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保管损耗

一个储存周期内罐存食用植物油
损耗原因构成观察及应对措施探讨
                      田 颖
(湖北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441021)
    现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规范食用油脂的储存周期为二年,但其中仅对食用油脂储存损耗进行了定性,而未定量。2010年10月中储粮襄阳油库竣工投入试运营,按单罐设计容量的75%分别逐罐装入中央储备油(四级菜籽油)进行装油压罐;2012年10月,完成一个储存周期后轮换出库,储存时间24个月,损耗率为0.86‰。本文结合襄阳油库一个储存周期的储存实践,观察各环节损耗的构成现象,剖析在储运过程中现有工艺、技术及设备的条件下产生损耗的原因,逐次浅析减少损耗的措施。
    一、油气挥发
hbn
  (一)、 现象观察
对于罐存食用植物油的油气挥发问题,刘晓华、沈崇钰等人在《食用油储藏过程中挥发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一文中有报道。研究表明,食用油脂在储存期间存在着水分及挥发物散失的现象(简称油气挥发)。襄阳油库通过一个储存周期的实践观察,发现产生油气挥发的环节主要有4个环节:
    1.入库期间 入库作业时,为防止进油过程中储油罐中液体挤压气体产生胀罐事故,在灌顶已有呼吸孔的基础上,将罐顶透光孔、取样孔打开后进油,第一阶段,当油脂由汽车或火车通过连接管道经大功率离心泵输送到储油罐过程中,油流对罐底冲击;第二阶段,在油脂漫淹进油口至罐高三分之一时,油流冲击罐内油液,形成涡旋搅动;第三阶段,在油脂注入至罐高三分之一以上后,油流进入罐内油液所带气泡向上排出,带动油液以进油口为中心向上翻滚搅动。上述三个阶段,肉眼观察呼吸孔、透光孔、取样孔,均可见薄雾状油气飘出。
    2. 出库期间 出库作业时,为防止出油过程中油罐内液体因拉抽急剧下降,罐内产生负压造成瘪罐事故,在已有呼吸孔的基础上,将罐顶透光孔、取样孔打开出油。罐内油脂通过输油管道经大功率离心泵将油输送到汽车或火车罐车内,出油至罐体高度三分之一段时,
油流拉动油液形成涡旋搅动,肉眼观察呼吸孔、透光孔、取样孔,可间歇性见薄雾状油气飘出。
    3. 储存期间 油脂储藏过程中,在大风、大雨、大雪及骤冷骤热等极端天气后的罐体三查作业时发现,罐顶呼吸孔下,有明显的因油气挥发遇冷而凝结的油脂液滴。
    4 .发油装车 储油在出库过程中发现,油脂经输油管道通过大功率离心油泵从罐区经过栈桥再经鹤管装入罐车(
汽车或火车)。由于流速高,压力大,油脂发生冲击、喷溅、搅动,肉眼可见罐车进油口有大量油气逸出。
  (一) 原因分析勇往直前2009
    1 .收油时,罐内油面上升,气体空间体积缩小,入罐油流因自动涡旋、撞击产生油气分子挥发。
扬州寄语市长
    2. 发油时,罐内油面逐渐降低,气体空间随之增大,因油流的自动涡旋、相互摩擦、撞击产生油气分子挥发。
    3. 受大风气流影响,储油罐顶端呼吸孔、罐内油液、气体产生烟囱效应,迫使罐内储油表层液面产生涡旋气流产生油气分子挥发。
4. 罐区栈桥发油,发油鹤管流速高,压力大,油脂发生冲击、喷溅、碰撞、自动翻滚等,产生罐车装油口大量油气逸出。
(三) 应对措施
    1 .在罐顶呼吸孔管道内安装多层斜角溜坡挡板,使油罐挥发油气冲撞档板后,将所带油脂微滴第42卷 一个储存周期内罐存食用植物油损耗原因构成观察及应对措施探讨
滞留凝结回流到罐内。
2 .在罐顶呼吸孔加装风向标杠杆活档板,使之在风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呼吸孔,避免烟囱效应。
3 .在出油鹤管管口加装筛网管头,油脂装车时将鹤管深伸入车内,可以分散流速,减少因流速过快、压力高造成的油流喷溅及对油液、罐体的冲击和搅动。
    二、管线滞留余油
    (一) 现象观察
    储油灌区油脂的接收、出库需通过离心泵、管道、阀门等组成的输油管线。襄阳油库的输油管线在功能上设计了高压气体吹扫系统,以实现输油管线中的余油回收。在油脂入库后,按操作流程,对输油管线余油实施了吹扫回收作业。但是,在本库二期扩建工程完工后,需将输油管道与一期已投入使用的输油管线对接。对接前打开一期工程预留的管线接口时,竟分别从三条长47m×直径0.2m的管线中,人工回收(桶接)余油6.1t。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原因分析
    1 .原设计高压气体吹扫系统,受输油管线路
径弯折等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将滞留其中的余油回收入储油罐或发出到油罐车中,影响正常接收、发放、在库的油脂计量,形成隐形的损耗,襄阳油库共计输油管道(含机泵、阀门、鹤管等)近2000m,损耗率约为0.59‰。
2. 各连接储油罐输油管道的闸阀、止回阀等其关闭严密程度不一,在罐存油脂的压力作用下,有少量油脂渗入管道的可能。
(二)应对措施
    1 .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将气体吹扫系统升级为球扫系统。
    2 .储油期间,需要定期对输油管线进行残油回收。
    三、 管道、机泵、阀门内壁的挂壁附着粘附物
  (一) 现象观察
结合二期扩建工程加接管道,在组织对个别有渗滴现象的连接法兰垫片进行维护时观察到,在管道、机泵、阀门壁部有胶状粘附物,用手指触压稍有厚度。使用100mm三角尺平沿管壁一周刮下粘附物,天平称重为4.43g。襄阳油库共计输油管道(含机泵、阀门、鹤管等)近2000m,约损耗油脂900kg,损耗率约为0.039‰。3.2 原因分析食用油脂具有密度大、粘性强的特点,储存期内长时间油脂静止在管道、机泵、阀门内,随着温度变化,形成了挂壁粘附物。
  (二) 应对措施
    及时启动球扫系统,减少管道、机泵、阀门等管线内的余油。
越剧电视剧梁祝  四、 储油罐内壁挂壁粘附物与沉淀物
  (一) 现象观察
2012年9月,襄阳油库在完成油脂轮换出库一周后,实施储油罐清扫作业。通过人孔进入储油罐,利用透光孔射入光线观察,储油罐内壁、底板有挂壁粘附物,凹型底板中部聚油窝有余油。第一步将聚油窝可回收余油用海棉吸取后,聚油窝中显现出沉淀物;第二步使用长臂塑胶刮板将油罐内壁四周胶粘附物刮下,与凹型底板胶粘物集中用塑胶刮板刮致聚油窝后清出,不同储油罐的清出胶粘物称重结果为:1000t油罐清出约8.1kg,2000t油罐清出约4.3kg,5000t油罐清出约21.2kg,平均损耗率约0.1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二) 原因分析
    油脂在储藏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一是油脂中的磷脂、甾醇等不溶性杂质发生沉积;二是油脂中的部分油腊被氧化生成饱和沉淀;三是部分油脂被水解发生异构化及缩合反应,产生不溶物质等成分复杂的沉淀,形成储油罐内壁的挂壁粘附物和沉淀物。
    (三)应对措施
按规程坚持每次出罐完毕后及时彻底清罐,防止挂壁粘附物和沉淀物对新入油脂产生质量影响。
    (五)油脂接发作业接口操作的零星滴洒
    1. 现象观察
襄阳油库现行设计油脂发放为鹤管系统、油脂接收为连接软管系统,在连续作业中,前者的鹤管移位、插放、提出,后者的软管的装接、拆卸均由人工操作,每次作业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少量滴洒,虽然采取了鹤管挂置接桶、软管口放置接盘等措施,由于车位移动、罐车内气体排挤等原因,仍有部分管内残留油滴洒于车体或地面,而由于食用油脂密度大、附着力强、渗透力高,很难回收,造成粮 食 储 藏 2013(3)的滴洒损耗,损耗总量
约占储油总量0.01‰。
2. 原因分析设备工艺设计落后与人工操作不当。
    3 .应对措施
    改善管理、控制操作工艺,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接发油前确认油罐车技术状态完好,接发作业做到不渗滴、不超高、不超量、不超压、不跑油、不溢罐,防止和杜绝一切人为责任事故发生。
    六、由于高温胀管、冷热垫片胀缩等原因产生的管道、阀门、机泵接口的渗滴
  (一) 现象观察
襄阳油库二年试运营期间,坚持每日的管线巡查和异常天气的重点三查,特别注重及时发现和处理各部位的油脂渗滴问题。在严冬季节和盛夏季节,发现常常在每条管线的一、二处接口法兰规律性出现油脂渗滴现象。
(二)原因分析
虽然管线间装有软连接管,受天气冷缩热胀气产生影响较小,但一方面在严寒环境下,管线内的密闭余油与气体冷缩产生负压,将个别压接不严密的垫片向内吸拉,形成空隙产生余油渗出;另一方面在气温达到35℃以上的酷暑环境下,管线内的密闭余油与气体热胀产生正压,将个别压接不严密的垫片向外挤推,形成空隙产生余油渗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9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脂   产生   气体   储油罐   观察   油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