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孟子》第五讲:孟子快不快乐?

中华经典《孟子》第五讲:孟子快不快乐?
本辑内容《孟子第五讲:快乐由内而发》
快乐在于自信
身为儒家学者,孟子相信自己传承了孔子的理想,也远绍自尧舜以来圣王的志业。他的愿望是得君行道以造福百姓,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不是他所能掌握的。
既有深刻的自信,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快乐。
孟子立志学习孔子。他推崇大禹、周公、孔子对社会的贡献,然后宣称自己要端正人心,消灭邪说,批驳偏颇的行为,排斥荒诞的言论,以此来继承“三圣”的事业(《孟子·滕文公下》)。有了这样的抱负,自然不屑于只做个管仲了(《孟子·公孙丑下》)。
除非诸侯以礼相待,否则孟子不会主动谒见(《孟子·滕文公下》)。他说,“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孟子·万章下》)连天子都不能召见老师,又何况是诸侯?
礼数足够,加上诚意相邀,孟子将会为了百姓而辅佐国君。有些国君起初确实表现了对孟子的敬意。
学生质疑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这样不是太过分了吗?(《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说:不合乎正道,那么一竹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正道,那么舜接受尧的天下 ,也不以为过分。所以重点在于:国君以礼待我,而我以仁政辅之,照顾百姓。
有的学生比较短视,质疑君子“素餐”,亦即没耕田却白吃饭。孟子说:国君任用君子,就能带来“安富尊荣”,年轻人跟随他,会变得“孝悌忠信”,有谁比这样的君子更有功劳、更应该吃饭呢?(《孟子·尽心上》)
可惜的是,他在齐国受到礼遇但没有实权。有人批评他只知建议别人尽忠职守而自己却毫无表现,孟子说:我既没有固定官位,也没有进言责任,那么我的行动要进要退不是“绰绰有余裕哉?”(《孟子·公孙丑上》)
当他决定离开齐国时,宣王亲自挽留他。他说奉化市锦屏中学“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
模糊神经网络
这句话代表了儒家学者的心声,说得既真诚又婉转。但孟子终究还是走了,因为当时各诸侯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孟子的仁政理想显然与此格格不入。
弟子见孟子脸不好,就请问他是否不愉快?孟子于是说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那一段豪气干云的话(《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终身之忧是:自己没有像舜一样造福天下百姓,留下美好的成就与名声。但君子不会有一时的烦恼,为个人的出处进退、成败得失而担心。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孟子不快乐。朝着理想而奋斗,这件事本身已经足以使生命显示精彩了。
要与百姓同乐
孟子所挂念的不是个人的快乐,而始终是百姓的快乐。
他见过梁惠王与齐宣王,这两位大国国君不约而同都以自己的园林或离宫向孟子炫耀,甚至向孟子提出的问题也一样,就是贤者也会享受这样的快乐吗?(《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回答其实是个提醒:一,国君若不能“与民偕乐”,最后会走上灭亡之途。二,国君若能与民同乐,最后可以称王天下。
如何与百姓同乐呢?
首先要保护百姓。
当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谁能统一天下”时,孟子的回答让人心惊,他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一个诸侯只要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由此可知当时各国君主发动战争、严刑峻罚、苛捐杂税,导致百姓随时处在死亡的阴影中,以大多数农民来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人生只剩下痛苦与死亡,真是情何以堪?
孟子鼓吹王道与仁政,而其标准实在不高,他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又说:“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只要能保护百姓,让他们活下去,就是实现王道的第一步了。
其次,要教育百姓。
孟子说,百姓如果只是吃饱穿暖,生活舒适而未接受“人伦”教育,就“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人伦即是五伦(五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其中又以孝悌为根本。能做到孝亲与敬长,自然会推及于忠君与信友,如此则社会秩序趋于和谐。
然后,要富裕百姓。
孟子谈到井田制度,强调“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田界划分合理,百姓认真工作有其收获,自可安居乐业。
他的描写让人欣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谈到这些问题,深具自信,“有王者起,必来取法”。
孟子的建议在战国时代中期,听来像是空谷足音,既难以落实又缓不济急。尤其是要求国君与百姓同乐,更是缘木求鱼的想法。那么,转而向官员建议,希望他们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善待百姓,又是否可行?
他对一位齐国大夫建议,在荒年时要照顾百姓。他说,受托放牧牛羊的人,如果不到牧场与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主人,还是看着牛羊饿死?(《孟子·公孙丑下》)
他对一位宋国大夫建议立即降低关税,但对方推说明年再全部做到。孟子说:知道不对,立即就改,怎么可以像偷鸡贼一样,从日偷一只改为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不偷呢?
孟子真是一心一意想使百姓活得快乐。但是看来对国君与大臣不能寄以什么希望了。坩埚炉
快乐胜过帝王
孟子谈快乐,有一段话广为流传,但其内容不易得到正确的理解,值得稍加探讨。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死狂这段话的意思并不复杂,但是宣称这三种快乐“胜过”称王天下,则须加以说明。
(一)父母具存,兄弟无故。
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无灾无难;具备此一条件的人很多,那么他们都比帝王快乐吗?孟子的意思不是要强调家庭生活的重要,或者只着眼于家庭成员的平安快乐。
依其思想体系来看,孟子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健在时,我们在社会上遇到老年人,就比较容易把对父母的亲爱尊敬之情推广出去,亦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上海银河宾馆当兄弟妹都平安时,我们在社会上遇到同辈的人,也比较容易把对同胞手足的情感推广出去。
这两方面的推己及人都直接有助于我们行善,因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别人”包括天下人,而我的“父母具存,兄弟无故”将使我更容易与别人互相关怀、彼此尊重,从而实现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换言之,这种快乐在于我更容易因而行善,亦即满全我自己“人性向善”的要求。我的人性潜能得以实现,自然是最快乐的事。
(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这两句话显然以“对下无愧于人”较易了解。但“对上无愧于天”是什么意思?这里所说依然是指“天赋予人特定的使命”,要人遵守“心之四端”的要求,认真实践“仁义礼智”的善行。
所谓天命,即是天赋予人此性与此心,要求人行善以完成人生使命。如此即可“内省不疚”、“俯仰无愧”。这种快乐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可以比拟。
(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英才是指有心上进者,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所在。不论时代如何黑暗,社会如何混乱,只要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就会保有一线生机,使正确的价值观发生光明,从而鼓励人类走上人生正途。
我们认为,只要是儒家学者,都会表现“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这三点特,分别针对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
孟子的说法所彰显的承担责任的勇气,清楚肯定了人性的尊严。这不是莫大的快乐吗?
总之,君子三乐皆源自人性也回应了人性的要求。相形之下,帝王之乐充满了局限性与复杂性,确实无法相提并论。
真诚保证快乐
除了君子三乐,孟子另有关于快乐的说法。他说:五力模型“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三句话之间应有某种关联性,值得分别陈述。
(一)万物皆备于我矣。
这句话有些抽象,因为若是紧扣字面来说,在我一个人身上怎么可能具备万物呢?于是宋朝学者常为这句话加上三个字,成为: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心”。
万物各有其理,譬如鸟能飞、鱼能游,春夏秋冬四季依序运行,这些现象都有一定的道理。
而人的“心”有领悟万物之理的能力。亦即:人心可以经由观察与学习而“了解”万物的道理。这种说法代表宋朝学者的观点,但是否合乎孟子的原意呢?
如果万物之理都具备在我心中,那么后续所说的“反身而诚”又该怎么解说?“理”是客观规律,“诚”是我对自己不自欺。我在真诚面对自己时,与万物的客观规律有何关系?这实在说不清楚。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2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百姓   万物   国君   人性   没有   学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