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海之南——南海抗战纪实(二)

烽火海之南——南海抗战纪实(二)
作者:萨 苏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2期
    (三)海南岛
    作为我国在南海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无论从行政、地理还是经济角度,都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宋庆龄、宋子文家族等民国豪门多有出自海南者,而大批海南籍侨胞则远渡重洋,定居与劳作于东南亚一带,使海南得到侨乡的美名。所以,海南既有因大海阻隔交通不便,影响发展的一面,又有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一面,战前曾有戏称海南岛每个镇子都有咖啡馆。及至1937年,海南已经建成环岛公路及各县公路3 000余千米,并有自那大至今三亚市榆林港修建铁路的规划。在行政区划上,海南当时共分13个县,县治多在沿海地区,海口周围的东北地区为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以五指山为中心的内地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
    在抗战前,海南岛在行政上隶属于广东省的一部分,但已经有了独立建省的雏形。此事与抗日战争相关甚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内部原本矛盾重重的宁粤暂时搁置了争议,在广州的孙科也因此前往南京担任行政院长。他在这一年提出了改海南岛为特别区的议案,建议将海南作为“三民主义的
实验场”,提出“遴选党中忠实同志,授以全权,假以25年之期,责令实行三民主义。”这一构想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支持,并在1931年12月设立“琼崖特别区”,由广东省省长伍朝枢兼任特区长官。这一特别区由于粤系军阀陈济棠的杯葛而实际未能运作,抗战胜利后曾再次有建省计划亦未及实现。海南建省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实施。抗战前,海南岛行政上被编列为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
    尽管土地富饶,资源丰富,但海南岛在抗战前并不是一个完全太平的地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琼崖特委坚决反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在海南岛成立红军,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并培养出一批此后在抗日战争中威名赫赫的抗敌将领,如冯白驹、马白山等。国共双方曾在海南岛展开殊死奋战。尽管国民政府方面投入大量兵力,煞费苦心,但海南的红武装和地方组织始终顽强地生存着。与国共斗争并存的是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广东政府的两名大员陈济棠和陈策为争夺海南岛的控制权爆发混战,最终陈策不敌陈济棠而败走,不久,陈济棠又被迫下野。海南岛原来被视为“南霸天”的地方领导人,也是当时琼崖红武装最凶恶的对手陈汉光(国民党军少将、琼崖绥靖委员)在1936年称病回乡。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海南岛的经济已经得到一定发展,政治上由于国民党各军阀的权力斗争,造成几派俱伤,故此相对平静,而红力量正处在恢复期。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垂涎
    日本国土最南端在冲绳以南的八重山岛,与南海相距甚远。但在军国主义盛行的时代,日本对于我国南海地区却有着极大的野心。
    要说明这一野心,需要对日本近代史及其国家主导思想有所了解。日本对我国包括南海地区产生侵略意识,可说始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始于德川幕府末期,源于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后产生的冲击。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后,力图实施“张国权”、“努力进入开明诸国之行列”、“抛弃锁国攘夷的偏见,以开国进取为国是”的政策,一语以蔽之,便是吸收、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引进其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来促成日本的西化和加入列强行列。那么,它所信奉的“开国进取”,却是以邻为壑。
    直到今天,日本的政治家仍将一个学校视为政治家的摇篮,这就是由吉田松荫创办的“松荫塾”,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这里学习过。这位被视为明治维新导师的吉田松荫,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失之于欧美,取偿于满鲜。”这种思想很快被扩展为对整个亚洲国家的侵略和控制政策。1941年,在东条英机作为首相阐述日本谋求分割世界而制作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时,说“根本方针,实渊源于开国的大精神”,说的便是这种“补偿论”
    南海地区不但物产丰富,而且位于勾连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十字路口,南濒重要的马六甲海峡,在这种思想主导之下,日本对于我国南海地区的野心便近乎自然地形成了。然而,以海南岛为中心的中国南海地区,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所谓“国策”还有特殊的意义。在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之后,日本
对于世界霸权的野心已经逐渐超出亚洲范围。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共同形成“改造世界的轴心”,成为日本扩张国策的延续。这意味着日本与欧美传统列强的矛盾逐渐激化。日本是资源小国,若与它们发生战争,第一步便需要获得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资源产地,才能保持持久战力。而南海地区,正处在日本可以迅速夺取东南亚各地的要路之上。这一切都使日本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便已经多次试图插手南海,向这个方向伸展自己的势力。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一直有南进和北进两派。虽然都主张侵略扩张,但海军主导的南进派和陆军主导的北进派存在不同的主张。主要将领出身萨摩藩的海军,秉承了古代倭寇的观念,把南方热带海洋看作能够发挥海军威力,与列强争夺资源的乐园,而主要将领出身长洲藩的陆军,更看重在大陆上取得更多土地和财富。这注定了南海抗战中,我国军民面对的主要敌人来自日本海军。
    1874年,日军利用琉球船民事件第一次进攻台湾,并吞并清王朝属国琉球,将其划为冲绳县,是为其推动南进政策的第一次尝试;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我国台湾及周围澎湖、钓鱼诸岛,彻底打开了进入南海的通道,其对于南海的野心开始转入到实质阶段。
    1902年,日本侵占我东沙岛的主岛月牙滩(即今东沙岛),拆毁岛上庙宇、坟墓,将其改名“西泽岛”并大肆进行资源掠夺。1921年,日本方面利用中国奸商,实施对西沙岛的实际占领和掠夺性开发。
    不过,这种赤裸裸的侵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遭到我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清末东沙事件
税务总局曝光5起涉税违法案件    当谈起南海诸岛屿时,一方面我们会为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海洋领土、如此众多的海洋辖地而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我们多少会感到,这些如同珍珠般璀璨的岛屿离大陆似乎颇为遥远,仿佛在梦幻世界中的另一边。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印象。如果我们真下决心到南海诸岛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它们其实离大陆的距离比想象中要近得多。北卫滩是南海诸岛中距大陆最近的岛滩,它属于东沙岛,和南卫滩、东沙岛共同构成这一岛的主干。
    东沙岛是一组美丽的环礁,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海底的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其潟湖平均深度不到5米,便于开发和管理。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它在中国控制南海诸岛的历史管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1908年,也就是清王朝灭亡前3年,东沙岛上发生了一件在中国海洋权益史上应该被大书特书的事件。就在这一年,中国海军出兵东沙岛,驱逐了在东沙岛上活动的日本非法入境人员,将这一岛屿收复回祖国的怀抱。
    早在1902年,日本人已经开始把侵略之手伸向东沙岛。那一年,一个在南海航行中落水遇难的日本唐若昕
商人西泽广次经过九死一生终于登上了一座美丽的小岛,当他上岛的时候,这个商业嗅觉十分灵敏的日本商人发现这座岛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鸟粪层。这种鸟粪层富含磷质,是最昂贵和优质的肥料,也是太平洋岛屿上的一种重要资源(瑙鲁共和国就靠其鸟粪矿成为世界平均收入最高的国家)。我国南海诸岛,都是鸟粪矿的重要分布地区。
术中唤醒>防盗手机套    因祸得福的西泽广次设法回到了台湾,并很快在那里纠集了100余名日本的浪人、商人,乘坐一条叫做二辰丸的船重返这座岛屿。他在这个岛屿上开采磷矿,设置定居点——这个岛屿便是当时被称为月牙滩的东沙岛。
    当时东沙岛上没有我国的固定居民,但这里一向是我国渔民出海打渔时避风的重要港口。中国渔船来此避风给东沙岛带来了人气,同时也因此开始在岛上出现具有中国文化特的庙宇和墓地等建筑。其中广东渔民建造的海神庙和被称为“兄弟所”的海员墓地是岛上的两个标志,西泽广次开始在东沙岛开采磷矿之时,也心虚地注意到了这两处中国人的标志性建筑。为了能够霸占这个岛屿,西泽广次等人选择休渔期进驻东沙,回避可能出现的中国渔船,随后拆毁了海神庙,并将在“兄弟所”中埋葬的132名中国海员的遗骨焚毁后投入海中,而后便堂而皇之地在东沙岛上升起了日本国旗,将其命名为“西泽岛”,纳入日本版图。由于西泽的破坏,今天东沙岛上中国先民的遗迹只有几口水井可供凭吊了。
    这一行径引起了中国舆论界的强烈反对,最初西泽广次在东沙岛上开发磷矿的消息是由欧美驻华人
员发现并通知中国新闻界的。由于日本海军也派驱逐舰护送西泽的移民船到达东沙岛,敏感的外国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政治意味的举动。美国《洛杉矶时报》载文指出,日本驱逐舰进入东沙岛,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步骤。
    20世纪初的中国恰好处在一个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酝酿重大变革的时代,此时清政府正商议立宪之事,在各省都成立了咨议局,作为立宪的准备机构。在我国传统历史观中,把清廷的这种行为视为对舆论的欺骗。但是从当时史料来看,咨议局已经起到了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监督的作用。当东沙岛被日人侵占之时,正是这些咨议局的成员率先在清朝政府内部发出了要求收复东沙的声音。由于舆论与咨议局人员的努力,使清政府不得不对丧失东沙之事作出反应。有趣的是,这起收复东沙的爱国行动,从始至终却似乎被几个反派人物操纵。
    第一个奉命与日本人进行交涉并据理力争要求还我东沙的清朝高级官员,是在武昌起义后不久被起义新军官兵杀死的清朝大员端方,这位素来被称为“镇压革命党人刽子手”的清朝官员,在东沙岛问题上却极有民族气节,他一面与外国人进行交涉,一面要求另一位著名的历史反派人物,以强力弹压革命党人著称的两广总督张人骏切实对东沙岛的情况进行调查。
    不幸的是,当张人骏着手处理这一问题时却发现,对付东沙岛上的日本人比对付革命党还要麻烦得多。当他开始对东沙岛归属进行调查的时候,很快发现面临两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一是,在中国古代
的史书之中,通常只记载陆上领土的情况,却很少有关于海上岛屿所属权的描述,这一点使我国在讨论东沙所有权时显得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另一点更加糟糕,那就是当张人骏派出舰只前往东沙岛察看日人侵占我岛屿情况时,却意外地发现,根据中方海图上所标识的东沙岛经纬度,到达那里的清朝军舰报告此处只是一片汪洋,毫无岛屿的踪迹。
    东沙岛竟然在一片激烈的舆论争议声中悄然消失了。这不由得令张人骏感到十分惊异和沮丧。而正在这时,又一位同样被称为“镇压辛亥革命刽子手”的清朝大员也卷入了这一事件。这就是水师将领李准,他成为解决东沙岛主权问题的关键人物。李准,四川邻水县人,时任清朝广东水师提督。在清末,广东是革命党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广州将军孚琦便是在任上被革命党人温生才所刺杀,而广东镇压革命党最利害的便是李准所统辖下的广东水师。
    水师镇压革命,初听来似乎怪异,实际很正常。这是由于清朝陆军中旧式军队缺乏战斗力,新式军队即新军被革命党人严重渗透,几乎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清廷面对所谓“乱党分子”在华南能够依仗的力量只有水师。这导致李准成为革命党人刺杀的重要目标。这位水师提督和善于暗杀的国民党人的较量精彩绝伦,如果将其事迹描述出来,简直如同武侠片。电子蜂毒采集器
    如果仅从他对付革命党人的手段来看,李准无疑是电视剧中典型的朝廷鹰犬一类反面人物。但实际上,李准和端方一样,却又是一名捍卫我国南方海疆的重要人物。当张人骏面临东沙岛突然失踪的难
题之时,李准却以更为务实的态度,通过深入民间,与渔民、疍民交流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他调查的结果证明,东沙岛确实存在,而且很多渔民能够指出其位置。就在此时,朝廷负责处理此事的大员端方也根据外国外交人员提供的经纬度重新标示了海图上东沙岛的位置。李准发现,真正东沙岛的位置与原始海图上所标示的东沙岛位置居然相差了7个经度,如此当然按照原始的海图便无法按图索骥了。
edas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9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东沙岛   中国   南海   海南岛   岛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