部内容。
例如:进行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西村工人体育场
研究假设:从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入手,通过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减轻学生的负担。
研究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
1)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
2)培养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
处理1 1)实验教师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定期集体备课,定期按实验措施搞“培养思维品质教学观察课”。
药品分类2)教学中的多种措施:不同性质的速算练习,提供精选例题,让学生领会11种典型的应用题解题原理,教给学生11种编题方法,提倡独创性。
处理2  按常规进行教学
样本:西安市某小学25年级8个班学生,每个年级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控制班)每班35人,共280人。
因变量的操作意义:
1)用速度测儿童思维的敏捷性;
2)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试题测儿童思维的灵活性;
3)用概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计算图形面积、体积及运用算术法则等习题测儿童思维的深刻性;
4机床罩壳)用自编应用题的成绩测儿童思维的独创性。
采用的控制方法:(阳宝1)研究前通过智力检查及语文与算术两科考试,成绩均无显著差异,组成一一对应等组;
                  2)使用材料,都是全国通用教材。
3)在校上课、自习及所有作业等相同;
4)学生家长职业、成分大致相似;
5)不增加练习量及特殊的家庭辅导。
实验设计:不等控制组设计胡充华  O1×O2
……
O3  O4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好阶段性总结,严格控制变量,确保最小的误差,最后实验结束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结合相关理论,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发表。为中小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教育者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
二、举例说明如何做调查研究?
答:教育调查研究是指为了探明教育问题,形成关于教育的科学认识,运用自填问卷、访谈等方式,系统的搜集教育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的一种研究。
  依据不同的标准,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处的历史阶段分类,可分为事后追溯调查和现状调查;按调查采用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被调查者自我报告方式搜集材料。第二类是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是由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第三类是测验方法,即通过一定的测试题来搜集有关资料。第四类是总结经验法。
通常主要运用调查方式分类中的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及测验方法等。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研究对象。
(二)拟定研究计划(设计)。拟定调查计划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1、构思调查设计
    一般说来,调查设计分为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两种。
    1)纵向设计
   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搜集资料的调查和在特定时间内及时收集资料的调查。纵向研究可以分为趋势研究和专门对象研究两种类型。
  趋势研究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不同时刻对一个总体内的样本进行抽样研究。例如,要研究某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可以在一个时间段(1年或2)内,不定期地抽取该校学生对其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是随机的,有的被试可能被多次抽到。
  专门对象研究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测量,即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对同一样本进行调查,例如,要研究某校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可对某年级的学生从初一到初三的三年时间中每年作一次调查,显然,专门对象研究的一个缺点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象的损耗,由于研究的时间较长,有的被试会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退出样本体。
  (2) 横向设计
  横向设计是指对一个代表总体的随机样本在某一时间进行一次性调查。横向设计在于了解一个体或个体的当前状况。例如,要了解当前某地区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就应对该地区的若干学校的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测试,这就是一种横向设计。从两个或多个总体中同时选取样本并进行同一间题的研究,叫做平行样本设计。平行样本设计是为了比较不同总体之间的差异,譬如,研究某地区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可以在重点中学的总体和非重点中学的总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也可以在城市中学的总体和农村中学的总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从而通过样本的比较去推断这些不同总体之间的数学能力水平差异。
  平行样本设计尽管是在同一时间抽取样本,但它也包含了一种纵向设计情形。例如,研究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可以同时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去进行相同的测验,然后比较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差异。
2、确定所采用的具体调查方式。
  1)问卷法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问卷法的难点是编制问卷。一般而言,编制问卷按如下程序进行: 
  第一步是阐释研究的问题,形成调查设计。研究问题应包括研究变量的详细背景,研究者要充分地查阅文献。问题确定后,应当对其作适当的成分分解,这相当于将一个问题切割为若干子因素,这样才便于针对每个子因素编拟题目,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使整套问卷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1、中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动机的问卷编制。
  首先,将数学学业成就动机的概念限定为:能够促进中学生取得数学学习方面成就的动力和心理原因。其次,将数学学业成就动机分解为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外部行为表现又分为三个要素:
    (1)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自觉主动、计划性强;(2)行为策略,指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运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3)坚持性,主要表现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与障碍时能够坚持努力
学习。内部心理因素又包括四个要素:(1)能力感,表现为对自我数学学习能力的认知;(2)兴趣,即对数学学习本身的兴趣;(3)目的,指明确数学学习的外部目标;(4)数学价值观,表现为对数学知识价值认识。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49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验   研究   教育   调查   数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