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三城乡圩田历史

                          来安县三城乡圩田历史
                                          ——张如奇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接壤,西与滁州市南谯区毗邻。其南部,以清流河为界,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处清流河之阴;清流河之阳,即来安县三城乡。
三城乡境内有十七个行政村,除三城村、冯巷村、三城乡政府所在地小雷郢、伏家湾村一线为丘陵高地,其它如新建、蔬菜、天涧、跃进、涧里、固镇、广大、河口、徐渡、毛渡、陡门、沈圩、七一、吴渡等均分布于低洼圩区。其中,清流河沿河,从北到南,伏湾村、天涧村、涧里村、新建村、蔬菜村、固镇村、河口村、徐渡村、毛渡村、广大村;来安河沿河,从南往北,沈圩村、吴渡村、冯巷村、跃进村、三城村、七一村、陡门村则分列于来安河之东。
来安河,又称“来河”是来安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来河之水向南流,其上游皆山地高岭,丘垄岗坡;下游乃低平圩区,广袤无垠。来河下游,自水口镇进入三城乡境内,切三城乡半径入清流河,二河交汇口,叫做“小河口”,就是今天三城乡河口村所在地。自河口溯河而上,
来安河两岸,三城乡境内,尽是环环相靠的圩圈。这些圩圈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或以人工挑筑的圩埂作分隔,或以高地土岭为圩界,蜿蜒弯曲的圩埂如蛇行,如游龙;长度从十公里到二十多公里不等;圈内圩田小者数千亩,大者上万亩甚至两万多亩;圩内皆水田,长短有致纵横交错;间之于水塘、陡门、桥涵、水渠、长沟,中养莲、菱、鱼,禽,形成来安县南部乡村特有的圩区地理风貌。
这些大小不一的圩圈,连绵不断的圩埂,通常高程约在十三、四米,底宽约十五六米,上宽约三至五米。凡有圩埂的地方,一侧或两侧必有深沟长塘与之相随。这些长塘和深沟就是一代代人平地起筑圩埂的土方圹,高高圩埂上的土方就是来自于这些深沟长塘。当年,在完全人工挑土筑堤的情况下,挑筑这些圩圈圩埂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这些圩堤并不是短时间内完工的,那么,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挑筑了这些蛇形弯曲的圩埂?三城乡的过去一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网络出版
古代的三城乡没有多少历史记载。甚至历史上由于战乱频发,人口太少,来安几不成县。各朝各代设县也是几易其址。直到宋代以后才算逐渐稳定下来。特别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在南京设京,来安县与南京近在咫尺,作为京畿之地,来安县县治得以稳定保留,历史才
对来安县诸事有较为详细的记述。但其中涉及到一个偏远地方的行政乡村——三城乡的历史,仍然只是一星半点,真正叫廖若星辰。即便地方志《来安县志》,上面也鲜有关于三城乡的历史记载。
较为详细的记载,惟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7年),来安县知县韩梦周。在他的《圩田图记》一文中说:“来安东南多圩田,夹列水口、沙河东西岸……。列西岸者,曰罗沈圩、河西圩、范家圩、三城圩、劝垦圩、塘南圩、固镇圩、天涧圩,凡八圩。列东岸者,曰瓜圩、扁圩、胡母圩、黄青圩、大雅圩、董青圩、江青圩、西广大圩、东广大圩、北广大圩,凡十圩……”
文中十八圩,其中,东广大圩、西广大圩、北广大圩、沈圩,今天仍比肩累足,排列于三城乡境内来安河之东;河西圩、范家圩、天涧圩、劝垦圩、塘南圩、三城圩、固镇圩,星罗棋布,至今靠挤在三城乡来安河以西。来安十八圩,三城乡境内竟占有半数之多,可见三城乡圩区面积之大!文中所说的“沙河”就是今天贯穿来安县南北的来安河。
追溯历史,三城乡有圩始于对清流河的治理,而治理清流河则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直到宋代,在清流河得到进一步的治理以后,三城乡才有了圩的记载。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期,“南唐与吴越在境内广泛修建圩田,他们利用水乡河流密布,河岸较高,田面较低的地势,对河渠两岸、农田周围筑成堤坝,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圩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沿堤建水闸,控制水势,旱则开闸放水溉田,涝则闭闸拒水,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低洼的水涝土地改变为肥沃的耕地,使农业收成得到一定保证。”——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三城乡一侧的清流河,原本是一条无拘无束的自然河流,没有人工河埂。枯水季节,河水沿着较深的水道向东流淌,但到了夏季雨季,特别是六月的江淮梅雨季节,清流河河水暴涨,没有河堤的水流无拘无束,奔涌横流,四散漂没。长满白茆蒹蓼的河道两侧一片浊浪翻腾,白水茫茫。雨季过后,安静的河水又顺着低浅的水道流淌,沿途低隰的水沼薮泽成了水鸟与鱼蟹的天堂。秋季,候鸟飞过,总会在这里歇脚,这里又成了大雁等候鸟北迁南徙的中途驿站。南唐二十多年安平宁静的历史,使人们得于有利用和改造自然河流,发展农业生产初步愿望。当时对于清流河的治理只是简单浅显的河岸治理,于“圩”的概念还相去甚远。到了宋代,在南唐河岸治理的基础上,在治理清流河河道、加高清流河堤岸的同时,也在三城乡一侧圈圩造田,形成了今天的固镇圩的早期雏形——顾胜圩和面积广大的广大圩。
解析法
史料记载,宋代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王安石为相,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变法改革的方案,农业生产方面主要施行的是“农田水利法”。法案规定,各地河流、湖泊、沟洫、堤坝,凡与当地农业利害尤关,需要兴建的,均由政府计算工料费用,当地居民按户等高下分摊。民户修建不了的,地方修建,地方修建不了的,可以向政府申请帮助。大的水利工程,一州一县修筑不了的,可以联合若干州县共同来完成。在法令颁布之后的七年时间里,全国共兴修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修建的水利工程受益民田约三十多万顷。宋代从熙宁二年到元丰元年(公元1069年——1078年)前后十年间,在全国各地河流以及荒沼湖泽等兴建圩田、围田、淤田等达十万顷。可见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成效之显著。
由于此法效益显著,受利益驱动,后来一度发展到“盗湖为田”,将正常蓄水的水泽湖泊围于堤堰,改水为田。
《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五年(公元1136年),江东帅臣李光言:……本朝庆历、嘉祐间,始有盗湖为田者,其禁甚严。政和以来,剙为应奉,始废湖为田,自是两州之民,岁被水旱之患,余姚、上虞每县收租不过数千斛,而所失民田常赋动辄以万计。莫若先罢两邑湖田。其会稽之鉴湖,鄞之广德湖,萧山之湘湖等处尚多,望漕臣尽废之。其江东西圩田、苏秀围田,令监司守令条上。”
离三城乡数十公里的南京玄武湖,也曾在宋代被改水为田。直到两百多年后的元朝末年,由于南京城用排水出现严重问题,雨水无处流泄,城内淹滞严重,才不得不将玄武湖重新改回蓄水。但经改田后的玄武湖重新蓄水时,面积已经不到原来湖面的三分之一了!
最疯狂的时候,有人甚至提出将太湖水抽干,改水为田。宋代挞伐自然,盗湖为田,逼水为旱,不顾一切地开荒种粮到了如此地步,三城乡境内清流河沿岸,那一望无际的荒泽草滩岂有不被圈圩造田之理?
到了南宋,大量人口涌入南方,使南方人口激增,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更是大面积围水造田,使得圩田数量不断增加。
“不仅许多废坏的水利工程得到修复,而且出现了不少新的工程。南宋时圩田数量又比北宋增多,并且有些圩田规模很大。如有名的健康(今南京)永丰圩,四至相去皆五、六十里,有田九百五十余顷。宁国府(今安徽宣城)化成圩有田八百五十顷,芜湖(今安徽芜湖市)一带圩岸周围约二百九十余里,当涂圩岸连接共达四百八十余里。”——李培浩《中国古代史纲》。
据清代康熙地方志记载,宋代,三城乡境内有顾胜圩、广大圩、政和圩(又名郑和圩)。顾胜圩和广大圩都在清流河沿岸,圩区人习惯称靠近河岸的圩圈为“外圩”。这就是当时地方人民结合清流河的治理,在清流河沿岸修筑的最原始圩圈。
明朝的三城乡除了在清流河沿岸构筑“外圩”的基础上,又挑筑几个“内圩”。清代道光年编纂的《来安志》记载,明代,来安县有圩十九个,位于三城乡境内的有八个,除了宋代早已有之的顾胜圩、广大圩、政和圩外,又增加了塘南圩、范家圩、三城圩、月塘圩和天涧圩。并明确说明:
“旧志诸圩坝,除三教、郑和、雍家三圩外,俱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知县刘正亨请发仓稻1200担助工修筑,用夫二十余万,筑埂23260丈8尺。存卷在案。”
历史记载,明代洪武时,各州县每年垦田少者数千亩,多者高达2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1年)全国新垦田地180余万顷,从粮食生产的收获可知,到洪武二十六年,每年入库税粮是元代入库税粮的两倍。明代人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对于圩田的圈造历史说的更加全面:
“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佳地。后值诸将屯戍,因令兵众分工起土,亦仿此制,故官民异属”。
由于圩区粮食产量丰硕,清代以来,对于地方圩务的管理和营造更加重视。特别是康熙和乾隆时期,清廷注重地方农业生产,国内安宁,被历史誉为“康乾盛世”。来安县地方圩务得到不断的整治。“顾胜圩”在逐年加固后改名“固城圩”,在原来面积基础上又扩大了圩面,再改“固镇圩”;广大圩进一步扩充后,修建了东广大圩、西广大圩、北广大圩、和沈圩;来安河以西又增加修建了劝垦圩,并且将过去的小圩加于兼并,扩大三城、天涧等圩面积。终清代一朝,三城乡地方所有原本低洼、水草和鱼鸟栖息的荒地几乎都被圈上了圩埂,形成“内圩”与“外圩”主要格局,且都种上了水稻、豆类等粮食作物。
然而,封建社会朝廷与地方对于圩区人的税赋远比丘陵山地的征收的重,而对于漫长又悠远的内、外圩圩埂却难得集工治理。当年的这些圩圈的圩埂低矮狭窄,很难抵御雨季的大水,往往十年九灾。“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来来去去的县官对于低矮的圩埂只会在破圩后修修补补,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水深火热中的还是圩区百姓。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编纂的地方志《来安县志》记载:
“康熙三十二年秋(公元1694年秋),大水,诸圩皆破,知县刘知昂督民修筑如旧”
“雍正九年秋(公元1732年秋),大水,圩破。十二年六月(公元1735年),大水,圩破,俱知县伍斯瑸督令修补。”北京英菲尼迪车祸
“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六年(公元1742年),俱大水,破圩,修复如旧”
除了这些重大年份破圩记录,常年小涝小灾,雨水内涝、局部破圩就可想而知了!黄曲霉菌
清代来安县知县韩梦周在其《圩田图记》中对当时圩埂做详细测量:“大者周四十余里,次二、三十余里。堤高者二丈余,厚四、五丈余,次高者一丈余,厚三、四丈余。”可见当时圩圈虽然形成,但规模不大,大抵高程和面宽只有今天我们所见圩埂的一半。因此,每至江淮梅雨季,抵御不了洪水冲刷,破圩就成了家常便饭。
破圩是圩区人的一大灾难。每至江淮梅雨季节,住在低洼圩区的三城圩区人就祈祷着大雨不要连日连夜地下,雨天快快的晴起来。可是,每年的江淮梅雨季节都会如期而至,大雨和连阴雨天气并不因人们的祈祷而有所减弱。大雨往往接天连地。那样的日子,地上雨水横流,白天黑夜不停地响着“哗哗”雨声,住家前后的池塘眼看着白水茫茫变得大而辽阔。
营养咨询路被水流冲断了!稍低一些的塘沿坝埂都漫入了水下!圩埂下的堤坝和涵洞、沟渠,瓢满钵溢。一旦阴雨连绵半个月,人们的心就开始悬起来了!男人们披着雨具成天在外面走来走去查看水情;妇女则两眼望外,眼看雨雾忧心忡忡,做事无神心不定。甚至孩子都不吵不闹,比往常安静。鸡鸭猪狗都蜷缩在一角,无声畏惧大雨的倾泻。尽管这样,湿漉漉的村子里依然不时传来这样那样的坏消息,上圩守堤或排险的人只要一回来,身边总要围满一圈打探消息的老人和妇女。一旦听说某某圩快要决堤的坏消息时,大人们就要慌慌忙忙地赶紧搬家,将老人、孩子与家畜送往住在山区高地的亲戚家中。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3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1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乡   清流   圩田   圩埂   地方   圩区   来安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