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吴东红,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
E-mail:hwzy@263
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
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
1.1 依恋风格的界定
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
2010金鹰节种。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家Ainsworth用的即是依恋类型将婴儿区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描述的是一种类型的个体与另一种类型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
“依恋模式”(attachment patterns)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中但是不常用,只是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中共对自我和他人模式的表征后划分的各种不同模式而已。也就是说不同的表征有其相应的标准样式。
在本文中最多的采用的个性与社会化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依恋风格的概念:“期望、需要、情感、情绪调节策略以及由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历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行为的系统模式”,强调的是作为依恋行为倾向的表现。
1.2 依恋风格的稳定性
无论是用何种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都证明早期依恋风格的形成对个体后期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依恋风格是怎样稳定的保持下来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而且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儿期拓展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期,也必然会涉及到依恋风格的稳定性之说。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依恋的稳定性存在两种观点,心理学家Fraley(2002)对其做了元分析和模型验证[18]。
首先是“原型说”(Prototype Perspective)认为早期经验的依恋表征会长期的保留下来并且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对依恋行为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和弗洛伊德(1940)的观点——孩子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是其随后生命阶段依恋关系的原型。原型说还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作为非语言性的表征,信息加工过程的“规则”以及行为策略会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着高度一致性,早期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和信念会在将来的生活中持续使用,而且在原型说中还认为早期依恋关系的原型还会在个体新的经历环境中被激活,还会有助于这些人际交往的质量,同时这些交往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依恋关系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恋稳定性的模型是完美的。
另一个关于依恋稳定性的观点是“修正说”(Revisionist Perspective),其观点认为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是根据新的经历、经验而被影响和改变的,因此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后期生活中的依恋模式,也就
是说个体对依恋的表征不断的被新经验修正,成人阶段早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更不可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但是经过Fraley等人(2002)对其建立数学模型后的追踪研究的元分析认为依恋的发展变化是与“原型说”的推断更为拟合的,从而认为婴儿期与成人期的依恋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原型说更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也是完全符合Bowlby(1982,1988)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解释的,他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又称为心理表征模式,这是一套认知结构,并被整合到其人格中,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影响[3]。这种心理表征可以用于解释早期经历对随后行为与发展的影响,同时心理表征可以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个体的客观看法与经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主观经历特征就能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发展[4]。这也就涉及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功能框架,即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看作是使得人们了解他们经验和帮助他们个人需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一个当与依恋有关的事件发生时在记忆中被激活的非常易接近的认知结构,一旦被激活也就肯定会直接影响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唤醒。接着这些影响又很有可能被伴随着情绪反应的对情境的认知有影响,进而塑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旦对事件的认知确定了,那么情绪反应和行为也就被决定了[5]。而个体对事件的心理表征或认知模式是稳定的,那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其依恋风格也就被稳定下来了。Donald ,Bouthillier,
Danielle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被认为会引导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和情绪调节行为以增加以后在交往中的社会适应,而且这些早期经历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在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和认知组织形式,而且如果不被特殊事件改变的话,在其一生中都是相对稳定的,在婚姻关系中也会影响亲密关系中的情绪调节[6,7]。德沃金
2.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adjustment)
依恋风格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那么它的存在就必然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这其中就免不了讨论到社会适应问题。那么怎样才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社会适应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心理健康起作用的呢?我们从一个新的心理学视角——与依恋风格的关系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目前对于社会适应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相应的评估角度也有不同的侧重,主要有进化论的观点:强调在社会适应上人类对动物的继承性和发展,也强调人类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质;有特质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格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行为特征的决定作用;有智力心理学的观点,是从社会能力概念出发考查社会适应的;还有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观点则从人们所面临的适应情境和适应问题出发,将社会适应分为一般的生活适应和应激环境中的应对过程,强调人们在社会适应情境中处理适应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国内所形成的有关理论是陈建文等人(2001)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三个方面加以研究的[9,10]。
尽管以上这些观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其基本的结论都是承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的,而且对于社会适应的指标上也都是采用多个指标。大多数人都将社会适应只是看作人际关系的适应,这是狭义的观点,这也就将情绪适应从中划分出来,而实际上情绪适应亦是通过情绪调节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其中人际关系也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和社会适应的研究相契合的,所以一般指标均涉及到了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
2.1 与依恋风格相关的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研究
在社会适应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行为适应,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它更多的体现在社会适应的方式上,这种适应方式具体到各种指标上就是个体定向行为上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及职业适应和社会定向角度上的社会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及应激情境适应。而情绪适应也使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情绪在个体的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适当的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适应与发展,而个体一旦处于情绪失调状态,就会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从而诱发各种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外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攻击、破坏行为以及多动症等)及内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这同样也是困扰人们的主要情绪障碍)。现存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依恋风格与行为适应及情绪适应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鉴于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所以依恋风格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分别加以论述。
2.1.1 早期依恋风格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的影响
在儿童及青少年期的社会适应中,占主要地位的就是学习适应、社会认同感、人际关系
八音盒珍品陈列馆
fromthenon适应以及社会技能和归因方式和情绪适应上。
Moore.S, Leung..C(2002)认为学习适应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成绩的满意度以及在新的环境中解决学校、家庭和生活事件的能力,体现在学校生活中即是每天经历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特别是同伴关系)的处理,这都是社会适应方式的体现。他们得出结论:利用当前关系问卷和关系访谈法测得的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感到更大的满意度,更少的面对生活事件的压力和更少的在同伴关系中体验到孤独感(与过度反应和冷漠型个体相比),而且安全型个体也是能更正确而理智的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事情,而且作为生活平衡的一个方面,从而有更好的人格发展。
在对社会认同感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做了自我认同与依恋风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Korger,2000),而且是与适应有关的(Waterman,1992),自我同一感被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同一性达成、同一性混淆、排他型和延缓型。从依恋的角度来看,理论上认为而且也有实证研究证明,青少年时期的适应是与婴儿期的安全型依恋以及目前的安全型依
恋组织有关的(Kobak&Sceery)。很显然青少年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和依恋安全性有关的。虽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作为测量社会适应的工具,并不是婴儿期依恋风格的直接结果,但是从早期的依恋模式到后期的情绪调节或适应中,依恋行为在情绪调节的水平上有其连续性。Marcia(1989)提出利用AAI测得的安全型依恋会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因为青少年在探索他或她周围的新环境时会有一个安全基地,而且可以在家庭中讨论他们的经历和态度,相反,他认为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少的会去探索周围环境而且会导致同一性混淆(如果依恋风格为回避/冷漠型时)或排他型(如果依恋风格为不安全/矛盾型时)。而且利用AAI测量依恋风格时还发现安全型AAI分类与自我同一感相联系,而冷漠型AAI分类和同一性混淆相联系(Zimmermann,Gliwitzky&Beeker,1992, Zimmermann,2000)。而自我认同感是与过度反应的AAI没有关系的[11]。但也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没有显著的差异。Korger(1985)以及Korger和Haslette(1988)发现四种认同水平间的亲子依恋没有差异。Matos,Barbosa,DeAlmeida和Cosra(1999)报告四种认同状态中的三种在依恋风格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有研究者认为,自我认同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亲子关系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方面有影响,并不是对所有方面的自我认同都产生影响。
对于人际环境的适应则主要体现在学校中同伴关系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这是社会适应中最重要的部分。早期利用陌生情境法测的为安全依恋风格的婴儿其青少年期比其他依恋风格的同龄人有更强的友谊体,而且与他们的约会对象有更亲密和稳定的关系。安全型个体对其同伴有更高水平的社会支
持、理解及正确的期待,认为他人是可得的和支持性的,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的依恋个体可能会在与同伴的关系中带来更多的问题,对同伴的不信任和过度的抱怨,会有更不好的人际关系[6]。而且在对中国样本的研究中也有对于依恋风格与人际适应关系的研究(例如,Ka-on Man&P.Nicholas Hamid,1998)。他们从社会心理学中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积极和消极地内部表征的基础上通过依恋风格问卷(ASI)指出有消极的自我模式的两组——过度反应型和恐惧型个体表现出了相似的不安全的人际交往,他们有着高水平的人际交往困扰。恐惧/回避型个体表现出了一个与内向型问题的积极相关,而冷漠/回避型的个体则是过于冷酷的,他似乎完全忽视他人的重要性,因此也就维持了高自尊。而安全型个体比其他类型的个体报告了更少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且与他人形成重要的安全型依恋风格[8]。
而对于应激情境适应与依恋风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体现在社会技能和归因方式上。其中社会技能是社会适应中心理结构心理能量的一方面,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采取有效地应对
信息系统评价策略,应对压力解决问题。Susan Moore ,Cynthia Leung(2002)的研究表明利用同伴关系问卷测得的早期的依恋是与小学和中学的社会技能相联系的[6]。也有理论学家认为依恋的工作模型为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将社会技能划分为多个成分:社会/情绪控制、社会/情绪表现性、社会/情绪敏感
性来研究与依恋风格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当前关系访谈为安全型依恋与社会技能之间有较平衡的关系,基本上是社会技能的各个方面按比例地分配于安全依恋风格之中。而对于不安全依恋风格与社会技能方面则有着诸多地不平衡之处。在恐惧型个体中,每个成分都是有缺失的;而在冷漠型和过度反应型个体中各部分的比例有明显的失衡;过多的社会控制导致个体冷漠和恐惧的风格等。只有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才有较高的较平衡的社会技能各成分的分配,以使个体更好的发展[12]。
在一项对葡萄牙人样本的研究中,.Moreira.J.M, Bernardes.S等人(1998)考查了其社会技能和成人依恋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利用EPI测得的安全型依恋个体比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个体有更多的社会技能,而回避型个体又比焦虑/矛盾型个体在社会能力的评价上更积极。但是在社会需求上所有的依恋风格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最需求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在这个量表上得了最低分,表明依恋风格的选择并非来自于社会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回避型个体在这个量表上得了最高分,是和这种类型的个体有更多的防御性有关的。这个和前人的研究有些出入,值得再做研究[13]。
而对于归因方式的研究则只有对学校中教室里发生的事件的归因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表明,安全型和冷漠型个体对重要成功事件的归因更多的是其自身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归因,而且认为对成功事件的归因要比对失败事件的归因重要。而过度反应型个体对成功和失败事件的归因只在内部和稳定性的归因上有显著的差异,而恐惧型的个体无论是在内部稳定性还是普遍性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是因为安全型个体和冷漠型个体有对自己积极的工作模式使得他们对失败事件的归因很少会归因于
内部的因素(与过度反应型相比)。而冷漠型个体对他人又有消极的期待,更多的认同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在与安全型依恋风格相比时又对失败事件的归因更多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安全型个体对自我和他人都有积极的期待,所以在面对失败的事件时更能开放的接受外界信息并能够现实的看待失败事件,所以安全型个体更能公平的对待失败事件。而过度反应型个体则不然,他们对失败的事件更多的归因于自己内部的原因而且对自我极度的消极认知也使得他们的自尊很低[8]。
在行为适应不良的研究中主要就是指的那些外化的问题行为,如攻击、破坏行为以及多动症等。Karlen Lyons-Ruth(2003)的研究表明:利用AAI测得的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学前期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而不安全/矛盾型儿童比同龄期安全型儿童有更多的抱怨,而且更容易有挫败感。而在学步期儿童中焦虑/矛盾型个体在与其同龄人交往中有更少的社会技能,而且老师认为他们比安全型儿童更有依赖性、紧张和恐惧[14]。而且有研究认为混乱型依恋行为是后期社会分裂行为症状的预兆,而且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能部分的解释后期创伤后造成的分裂行为[15]。
2.1.2 早期依恋风格对成人社会适应的影响
在对成人社会适应的影响上则主要体现在婚恋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中的内化问题行为,如抑郁、孤独感、焦虑和恐惧等。在依恋风格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孤独感的产生可能出现在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或者学校中的同伴关系中(例如,Susan Moore,Cynthia Leung,2002;)。对于孤独感与依
恋风格的研究已有许多一致性的结论,表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婚姻关系中均有较少的孤独感,因为他们能够很好的与身
边的人交流,而恐惧型的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关系中均会体会到较多的孤独感;过度反应型个体在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而冷漠型个体在社会关系中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12]。另外一项对于婚恋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依恋与孤独感成显著的负相关,过度反应型以及冷漠型、恐惧型都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这也是与依恋理论相一致的[6]。
而对于抑郁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与依恋对象的消极相互作用在成年期形成了一个社会/亲密关系及自我认知模板中的作用(例如,David C.Zuroff等1995;Thomas Styron等,1997)。而最近Barbara Murphy等人(1997)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消极表征是不是会导致抑郁的出现。研究表明无论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表征如何,对自我模式的消极表征都是与抑郁相关的,也就是说抑郁的得分明显的与恐惧型、过度反应型是正相关的,是Bartholomew&Horowitz(1991)整合了Bowlby(1973)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式: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表征上提出来的。研究发现抑郁与非抑郁体的分是根据自我表征而非对他人的心理表征。也就使得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的个体有着较高的抑郁得分,因为他们对自我的表征都是消极的,而安全型个体对自我表征是积极的,所以抑郁得分也就低,而冷漠型个体亦是如此[16]。
自尊心是社会适应中心理结构的一个成分,即对自己存在于某个社会位置及价值的积极信念和情感体验。高自尊者相信,面对所处的社会情境,他们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应该能得到社会的重视。Ka-on M& Nicholas.P.H. (1998)的研究证明依恋风格与自尊有明显的相关。他们认为,自尊和依恋风格都是建立在个体对他们自己如何感觉和认知的基础上的[8]。研究表明,利用依恋关系问卷测得的安全型个体的自尊是最高的,其次是冷漠型个体、恐惧型个体,最低的是过度反应型个体。而且冷漠型个体的自尊均高于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安全型个体本身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且在亲密关系中对亲近感到舒服,因此相应的就比不安全依恋个体的自尊水平高。而冷漠型个体虽然是不安全依恋而且因为对他人的消极期待而回避与别人的亲近,他们通过防御性的对他人亲近的否定和对独立的重要性的强调,而维持他们高的自我价值感,所以冷漠型的个体比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而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的个体都依赖于他人对自己价值的评价,因此自尊水平比较低。而且Bartholomew(1990; Bartholomew&Horowitz,1991)也提出安全型个体是建立在对自我和他人积极认知基础上的,而且有较高的自尊和对他人良好的信任。而过度反应的个体对自我有消极的认知,对他人有积极的期待,导致了过分依赖他人而使自己自尊降低。对自我和他人有消极的认知并且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和回避的恐惧型个体有较低的自尊;而冷漠型个体则有着较高的自尊,因为他们对自我的看法是积极的,只是对他人的作用忽视了[12]。这是与前面的观点一致的。而实际上对于自尊和归因方式与依恋风格关系的研究中是有交互作用存在的。日本空间
2.2 情绪调节与依恋风格
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情绪适应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社会适应不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情绪调节,而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所使用的情绪调节方式亦会有不同,特别是对负性情绪如焦虑、愤怒、过度悲伤等的调节,个体的依恋风格在其中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在对依恋风格与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的研究上,主要是对于Bowlby和Ainsworth关于面临恐怖和压力时人是需要一个“安全基地”的重要观点的支持。在Shaver等的研究中他们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7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依恋   适应   社会   风格   个体   研究   情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