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评《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评《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随国•广告书评•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国有企业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
阶段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活力,推
动国有经济发展,我国进行了多轮改革。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
水区,难度逐渐增大,改革涉及的利益和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尖锐,需要我
们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战略定力将国企改革进行到底。混
合所有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针对国企改革提出的新策略和新目
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标,也是当前和未来我国国企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关键性举措。经过
一段时间的实践,国企混改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
常州新北区五个月宝宝致死案
题。为顺利推动国企混改的实施,本文将在评述国企混改优秀著作的基础
上分析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
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由郑志刚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企混改:理论、模
式与路径》是近年来我国研究国企混改领域的一部优秀著作。郑志刚是中
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了多部关于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领域的优秀著作。作者同时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荣
获"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在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郑教授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 国企混改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具体而言,全书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以恒丰银行为例讨论了金字塔式控 股结构下中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二章梳理了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联通、万达为案例 提出了国企混改的模式选择;第四章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了国企混改的实现路径;第五章讨论了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问题;第六章从薪酬管理角度分析了国企改革中的高管激励制度建设;第七章以格力 集团为案例对国企混改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整体而言,全书章节联系紧密,逻辑关系清晰,以公司治理 科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大量国企改革真实案例提炼出作者的真知灼见,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书名:国企混改:理论、模式 与路径 作者:郑志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276625 出版时间:2020-01-01 定价:¥59.00
参考价值的优秀学术著作。
中国节拍 震动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推动国有经济健康可持续 发展,我国进行了多轮国有企业改革。第一阶段:1978—1992年。改革以个别典型国有企业为试点, 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放权放利、政企分离,积极调整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这一阶段的改革虽然没有大 面积铺开,但是却为国有企业打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并为后续的国企改革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第 二阶段:1993—2003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为国 有企业改革奠定了思想和制度基础,国有企业改革正式进入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允许国有企 业破产,甩掉包袱集中力量发展优质企业,提出了建立产权责任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初经市场经济的 洗礼,国有企业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重组,提升了企业收益。第三阶段:从 2004年开始,我国逐步把国有企业改革推向深水区。出台了更加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和 规范,同时逐渐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完善多元产权
制度。
在40余年的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进行 了诸多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的又一次探索与创新。目前我国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取得了部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直接影响政府和企业对改革的态度和行为选 择。在一些由政府授权国资委作为直接出资人的国有企业中,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以政府和国资
委为代表的产权方在企业经营中的话语权被削弱,政府难以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国有企业实现某些地方经
济发展指标,因此可能会对国企混改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关键人事任免具 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就导致由地方政府任免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事实上变成受行政权力和“官本位”思想 约束的市场经济参与者,从而必然会对国有企业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国有企业和 政府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可能会因惧怕失去政策红利而不愿意改革,而 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更怕失去资源和政策优势而对改革产生抵触心理,如此形成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都 不愿意改革的被动局面。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政企分开不彻底,并引发多种消 极后果。(2)社会资本进驻国有企业顾虑重重。首先,不同于一般的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在实现经济 效益的同时还需兼顾社会效益,这一特殊性质使得社会资本对是否进入国有企业存在较多顾虑。由于国 企混改可能会受持股比例的限制,社会资本在国有企业中占比较少,没有经营话语权,而为了实现社会 效益,国有企业有可能会牺牲经济效益。其次,社会资本在选择进驻国有企业时会进行多方权衡,作为 理性经济人,社会资本更愿意进驻具有良好收益的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集中在电力、燃气、石 油、粮食、航空、钢铁、兵器工业等领域,具有高投入、慢回报的特点,且很多是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 并不熟悉的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资本进驻国有企业的顾虑,降低了其参与混改的积极性。
原道n70双擎s
(3)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由于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监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改 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比如企业管理者未按规范流程对国有资产进行市场评估,或为 谋取私利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国有资产;以员工持股为旗号,将企业股份转让给个人,获取一己私利;在混改过程中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丧失,变成事实上的私营企业等,这些都是国企混改过程中必 须重视的重大问题。(4)国企混改的领域未进行有效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后可能会降低国有企业的社 会效益。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实现可能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影响的结果在一般性领 域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教育、疫苗、水务等领域负面效应会逐步凸显。比如允许市场主体参与教育产品 供给后,可能会将贫富差距进一步传导至教育产品差距中,从而引发社会公平问题。疫苗在市场化改革 后,山东、吉林长春等地出现过较为严重的毒疫苗事件,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应以此为借鉴,进 一步思考在国企混改中如何改革特殊领域。
在明晰了现阶段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后,结合《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一书中所提出的国 企混改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可尝试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和完善,以顺利推动国企混改。首先,进一步明 确国企混改的范围和法律界限。从历史案例和现实情形来看,并非所有领域都适合进行国企混改。对于 部分市场机制进入后可能会侵害公众利益的领域,应该继续保持国家和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对于部 分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激活企业活力、促进行业发展的领域,则应该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开放,推 动国企混改。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细分行业领域,对国企业混改设定清晰的领域范围。同时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混改中 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法律规范及制度,对混改模式和过程进行法律层面上的界定,并对混改后的企业性 质、产权界定和经营模式提前进行制度设计,特别是涉及到股权转让、员工持股、战略投资、交叉持 股、兼并重组等复杂企业关系时,应在法律层面有明确、清晰的规范和界定。其次,进一步加强信息披 露和产权制度建设,预防国有资产流失。产权制度不仅仅涉及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积极性,还 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传统的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于政府和国资委,企业管理者是授权经营,导致其 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未来可以尝试在国有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精准监管和信息披露机 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同时防止混改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再次,国企混改中应加强法人 治理结构设计。法人治理结构涉及到企业控股、企业决策管理机构职能和国有资产监督等多方面问题。在国企控股方面可以进行“国家相对控股制”的尝试,创建国资相对控股,社会资本分散控股和激励股 权制度,如此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家不会丧失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可以做到决策层面力量制 衡,激活企业市场活力。在企业决策管理机构中要加强制度设计,明晰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的 职责和权利范围。特别是在监事会层面,要从人事层面建立与董事会、经理无利益冲突的人员选拔制 度,以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
作者:商贻萱,女,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3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0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有企业   企业   混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