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泛娱乐化现象的研究

媒体背景下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
摘要: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介的出现,使大众获得资讯的途径和习惯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资讯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内容和传播路径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些媒体在新闻制作、传播过程中过度的娱乐化,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使新闻失去了对新闻的宣传、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正确情感的作用。这种充斥着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被称为“泛娱乐”。文章对新媒体下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规范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媒体环境提供了一个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新闻;泛娱乐化;现象
在新媒介时代,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已经空前普遍,大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提高话语的能力来获取信息。一些媒介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要,在新闻中加入了大量的娱乐成分,虽然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但是过分的娱乐包装却遮蔽了新闻的实质和内容,使得大众无法理性、客观地思考其背后的社会问题,把大众的思想局限于“娱乐”。
一、新闻“泛娱乐化”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由来
(一)“泛娱乐化”的界定
“娱乐”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活动,它通过表达喜怒哀乐,用某种技术使人愉悦,具有某种启发意义。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娱乐会导致人们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道德的缺失”“泛娱乐”就是一种“娱乐至死”,与“娱乐”是不同的,它以享受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中心,刺激受众的感官,以迎合受众的心理。所谓“泛娱乐性”,是指娱乐活动过多,造成了大量的“媚俗”新闻,或者对重要的、严肃的主流新闻进行了不当的娱乐处理。
(二)新闻“泛娱乐化”
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最早提及新闻报道“泛娱乐化”这一概念是在2000年,魏颖在2000年第二期的《中国记者》上发表了一则只有数百字的评论文章《警惕新闻娱乐化现象》,指出这是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其“社会公器”的功能所致,有违媒介责任,最后必将损害媒介的声誉。但在学术界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李良荣的文章《娱乐化
硝烟岁月、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他认为传媒的娱乐化日益严重使得新闻内容严肃性和权威性下降。进入网络时代,随着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能够成为信息发布者的门槛降低,“新闻”与“信息”的界限被模糊。媒体为吸引受众注意力,达到其文化、政治、商业等的传播目的,而选择扩大新闻的“接近性”原则,迎合受众兴趣,导致社会化新闻及娱乐新闻泛滥。加之“两微一端”平台的特性使得新闻表达碎片化,新闻严肃性降低。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泛娱乐化现象成因
(一)逐利思想消解了新闻的理性与价值
纵观当前网络及现实社会中充斥的泛娱乐化新闻,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利益”,既包括媒体平台的利益,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的利益。新媒体改变了媒体格局,各门类媒体入驻新闻市场的技术成本降低,媒体间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利益成为媒体新闻传播的驱动力,逐利思想消解了新闻的理性与本身的价值,其传播的新闻不再解释客观的事物发展规律,而是迎合大众融入庸俗甚至低俗的娱乐元素。
(二)新媒体去中心化发展解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是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正确舆论的力量。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媒体以其技术、受众等优势实现去中心化发展,解构了主流媒体的垄断地位,导致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上话语权及权威性缺失,无法有效发挥净化新闻及舆论环境、传递正确价值观的作用,致使新闻娱乐化现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三)媒介多元导致文化主体审美局限性
新媒体是一场技术的变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虽然拓宽了新闻传播路径、丰富其传播形式、创设了新闻传播的新空间,但也导致文化主体审美思维浅显、精神动力不足,集中表现为追求精神上的片刻享受,不愿探求新闻信息的内涵与价值,在这种浅层化及娱乐化的精神需求推动下,新闻泛娱乐化现象频发,导致新闻传播陷入恶性循环中[3]。
邱泽近况
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泛娱乐化的规范路径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闻传播
在新闻娱乐化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新闻媒体的使命为既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
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传播主流思想文化,继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为此,新闻编辑需要深入新闻事件的背后,挖掘出反映时代风貌、公众正确价值观的信息,并将其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继而使公众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例如某广播电视台发布“抗洪消防员废墟中捡起国旗清洗收好”的融媒体作品,在抗洪抢险的背景下从小细节出发讲述抗洪抢险中的感人事迹,反映我国消防员爱国精神与奉献精神,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以媒介融合夯实主流媒体的建设基础the scarlet letter
媒介融合有助于新闻数据的共建与共享,降低数据流通及生成的成本,体现新闻传播“统一发声,引导舆论”的重要价值,为此,主流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新闻传播的优势,实现融合发展。新闻编辑也要广泛学习文字、图片编辑技术、视频剪辑等处理技术,在扎实专业技能的支撑下以创新思维、前瞻性思维看待新闻编辑工作,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观念及社会主流意识的新闻作品。以某报业打造的《白衣侠》,为基于H5语言的数字产品,以疫情防控为背景,以一名急诊护士的视角叙述抗疫故事,不仅展现了“逆行者”英勇无畏的精神,还融合了重要的新闻,将新闻资讯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将重大事件切分为连续性的感人画面,既能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又能融合媒介优势。
动脉硬化指数(三)以科学与人文精神加强媒体人的自律
媒体人需要以科学与人文精神约束自身的行为,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向受众传递正确社会情感的同时,运用科学及理性思维看待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例如北京日报发布的“美媒称:新冠肺炎病毒或去年十二月就在洛杉矶传播”融媒体作品首先展示了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其次,显示自2019年12月1日至今年2月29日在该校各医疗机构就诊的有咳嗽及症状的患者为2938人,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多出1037人。根据合理的论证与推理得出结论: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当时就在洛杉矶传播,医务人员也可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了数十名新冠患者。整部新闻作品既有论点、论据,又有论证,类似于逻辑严谨、语义简明的论文,以数据及事实作为编辑的主要内容,所有推理都有据可依,不掺杂任何主观情绪,能够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四、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内容及渠道丰富,形式新颖,但也进一步导致“博眼球”式新闻标题、“戏剧性”新闻内容、“煽情化”新闻形式、“调侃式”新闻报道等新闻泛娱乐化现象频发,究其原因在于逐利思想消减了新闻的理性与价值。为有效规范新闻泛娱乐化现象,媒
体、社会以及媒体人需要深刻把握新闻的伦理价值,重视新闻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及人文精神要求并约束自身,继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新闻及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陈潇的剩余人生
[1]胡永祺.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感,对泛娱乐化之风有效治理[J].传播与版权,2019(11):170-171.
[2]邱明光.试论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应对泛娱乐化倾向的策略[J].东南传播,2019(10):1-3.
[3]朱奕名.泛娱乐化环境下新闻广播如何严把舆论导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3):169+17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57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闻   媒体   娱乐   传播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