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王建平主编)

自考变态心理学                                               个案分析 
使用教材:《变态心理学》王建平2006版
                                               
题源:【例题】;【习题】;【真题】
第二章、心理病理现象
1. 【习题】
    李某,男,37岁,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后自认是高级干部、说自己比爱因斯坦还厉害,发明了很多新技术,写了很多文章.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根据本章有关内容判断,该病人的表现属于哪种典型的精神症状?
答:根据材料所述,可以认定,病人表现为思维内容障碍的夸大妄想:
夸大妄想的主要表现是:病人病态地夸大自我的重要性,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
权势、财富和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发明、创造。片段、短暂、不坚持、不荒谬的夸大妄想可见于躁狂症;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三章、神经症
1. 【例题】:3P39
    莉莉,女,26岁,大专文化。
    同胞二人,行二,比她大两岁,出生于黑龙江,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生长发育好,适龄上学,成绩一般。11岁时由黑龙江举家迁至石家庄,当时黑龙江小学未教应用题(数学),所以后来在课堂上不能当堂完成作业,感觉自卑,认为不如别人。以至于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上初中时进行体育课,她是左利手,因此总感觉与人不同,老师教的动作也不会完成。第一年高考落榜,复读一年后仍未考上,于是1995年参加工作。l996年到对外经贸大学大专班学习,1997年即5年前(21)进行过一次英语讲演,病人因准备不充分,未讲演完。当时自觉紧张,心跳、心慌,感觉眼神不对劲,越想控制紧张越不自然,感觉很丢脸。自此以后渐渐发现男同学都疏远她,甚至女同学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了,于是对人
讲话时感觉紧张,不自然,不敢目光对视,认为目光中带有我爱你的含义,唯恐被对方发现。因而回避不讲话。自觉这样紧张不行,同年自行到中日友好医院门诊,诊断不详,医生给她佳静,要求她一日两次(0.8毫克/),服用后病人感觉见人不紧张了,也敢目光对视了,于是认为是个好药。以后不遵医嘱服药,只要要见人,只要有紧张感就自行服用一片佳静,用量渐增。1998年大专毕业后到某计算机仪器设备公司工作,外人发现她上班很累,完不成工作,总是下班后要加班,半年以来与人交往也紧张。这时发现她服用佳静大约4毫克/日,自诉自卑,认为不如别人。整天处于紧张和劳累当中,体重下降约5公斤,一年后不能忍受而辞职。2000年应聘工作,见人仍觉紧张,目光躲闪,不用佳静就出现心慌、出汗和发抖,自行到处去开药,同时病人表现兴奋,有时话多,讲话也很激动,有时因此影响应聘。应聘不成,于是埋怨社会不公平,也相信命运,认为命不好。至2001年底,佳静最大量为8毫克/日。
    病人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未见情绪不稳、自杀想法,未见冲动怪异行为。
分析:
股市及时雨
本案例涉及以下知识点:
1.诊断结论
      1.. 社交恐惧症:依据病史和精神检查,根据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2.. 症状标准:害怕与异性交往,发作时有出汗、心慌,有回避行为。严重标准:影响工作。
      3.. 总病程:3年。
2.临床症状表现:
1997年讲演时紧张,感觉眼神不对劲,心慌发抖,无法控制,我认为丢脸了,后来发现男同学都疏远我了,一下子陷入自卑的深渊里。不敢看男同学,于是回避,后来我发现别人也回避我。于是见人就紧张,服用佳静后消失。后来经常服用佳静,量越来越大,最大量为8毫克/日,后来发现成瘾了,但不吃不行,全身出汗、发抖,最后不得不到医院开药。(社交恐怖、佳静药物依赖)
2. 【习题】p42
    案例1:刘某,24岁,外企职员。怕晾晒的衣服掉到地上,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不能决定自行车放在车棚里还是车棚外,总是放进去又推出来;觉得杯子放在桌子上的任何位置都不妥,不停地摆弄;它们不断地琢磨酸梅汁、酸梅液的区别,以及办公桌上的电脑显示器摆在什么角度等。对模糊问题则无法处理,感到不安、焦虑。他知道这样不应该,但无法自控,直到把自己折磨得头痛,把事情想明白了才罢休,并因此感到非常痛苦。
    案例2:谢某,38岁,放射昆虫组合科医生,工作有成绩,社区活动也积极,但大部分业余时间在家里都躺在床上。偶有阵阵轻度腹痛、“饱胀感”、“肠子辘辘作响”、有时在左下腹摸到肿块。当地医生用尽了办法,将他转往某著名医院。他住了10天院,全面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胃肠道X线、食道镜、胃镜、结肠镜,均未发现有病。他坚信自己患了结肠癌。每周做大便潜血检查,每2~3天就在家里躺在床上仔细抚摸自己的腹部,好几次下班后悄悄给自己做X线检查,都没有查出问题。但他对这种结果不是感到宽慰,而是忿懑和失望。
请根据本章有关神经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案例1和案例2的描述,可以做出何种诊断?
答: 案例1:强迫症;        案例2疑病症;
2.案例1和案例2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描述?    
答:案例1: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
1...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琼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2... 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3... 以上的混合形式。
2.. 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加强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
能奏效;
4..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   
案例2:疑病症的诊断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
        1... 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2... 对健康状况做出疑病症的解释,但不是妄想;
        3... 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2.. 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3..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
3. 【真题】2010年4月
张莉,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祖父母和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在非常讲究卫生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做事谨慎、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十全十美,有条理,爱整洁,但缺乏灵活性,有不安全感。入学后住宿,同室睡上床女生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洗手就拿食物吃,得了乙肝住院。张莉想起该女生扫床时灰尘落在自己床上,又乱碰自己的水杯和食物,担心自己被传染上乙肝,又恰逢期末考试,学习很累,怕考试不及格。自己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了她的用品,她立刻就去清洗,还要求别人也去清洗,使人很反感。四个月来,张莉知道自己做得过分,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主动去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根据该案例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KP35
1.张莉应该被诊断为何种心理障碍?
答:强迫症
2.该种诊断的临床描述依据是什么?
答:  1.. 以强迫思想为主,害怕丧失自控能力:张莉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   
      2.. 以强迫行为为主:反复洗手,别人碰她东西也会洗手,还要求别人也洗手;
      3..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其病症已持续超过4个月,引起了周围人的反感。
3.该种诊断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对强迫症进行了阐述:
华能国际电子      1..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冲突;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强迫症一旦开始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2.. 认知行为观点:认为强迫症的个体不能将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但没有解释什么人患病以及障碍的内容是什么。
3.. 神经科学观点:认为脑结构是这一障碍的基础,认为强迫症是眼眶-边缘-基底节的功能
机械心脏si69失调所致;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作有威胁的事物和情境。
第四章、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1. 【例题】4P56
    周某,女,53岁,由丈夫陪同前来咨询。在与咨询师见面之前,她就一直泪水涟涟,不胜悲凄。丈夫在一旁也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进入咨询室之后,老两口开始讲述他们的不幸经历。
    原来,老两口来自上海,最近才到北京。他们有一个女儿2004年在上海某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在当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正当全家人为此高兴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四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女儿在单位的宿舍里洗完澡后忘了关掉煤气,造成煤气中毒,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当周某谈到这里时已经泣不成声。此后一直是丈夫说,妻子年轻时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但限于条件没能实现,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女儿的身上。可是,现在女儿却突然走了,她到现在都还不敢接受这个现实。
    丈夫告诉咨询师,自从女儿去世以后,妻子整天处于悲伤之中,难以正常生活。妻子有
时哭累了,就会睡觉,可是只要一睡着,就会梦到女儿煤气中毒的样子。她几乎每天晚上就都做这样的恶梦。还有,在白天,只要看到任何与女儿有关的东西,都会引起她对女儿的回忆,并且痛苦不已。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我们从上海来到了北京的亲戚家,希望好一点,甚至打算卖掉上海的家。但还是不行,很多关于女儿的事情会突然进入脑海之中,这会让她不停地感到痛心。
    周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都处于悲伤之中,这时她说,我现在已经完全不关心任何事情了。在我看来,女儿的死意味着世界末日,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了希望。我好后悔呀!当初如果不让女儿住在单身宿舍里,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分析:
本案例涵盖了以下知识点: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
        1.. 在本案例中,尽管不幸发生在四个月之前,但是,周某仍然没有从女儿的死亡中走出来。事情发生之后,周某会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或者做相关的恶梦;当面临与
女儿有关物品时,会感到痛苦和不自主地反复回想。
        2.. 持续的回避。周某尽力回避任何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东西,因为那会使她痛苦。她为了摆脱与女儿有关的东西。离开了上海的家,甚至打算卖掉上海的家。
        3.. 对未来失去信心。周某把女儿的死亡看成世界末日,并对一切都失去了欲望。
      4.. 周某还把女儿的死归结为自己的不小心,并为此后悔内疚。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
        1.. 周某自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后,晚上不能正常休息,成天沉浸在痛苦消极的情绪之中,对外界事物毫不关心,不能正常地生活。
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1..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本案例中未涉及生理方面的信息。
        2.. 在本案例中,女儿是周某的骄傲和希望,所以,女儿的死亡对她来说是一次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而这是导致周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原因。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19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儿   认为   不能   障碍   病人   诊断   检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