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农促发展 创新驱动惠民生--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发展农业科技纪实

科技强农促发展 创新驱动惠民生
文/李峰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发展农业科技纪实
“力争通过科研项目,再投入3亿元,把龙亢农场打造成为中国智慧农业的标杆,成为出模式、出成果、出经验的农业硅谷;打造成为高通量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2020年11月24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儒敬研究员在龙亢农场调研对接智慧农业项目时这样说。龙亢农场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前景从中可见一斑。
龙亢农场建场初期,农场3万亩耕地是“芦苇荡、茅草窝,兔子不拉屎,庄稼难发棵”的贫瘠土地,农业生产力极为低下,小麦单产不足300斤。
2020年,农场午季小麦平均单产达到1160斤,最高单产达到1360斤,小麦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
农场建场60多年来,几代龙亢农场人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
态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科技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集成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研成果,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立足自主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
龙亢农场农业科研自主创新起源于建场初期,1963年,农场建立了农业科研队,集科研与大田生产为一体,农业科研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逐年显现。时任龙亢农场党委书记刘光继告诉笔者:“1976年,得益于农场农业科技的应用,当年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500斤,当时周边农村的小麦平均单产
型升级、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淀粉国际贸易。茶业集团优化茶叶生产、加工布局,创新营销模式,全方位打通营销渠道……
集团总部执行月、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和专题会,积极为各个亏损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破解发展质量不高、持续亏损等问题,强化后盾支撑和服务指导。同时,每月对28家二级公司经营业绩实行“红黑榜”排名,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奋发进取、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在“输血”和“造血”的有机融合下,集团扭亏增盈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广西农垦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上,2020年11月24至25日,集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农垦改革再出发勾勒了一幅宏伟蓝图: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解放思想抓管理,敢做善成
当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和“混改”两项战略任务,创新经营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大型食品集团,全面建成“三大龙头企业”,到2025年末,农垦集团营业收入力争实现6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25亿元以上,实现“五大转型”“两个建成”,跻身全国农垦、全区先进企业行列。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广西农垦人将紧抓当前冲云破雾、激流勇进的良好发展势头,走“内强外拓”的桂垦路径,坚定不移做大农垦“蛋糕”,实现农垦集团高质量发展,为跻身全国农垦、全区
先进企业行列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报社)
责任编辑:成德波
19
2021.2  中国农垦
中国农垦  2021.2
20
还不足400斤。”
示波仪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龙亢农场科研队与大田生产分离,建立专职科研站,设有植保室、栽培室、气象室、化验室等,专门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繁育、推广和开展土肥、植保、栽培、气象以及激素、叶面肥等农业生产科技试验工作。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一批踌躇满志的青年农业科研人员扎根农场,为农场农业科研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以农业科研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力。“2002年,龙亢农场全场小麦平均单产突破1000斤,当时,周边农村的小麦平均单产只有700斤左右。”龙亢农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邵芳荣告诉笔者。
2002年9月,对龙亢农场农业科技工作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节点。在龙亢农场农科所工作的王永玖到阜阳地区农科所采集了小麦亲本材料300余份。工作人员将这些珍贵的麦种纷纷植入龙亢农场农科所的土壤,宣告了龙亢农场小麦育种时代的到来。
育种界有句名言:“十年磨一剑”。一个好品种从最初杂交组合的配比,到最后品种的审定,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年,从农作物播种到收获的漫长周期中,不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农场农业科研人员都按时到田里观察、记录。为了寻育种上的突破点,他们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在浩如烟海的育种材料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尤其是作物成熟前的关键期,科研人员从天蒙蒙亮到天黑一直要“泡”在田里。
这批长年致力于农业科研的工作人员孜孜以求、勇于创新,与农场同呼吸、共成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先后引进试验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共850多个,成功推广76个农作物新品种,集成推广26项先进适用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目前已有9个农作物新品种进入国家、省区试,17个农作物新品种进入国家和省级预试。6个农作物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每年引进、试种、推广的新品种达100多个。龙亢农场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皖垦麦0901”“龙科1109”“皖垦麦1221”,大豆新品种“科龙188”,玉米新品种“皖垦玉1号”、水(旱)稻新品种“旱稻906”“旱稻15077”等7个农作物品种分别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小麦新品种“皖垦麦1221”、水稻新品种“皖垦糯5号(皖垦糯124)”通过国家审定。这些农作物新品种的普及应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有力科技支撑。
联合科研攻关,不断涌现新成果
2020年10月12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彭新华研究员给龙亢农场送来了获奖证书,“土壤结构形成与稳定的机理及改良技术应用”成果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一等奖,龙亢农场为一等奖的四个获奖单位之一,龙亢农场党委书记马振辉为十个获奖者之一。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据彭新华介绍:“该获奖科研项目历经15年,联合4家单位,在土壤结构研究以及改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显著创新性,所研发的技术在砂姜黑土应用示范,增产提质效果显著。该项科研成果的应用将逐步惠及淮北平原6000万亩中低产田。”龙亢农场科技园就是承担这项科研项目的基地之一。
农场科技园里矗立着一台“国之重器”——高通量作物表型自动检测机器人。从事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服务的中科院副研究员李伟博士介绍,这位“机器人”,能够联合龙亢农场物联网摄像头进行高通量田间作物表型信息自动采集研究,让育种专家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远程查看育种苗情、病情,
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实现育种工作的数据化、
焊接国家标准>摩托罗拉e375
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到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考察调研。
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这个中心研发平台,未来,软质小麦的成分是可以定制的。目前,我们中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软质小麦新品种。”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汪建来如是说。2019年5月18日,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软质小麦研发中心在龙亢农场揭牌成立,这是龙亢农场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这个中心也是全国首家软质小麦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依托龙亢农场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通过软质小麦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专用基地建设,不断深入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为推动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以来,龙亢农场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果敢、创新的新姿态奔跑在现代农业与农业科研发展道路上,相继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工匠”入驻农场科技园,与龙亢农场联合开展农业基础性科学研究,合力攻关农业科研。已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联合成立了20
多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每年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科研项目30多个。小麦、水(旱)稻、大豆、玉米等四大农作物的品种培育和展示均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国家重点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淮地区麦稻轮作超高产攻关项目、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等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农场农业科技人员共发表了《中国主要小麦品种春化基因的STS标记鉴定》《安徽沿淮江淮麦区稻茬小麦新品种(系)筛选》等学术论文60多篇;时任龙亢农场副场长王永玖、农科所科研人员刘俭均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皖北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邵芳荣参与的“抗病优质杂交籼稻分子育种技术”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发明奖。
科技赋能田畴,不断惠及新农业
龙亢农场通过多种方式,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有效示范带动周边农业生产,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农场在农闲及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阳光工程、“百场、千户、万人”等培训项目,组织科技
队伍,向周边农民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政策信息等农业知识培训。同时依托农场建成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平台,开辟了“科技直通车”“农技110”“庄稼义诊台”等,方便周边农民及时了解和咨询农技知识,使周边6.8万农户直接受益。
dppe
龙亢农场向周边推广应用了统一品种布局、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重大农艺措施、统一订单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秸秆还田、土壤深松、冬季漫灌、物联网技术管理,推动区域农业生产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改变了粗放型农业生产现状。全场3万亩耕地建成“吨粮田”,其中万余亩实现“吨半粮田”,小麦平均单产580公斤,同时秋季水稻平均单产780公斤。据统计,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农场周边60万亩耕地每年节本增效超过1.2亿元。垦区内外的广大农户享受到了农业科技的便利,分享到了农业的红利。
农场还把农业科研元素植入旅游开发项目,建成了物联网体验区、智能温室大棚观光区、科技之光等农旅项目,多次组织开展中小学研学活动,让更多游客和中小学生体验到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
谈到农场科技发展前景,马振辉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安徽农垦集团关于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强与广大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性研究,力争多出农业科研成果,为农场及周边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科技支撑力和创新驱
动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公司)
责任编辑:王盼盼
21
2021.2  中国农垦
旅鼠的自杀之旅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9: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9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场   农业   小麦   科技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