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 刷题课时练5 伟大的改革开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刷题课时练5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选择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____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
A.对外开放 B.发展经济
C.改革开放  D.深化改革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答案:C
2.1978年,思想理论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结果是(  )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全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因此,本题选择C。A、B、D都不是思想理论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结果,排除。
答案:C
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激光放大器实验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把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B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正确决定。故选D。
答案:D
5.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中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亡命刺客
D.实行改革开放
解析: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十年动乱刚结束,要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解析: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C都是两个基本点。D本身错误,因此,本题选择B。
答案:B
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孢子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解析: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8.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目的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故选A。
答案:A
9.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答案:B
10.1980年10月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
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是指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从题干时间“1980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1988年开放的海南岛,排除A项;经济特区没有高度自治权,排除B项;上海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排除C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
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引进外国管理经验
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引进外国企业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最终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D都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但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选C,注意区分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最终目的。
答案:C巨各庄中学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从经济特区开始,最后到内地,因此正确答案是B,做推导题可以用首尾法。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wwwki材料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1)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978年12月,北京;。
(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神化般地崛起座座城”是指我国政府所建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境内的有哪些?
(2)歌词中“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喻指什么事件?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当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解析:本题以《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为载体,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歌词中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
答案:(1)深圳、珠海、汕头。
(2)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3)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格局: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21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