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ISME:甲烷氧化菌在层状湖泊中沿氧-甲烷反梯度的生态位划分

科研ISME:甲烷氧化菌在层状湖泊中沿氧-甲烷反梯度生态位划分
编译:文刀同,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甲烷是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约占20%的原因。淡水湖泊大大增加了全球自然甲烷排放量。另一方面,甲烷氧化细菌(MOB)大大减少了从湖泊向大气排放的甲烷。通常,许多MOB类共存于湖水中,尽管它们都依靠相同的主要资源(甲烷和氧气)来生长。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维护该甲烷氧化功能组内MOB的多样性或如何绕过竞争排斥原则
生态位划分可能是观察到的多样性的一种可能解释,并且可能进一步是增加湖泊中甲烷过滤器效率的一种机制。不同的MOB在分层湖泊的水柱中形成了有效的甲烷过滤器,但是,人们对不同的MOB沿氧气-甲烷反向梯度的生态位分配仍然知之甚少。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基于16S rRNApmoA基因以及16S rRNApmoA转录本的扩增子测序分析以及潜在的甲烷氧化速率,揭示了四个沿氧-甲烷反梯度湖泊中活性MOB的垂直分布模式。差异分布模式表明,生态学上不同的MOB占据了氧气-甲烷界面上方和下方的甲烷缺乏和缺氧部分。该界面有时包含其他分类单元。在主要的Methylococcales中,未培养的分类单元(CABC2E06)主要出现在甲烷缺乏的条件下,而Crenothrix相关的分类单元则倾向于缺氧的条件。在四个湖中的两个,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NC10phylum)大量聚集在缺氧部分。
研究者们认为,湖泊中的甲烷过滤器是结构化的,并且MOB可能依赖于生态位适应来沿着氧气-甲烷反向梯度进行甲烷氧化。MOB的生态位分配可能支持更大的总体资源消耗,从而提高了湖相甲烷滤池的高效性。
论文ID
原名:Niche partitioning of methane-oxidizing bacteria along the oxygen–methane counter gradient of stratified lakes
译名:甲烷氧化菌在层状湖泊中沿氧-甲烷反梯度的生态位划分
期刊:The ISME Journal
IF:9.493
发表时间:2019.10
通讯作者:Magdalena J. Mayr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SurfaceWaters—Research and Management, Eawag,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stanienbaum, Switzerland
实验设计
1 本实验的简要流程
结果
当李晓峰成为sky氧气-甲烷的反向梯度和潜在甲烷氧化细菌生态位的定义
所有四个湖泊中,都发现了垂直的氧气-甲烷反梯度氧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甲烷
在缺氧部分增加胡晓桃(图2a)。潜在的生态位是根据不同的资源可用性定义的。甲烷不足但氧的生态位过多(橙背景,图2)被定义为从最浅的样品到深度下降的部分,其中氧降至1μmolL-1以下(虚线)或甲烷浓度开始下降相对于上述样本增加(Rotsee)。甲烷基本上没有超过~1μmolL-1。缺氧且甲烷生态位过量(蓝)被指定为氧气低于1μmolL-1且甲烷水平相对于上述样品升高。这些主要区域之间的界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在Rotsee中,氧气和甲烷浓度> 1μmolL-1(绿)时重叠。相反,在其他湖泊中,观察到甲烷-氧气间隙,两种底物(灰)的浓度都检测不到或非常低(< 1μmolL-1)。拟定的生态位在底物浓度方面具有内部梯度,因此不能视为内部均质的生境
具有代表性的甲烷营养型16S rRNA基因ASVsRotseeGreifenseeLakeZugLake Lugano沿氧气-甲烷反梯度垂直分布模式。a化学概况。水平虚线表示氧消耗的深度为< 1μmolL-1。建议的生态位以橙,绿,灰和蓝突出显示。对于CH4NO3-NO2-,未显示低于定量极限的值。注意,Lake Lugano未测出NO2-。注意,在Greifensee中未对界面进行采样,但会指示生态位。记住不同深度的Y轴刻度(m),不同湖泊的X轴刻度(浓度)。bMethylococcalesCa. 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在细菌16SrRNA基因序
列的比例。c描绘了项目成本管理论文d中每个集中最丰富的ASV,代表了各个集的分布。最上方显示了每个ASV范照兵是谁的秘书与所有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相比的最大相对丰度。颜是ASV特定的。d基于Pearson距离的MOB16S rRNA基因ASVs相对丰度垂直分布模式的聚类分析。深灰框表示已识别的集。比例尺显示Pearson距离。Lake ZugCa. 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相对丰度的原始数据,NO3-CH4数据已被之前在支持信息中发布的图片中使用[10]
2 16S rRNA基因测序对MOB多样性的分析
为了在一般细菌落的背景下识别和研究MOB,首先使用了细菌16SrRNA基因测序。这种方法表明,在所有调查的湖泊样品中均存在与MethylococcalesGammaproteobacteria)相关的MOBASVs,而Ca.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 (NC10 phylum) 仅在贝尔实验室Lake ZugLake Lugano的样品中检测到(图2b)。总结两个进化枝的ASVs,在特定深度的MOB的最大相对丰度在Rotsee中为11%,在Greifensee中为15%,在Lake Zug中为21%,在Lake Lugano中为26%。在湖泊之间,同时发生了独特的和共享的ASVs(图3a)。
IaMethylococcalesMOB组合中占主导地位。然而,进化枝由几个不同属的30ASV
s组成(图4a),它们的相对丰度在不同的湖泊和深度之间差异很大(图2c)。只有Greifensee还带有一种IbMethylococcalesASV_1566,图4a)。原始数据中偶尔会出现Alteproteobacterial MOB序列,但从未超过过滤阈值。Ca.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具有100%序列同一性的ASV_18Lake ZugLake Lugano中分别达到了16S rRNA基因读值的6%和11%(图2b)。目前已知的Ca.Methylomirabilis limnetica需要亚硝酸盐氧化甲烷。亚硝酸盐在Lake Zug中的3处深度超过定量极限(LOQ0.4μmol L-1),但在Lake Lugano没有测定方法(图2a)。硝酸浓度在Lake ZugLake Lugano中随深度降低,在后者的缺氧部分低于定量限(< 4μmol L-1) (2a)。因此,硝酸盐还原微生物可能提供亚硝酸盐
3 Venn图显示4个湖泊中共有的基于16S rRNAMOB ASVsa)和基于pmoA mRNA的氨基酸ASVsb)数量。R= Rotsee, G = Greifensee, L = LakeLugano, and Z = Lake ZugASVaaASV标识在方框中列出,并相应地着。
3 MOB ASVs的深度分布和生态位偏好
接下来,分析了每个湖中已识别出的MOBASVs沿氧气-甲烷反梯度的深度分布。基于Pearson距离的深度分布(相对丰度标准化为最大值)的分层聚类显示,ASVs的组沿其分布的反梯度和宽度在其分布模式方面有所不同,均指示了生态位分区在所有湖泊中都可以到符合潜在生态位偏好的分布模式(图2d)。例如,在Rotsee中,由ASV_5ASV_35ASV_8ASV_4(图2cRotsee)表示的组的相对丰度每个都显示出具有深度的宽泛,大致单峰分布。但是,最大
以及各自分布的大部分别集中在反梯度的甲烷不足部分(ASV_5),与氧气-甲烷重叠的界面(ASV_35),下面的界面(ASV_8)和氧气不足的部分(ASV_4)。在其他湖泊中,甲烷和氧气也没有重叠,在界面上也观察到了分类单元的峰值,但是这些并不是界面专有的。相反,Lake Zug中的几个ASV没有显示明确定义的丰度最大值或趋势(ASV_39ASV_67ASV_4ASV_15,图2c)。
4 16S rRNA测序分析潜在活性MOB
根据以上分析,MOB遍及整个反梯度中,包括资源浓度低的部分,这引发了有关这些种代谢状态的疑问。因此,我们对与DNA同时提取的RNA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
评估蛋白质合成潜力。MOB rRNA ASVs的深度分布似乎与上述rRNA基因分析高度相似(图2c),这反映了每个湖中16SrRNA基因总和与rRNA MOB相对丰度的强相关性(Spearmanrho = 0.73–0.99p < 0.001,表1)。同样,在每个湖泊中,基于单个MOBASVs的相对丰度的rRNA基因与rRNA绝对式角度编码器之间也存在显着相关性(Spearmanrho = 0.88–0.95p < 0.001)。这表明观察到的MOB保持了其蛋白质合成的潜力,并且具有潜在的活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0:4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3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湖泊   梯度   氧化   部分   浓度   可能   深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