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作者:李海燕 朱敏 李静 方登建
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1期
        摘要: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军队转型过程中人才结构更新的现实需要。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院校和部队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沟通、协同培养。因此,构建“院校+部队”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队伍素质,是实现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建立军队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模式要以项目为依托,共同选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团队;要以岗位为导向,共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以实用为特点,共同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需求为牵引,共同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要以能力为核心,共同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培养;要以质量为准绳,共同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价值,以此提升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理论;协同培养可爱的四兄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080-03
        近年来,军队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大力发展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不同,在导师素质、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能力要求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按照原有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进行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在分析现行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机制的建立措施,明确了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中院校和部队各自的职责分工,对“院校+部队”导师团队素质的提升和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求达到促进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水平的提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
        一、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一)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
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1]它以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实际、研究操作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突出职业导向,准学员在部队岗位的落脚点,以实践创新和任职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培养与岗位的一致对接[2]。因此,应深入改革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二)军队转型过程中人才结构更新的现实需要
        从2018年开始,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研岗位面向全国招考和聘用了大量高学历水平文职人员。因此,大多数军事院校培养的硕士生都将分配至基层一线部队工作。在此背景下,军事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改变以往以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模式,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
        (三)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军队院校自1997年开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为我军实战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基本满足了部队发展需要[3]。但长期以来,我军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
新不足,主要表现为:容易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老路;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与实际需求脱节;在教学形式上实践教学不够突出;实践平台不足,实践能力培养达不到要求;在“双导师制”培养过程中,部队导师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足;评价机制不科学等。因此,迫切需要基于岗位需求对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二、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中院校和部队的职责分工
        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仅靠院校一己之力难以全面、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已毕业研究生的使用状况和人才使用单位的需求。因此,院校和部队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沟通、协同培养,充分考虑部队的培养意图,对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按需定制。
叶氏养胃汤        (一)院校的职责
        军事院校的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能是为部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在与部队协同培养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院校职责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院校必须根据部队建设需求、掌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改
革的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使得培养的研究生能在信息化建設、现代化管理或装备使用维改中发挥显著作用[3]。
        (二)部队的职责
索爱w980i        在“院校+部队”协同培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部队单位要着眼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摸清实际需求,完善优秀基层干部、业务参谋及技术骨干选送制度,优化人才队伍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解决由于部队训练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优不送学”的问题[4]。另外,需要选拔和遴选优秀的领域专家、技术骨干共同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部队导师队伍,固化深化“教官制导师”制度。此外,还需要共同组建一批研究生工作站、工程训练中心和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用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5]。
        三、提升“院校+部队”导师团队素质,促进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
        理论与实践证明,“院校+部队”合作是培养创新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最重要的途径[6]。对军事院校而言,争取并依靠部队的支持和参与,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院校导师,聘任一线部队骨干、相应领域专家和军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担任
部队导师,是促进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构建“院校+部队”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队伍素质,是实现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这需要部队、院校、导师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努力才能完成。
        (一)多渠道培养院校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外,还应具备高超的实践能力和娴熟的专业技能[7]。而军事院校的大多数教员是具有高学历水平的学术型硕博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缺乏部队基层工作经历和作战演习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联系部队实际。因此,应多渠道培养院校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基地
        一是通过部队代职特别是参与业务管理,增强院校导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院校导师到机关、部队、装备研制生产机构代职,使其以部队人员的角独立从事专业工作,掌握一线部队现状和现役装备对操作维护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需求,在实践与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玛莎拉蒂3200GT        二是通过名师讲学和实装培训,完善院校导师的知识结构。邀请其他军事院校和军工
企业的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一线部队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任教和讲学;利用寒暑假期,聘请基层部队的教官和技术骨干对相应岗位的教员进行实装培训;通过调研座谈、参观见学等方式了解和掌握部队急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瓶颈等。通过多种方式开阔科学研究的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增强装备操作指挥能力,完善院校導师的知识结构。
        三是通过业务集训和操作演练,提升院校导师的业务水平。利用在军工厂和部队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8],现役装备模拟训练系统和工程训练中心、培训中心定期对教员开展业务集中培训、实习锻炼和装备的操作演练,提高教员的装备维护动手能力。通过在部队学习实践中明确部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科研攻关,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战斗力的能力。
        (二)多方式提升部队导师的理论水平
美利坚族        部队导师具有丰富的基层部队工作经历和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经验,对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有具体的认知,但装备理论研究的深度不足。为能够与院校导师协同指导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部队导师的理论水平。
        首先,鼓励部队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教学活动。军事院校为部队导师开设合作课程或专题讲座,将教学与部队任务结合、与部队演习演练结合,联接课堂与岗位、实验室与战场,形成理论教学多样化、实践教学多元化的局面,促进部队导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提升理论水平。
        其次,支持部队导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结合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瓶颈,通过院校、部队合作,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既可以培养部队导师的科研素质,也可以加强与院校导师的沟通,同时还可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进行指导。
        此外,部队导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积极学习和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等,熟悉武器装备新技术的发展,及时了解相关领域前沿,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四、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
        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特殊性教育,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院校和部队必须紧密合作,有效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构
建基于“院校+部队”合作,分工明确、协同培养、联合把关、全程管理、科学考评的军队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模式,才能既夯实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基础,又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军队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一)以项目为依托,共同选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团队
        为能够确保院校导师和部队导师的沟通交流顺畅,切实保证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以部队院校联合科研项目为依托,选拔项目的参与人员组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团队。研究生也可以提前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方向和岗位需求去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导师组,实现师生互选。
        (二)以岗位为导向,共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由双导师指导组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岗位来源、学识基础、个性特点和未来发展实际等因素,切实从岗位任职需求出发共同确立其培养方案,就岗位需求导向下“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宽、学多深”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实现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以实用为特点,共同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于具体工作岗位,他们对自己工作有着明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学习目标性强。因此,双导师指导组在共同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需要突出军事职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关注所学内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四)以需求为牵引,共同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2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23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生   部队   培养   专业学位   导师   军队   院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