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夫妻间负性事件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学报  2018, Vol. 50, No.4, 426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8.00426
收稿日期: 2017-02-08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190001)资助。 通信作者: 王大华,E-mail:*****************
老年人对夫妻间负性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
叶婉青1  李晓彤2  王大华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北京 100875) (2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 北京 100043)
摘  要  采用问卷法对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进行间隔两年的重复测量, 探讨在夫妻关系内负性事件发生时个体使用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共收集两次数据, 第一期有效被试为615名, 平均年龄67.48岁(SD  = 5.08); 第二期数据在两年之后收集, 共追踪到有效被试352名, 平
均年龄66.88岁(SD  = 4.95)。采用第一期数据分析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 回归分析显示接受、灾难化、沉思和理性分析策略的使用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两期的追踪数据做交叉滞后分析, 结果显示前期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预测随后两年间他责、沉思策略的使用, 婚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在随后两年中会更少使用他责和沉思策略, 而前期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两年后的婚姻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认知性情绪调节; 婚姻满意度; 老年夫妻; 交叉滞后分析 分类号  B844
1  问题提出
随着退休后社交圈的缩小、孩子逐渐成家, 夫妻关系几乎是老年期生活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Antonucci, Akiyama, & Takahashi, 2004)。对于大多数老年夫妻来说, 虽然相处时间已经非常长, 但是他们仍然会在婚姻生活中面临各种负性事件, 例如双方意见存在分歧、彼此争吵等(Hatch & Dohrenwend, 2007; Duba, Hughey, Lara, & Burke, 2012), 这些负性事件伴随而来的负性情绪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 婚姻中的压力和矛盾会引发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Whisman & Uebelacker, 2009; Stokes, 2017)。但是, 面对同样的负性关系事件, 不同个体的适应性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因为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帮助个体减少负性情绪, 而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则会加剧个体的负面情绪(Gross, 2013)。
关于情绪调节的概念, 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定义。
Gross (1999)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并根据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将情绪调节策略分为先行关注策略(例如:注意分配、认知重评等)和反应关注策略(例如:表达抑制); 压力应对领域的研究者Folkman 和Lazarus (1990)则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和压力应对密不可分的概念, 它们都是个体调整与外界关系的过程。当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 会随之产生焦虑、悲伤或愤怒等情绪, 而此时个体的认知评估、应对方式等过程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 因此都可以视为情绪调节的一部分(Lazarus, 2006), 而在负性事件发生时的这一系列的情绪调节正是个体适应性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Scheibe & Zacher, 2013); 另外, Garnefski, Kraaij 和Spinhoven (2001)则提出情绪调节是指对情绪反应施加影响的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叶婉青等: 老年人对夫妻间负性事件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427
过程, 是一个综合了生理、行为、社会和认知的多元概念, 从情绪调节的方式上看它既包括了机体内部自发的生理调节, 也包括了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调节。
尽管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调节进行了解读和研究, 但是可以看到多种理论中都普遍认同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在Gross (1999)的情绪调节理论中, 先行关注策略便包含了认知层面对情境的注意调整和对情境的认知重评; Lazarus (2006)在应对视角下提出的情绪调节则包括了对环境和个人关系的认知评估, 以及评估之后采取的认知层面的应对; 而荷兰学者Garnefski等人(2001)更是结合了情绪调节和压力应对的相关理论, 将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从情绪调节的其他成分中分离出来, 提出了认知性情绪调节(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的概念, 它是指个体在经历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后通过有意识的、认知的方式对激发情绪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把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从其他类型的情绪调节策略中分离开来, 对于理解老年人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适应性的意义尤其突出。首先, 老年人比年轻人面临着更多行为上不可控制的压力事件, 例如身体疾病、亲友离世等(Hatch & Dohrenwend, 2007; Vink, Aartsen, & Schoevers, 2008), 这使得老年人更多通过调节内部的认知来应对压力, 而非采取实际的行动(Rothermund & Brandstädter, 2003); 其次, 根据控制理论的毕生发展观(Heckhausen, Wrosch, & Schulz, 2010), 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社会交往圈子的缩减等导致老年人的应对资源逐渐减少, 因此老年人运用初级控制策略(即采取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求)的能力下降, 而次级控制策略(即通过调节个体以适应环境)的作用逐渐增大。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便是一种典型的次级控制策略, 它侧重于个体在内部进行调整而不是对环境做出直接的改变(王大华, 申继亮, 陈勃, 2002); 另外,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 老年人氯化钾溶液
由于未来时间知觉的缩短而更多关注情绪满足目标, 因此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擅长通过调整认知方式来回避消极情绪、用更积极的视角解释负性事件(Carstensen, Fung, & Charles, 2003; Charles & Carstensen, 2008)。因此,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人的适应性价值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Kraaij, Pruymboom和Garnefski (2002)曾以老年人为被试, 选取抑郁和焦虑作为情绪适应性指标, 探讨了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人消极情绪的影响, 结果发现接受、沉思、灾难化和理性分析策略能正向预测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而积极重评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焦虑。之后Garnefski和Kraaij (2006a)的研究也重复验证了该结果。但从已有的研究看来, 对老年人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探讨大多关注非情境性的一般特点, 若应用在特定压力情境中, 其适应性并不确定。正如前文提到的, 夫妻关系是老年期最重要的亲密关系, 也是老年期生活的最重要主题(Antonucci et al., 2004)。因此, 本研究试图以发生在老年夫妻间的负性事件作为背景, 探讨该情境下各种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对老年人的影响, 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现实指导性。本研究将沿用以往研究(Kraaij et al., 2002; Garnefski & Kraaij, 2007; Wang, Yi, et al., 2014)的方法, 采用抑郁和焦虑作为情绪适应性指标对老年人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考察。
另外, 本研究关注的特定情境是老年夫妻间的负性事件, 除了情绪相关的结果之外, 婚姻关系质量是受夫妻间负性事件直接影响的关系变量。婚姻满意度是夫妻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也是解释人们晚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变量, 婚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倾向于有更高的幸福感(Carr, Freedman, Cornma
n, & Schwarz, 2014)、更少的消极情绪(Wang, Wang, Li, & Miller, 2014)和身体疾病(Korporaal, Broese van Groenou, & van Tilburg, 2013)。以往有研究探讨了负性事件发生时老年夫妻的沟通方式(吴婷, 李逢战, 王大华, 李云川, 2016)、情绪表达行为(Carstensen, Gottman, & Levenson, 2004)等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却少有研究探讨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对老年人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在以年轻夫妻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将影响着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和对情绪信息的注意、解读, 进而影响关系满意度。例如, 把夫妻争吵归因为伴侣不爱自己了(他责), 或者一味关注关系内的消极信息(沉思)都可能导致个体有较低的婚姻满意度(Scott & Straus, 2007; King & DeLongis, 2014)。但这些结果是否适用于老年人仍是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将考察夫妻间发生负性事件的情境下, 具体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老年人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山西科教频道小郭跑腿根据情绪调节的基本观点, 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会影响到个体的适应性结果(Lazarus, 2006; Gross,
. All Rights Reserved.
428 心理学报第50卷
2013), 由于婚姻满意度是婚姻关系的一个适应性指标, 因此本研究假设夫妻间发生负性事件时个体所使用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会对婚姻满意度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两者之间的这种因果假设, 本研究设计一个间隔两年的追踪研究, 通过交叉滞后分析来进行检验。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北京市的10个社区招募到60岁以上的老年被试共739名, 剔除婚姻状态不符合(丧偶/离异/未婚)以及存在认知功能损伤的被试, 最终有效被试615名, 其中男性被试277名(45%), 女性338名(55%), 平均年龄为67.48岁(SD = 5.08), 平均婚龄为46.6年(SD = 8.1), 最低婚龄为21年, 其中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被试237名, 高中学历的被试105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被试273名。两年后对被试进行回访, 共追踪到有效被试352名, 其中男性149名(42.3%), 女性203名(57.7%), 平均年龄66.88岁(SD = 4.95), 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被试132名, 高中学历的被试87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被试133名。追踪样本和流失样本在第一次测量中的自评健康上存在显著差异(t =−2.97, p < 0.01), 流失组的自评健康得分显著低于未流失组, 其他各个变量上两组被试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2测量工具
2.2.1认知功能筛查量表
第一期测量使用的认知能力测试是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 CDT; Shulman, Shedletsky, & Silver, 1986)。它要求老年人在白纸上独立画一个钟表的表盘, 把数字标注在正确的位置上, 并用表针标出指
定时间的位置。本研究采用的是最常用四分法计分:(1)画出闭锁的圆, 1分; (2)将数字安放在正确的位置, 1分; (3)将指针安放在正确的位置, 1分; (4)时针、分针位置标注正确, 1分。按照“画钟≥3分”的标准筛选出认知基本正常的老年人(孟超等, 2004)。
第二期测量时, 考虑到画钟测验筛查标准较为单一, 因此选用了信效度更好、测查更全面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测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Folstein, Folstein, & McHugh, 1975), 该量表是常用的一种筛查老年痴呆的神经心理评定量表, 包括定向、记忆、计算、语言、视空间、运用及注意力等方面, 共17个问题, 满分30分, 所有参与该量表施测的主试均经过专业的培训。凡评分低于以下范围者视为认知功能损害:文盲组≤17分; 小学组≤20分; 初中及以上组≤24分。
2.2.2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
采用Garnefski和Kraaij (2006b)等人编制、董光恒、朱艳新和杨丽珠(2008)修订的《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简版(CERQ−short)进行测量。问卷共18个项目, 包含9个维度, 每个维度2道题。测量的9种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分别为:1)接受, 指接受所经历的事情且向发生的事情妥协; 2)沉思, 指思考与消极事件有关的想法和感受; 3)灾难化, 指强调经历的可怕的方面; 4)积极关注, 指思考让人愉快的方面而非关注负性事情本身; 5)关注计划, 指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何处理消极事件; 6)积极重评, 指考虑事件的积极意义; 7)理性分析, 指弱化事件的严重性, 或者强调其与其他更糟糕的事件相比的相对性; 8)自责, 指为
所经历的事情而责备自己; 9)他责, 指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归责于他人。施测时要求被试报告夫妻间负性事件发生时这种想法出现的频率, 并进行5点等级评分, 1代表“从不这样想”, 5代表“总是这样想”。在本研究中,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531~0.705, 采用Mplus 对第一期的量表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χ2/df = 2.54, RMSEA = 0.05, CFI = 0.95, SRMR = 0.04。
2.2.3老年人抑郁情绪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15题版》(GDS−15; Burke, Roccaforte, & Wengel, 1991)考察老年人近一周的心理感受。该量表专用于老年人抑郁的评估, 得分越高, 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共15题, 采用“是/否”作答。第一期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55。
2.2.4老年人焦虑情绪
采用《老年焦虑量表20题版》(GAI−20; Pachana et al., 2007)考察老年人近一周的心理感受, 该量表专用于老年人焦虑水平的测量, 得分越高, 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共20题, 采用“是/否”作答。第一期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
2.2.5 婚姻满意度
采用《ENRICH 婚姻质量问卷》(Olson, Fournier, & Druckman, 1983;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中
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测量老年人的婚姻满意度。ENRICH婚姻质量问卷包括12个因子:解决冲突的方式、婚姻满意度、过分理想化、夫妻交流、经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叶婉青等: 老年人对夫妻间负性事件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429
济安排、性格相融性、业余活动、性生活、与亲友的关系、子女和婚姻、角平等性及信仰一致性。其中婚姻满意度分量表包括10个题目, 要求被试进行从1(完全不赞同)至5(完全赞同)的评定, 通过测定婚姻10个方面的满意度, 得出总的满意度, 总分越高表明对自己的婚姻关系越满意。两期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0.87。
2.2.6负性生活事件问卷
第一期测量中让被试自由报告自结婚以来夫妻间发生的重要生活事件, 并对事件的效价进行评定(消极/积极/中性), 最后选取消极生活事件数量作为研究的变量。被试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平均数为1.36件(SD = 1.47)。第二期测量中采用了老年人生活事件核查表进行核查(王岩, 王大华, 付琳, 姜薇, 翟晓燕, 2014), 询问被试过去两年内婚姻关系中发生的重要负性生活事件, 被试报告的事件平均数为1.23件(SD = 3.83)。
眼睛渴了微电影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方式为一对一施测。经过培训的主试为老人念出问卷的题目, 确保被试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作答, 由主试记下答案。第一次施测时被试先完成基本人口学问卷和认知能力筛查, 然后对婚姻内生活事件进行自由回忆接着完成研究变量相应的测量, 平均施测时间为40min。第二次施测时, 被试先完成基本人口学问卷和认知能力筛查, 然后完成生活事件核查表, 接着完成研究变量所对应的测量, 平均施测时间为40 min。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3  结果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检验法(周浩, 龙立荣, 2004)对第一期所有测验量表的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解释率最大的一个公因子解释了16.94%的变异; 对第二期的所有测量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解释率最大的一个公因子解释了11.32%的变异。因此认为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3.2描述统计
表1列出了一期数据中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从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得分来看, 面对不愉快婚姻事件时使用最多的是积极重评和关注计划, 使用最少的是灾难化策略。采用方差分析检验9种策略得分的差异, 结果显示策略间得分差异显著, F(6.92, 4187.82) = 276.50, p < 0.001, η2p = 0.
31 (Greenhouse-Geisser), 事后检验表明, 积极重评和关注计划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策略(p < 0.001), 而灾难化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所有策略(p < 0.001), 积极重评和灾难化间差异显著(M D = 3.16, p < 0.001)。
3.3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分析
利用第一期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 以抑郁和焦虑水平作为被预测变量, 各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为预测变量。考虑到结果变量会受一些背景变量的影响(Schmitt, Kliegel, & Shapiro, 2007), 因此选择了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月收入作为控制变量。另外考虑到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可能与消极事件发生的次数有关(刘启刚, 李
红学研究表1变量间的相关矩阵(N = 615)
变量M ± S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接受  5.90 ± 1.98 —
2.自责  5.65 ± 1.68 0.30** —
3.他责
4.75 ±1.72 0.27** −0.04 —
4.积极重评  6.38 ± 1.81 0.41** 0.43** 0.06 —
5.积极关注  5.78 ± 1.96 0.29** 0.34** 0.02 0.45**—
6.关注计划  6.37 ± 1.81 0.22** 0.39** 0.13**0.48**0.38**—
7.灾难化  3.23 ± 1.50 0.21** 0.23** 0.22**0.27**0.15**0.23**—
8.沉思  4.34 ± 1.92 0.32** 0.24** 0.26**0.31**0.13**0.28**0.47**—
9.理性分析  5.32 ± 1.91 0.38** 0.33** 0.19**0.39**0.36**0.46**0.37**0.33** —
10.婚姻满意度 39.75 ± 6.47 −0.21** 0.12** −0.38**0.03 0.07 0.06 −0.21**−0.23** −0.08* —
11.抑郁  1.86 ± 1.75 0.18** 0.03 0.07 0.11**0.06 0.07 0.24**0.26** 0.18** −0.32**—
12.焦虑  1.37 ± 2.99 0.16** 0.02 0.15**0.10* 0.02 0.10* 0.31**0.28** 0.14** −0.25**0.43**
注:*p < 0.05 **p < 0.01
.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430 心    理    学    报 第50卷
飞, 2007), 因此选择将被试自由回忆中报告的婚姻内负性事件次数也作为控制变量。
表2和表3显示, 在控制了第一层变量的情况下, 灾难化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 = 0.13, p  < 0.01)和焦虑(β = 0.19, p  < 0.001); 沉思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 = 0.15, p  < 0.001)和焦虑(β = 0.14, p  < 0.01), 接受(β = 0.09, p  < 0.05)和理性分析(β = 0.10, p  < 0.05)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抑郁。    3.4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为了验证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完成了两次测量的被试为有效样本, 采用多元回归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第一次测量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婚姻满意度为预测变量, 第二次测量的婚姻满意度和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分别作为被预测变量。控制变量为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二次测量时的自评健康、家庭月收入, 以及
表2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水平的分层回归分析
第一步
第二步 变量
B SE β    B SE β 受教育水平
0.00 0.06 0.00 −0.03 0.06 −0.02 自评健康 −0.54 0.09 −0.23*** −0.52 0.09 −0.22*** 家庭平均月收入 −0.21 0.09 −0.10* −0.17 0.09 −0.08 控制变量
总消极事件数目
0.20 0.05 0.16*** 0.15 0.05 0.12** 接受    0.08 0.04 0.09* 自责    −0.08 0.05 −0.07 他责    −0.08 0.04 −0.08 积极重评
0.02 0.05 0.02 积极关注
−0.01 0.04 −0.01 关注计划
−0.03 0.05 −0.03 灾难化    0.15 0.05 0.13** 沉思    0.14 0.04 0.15*** 认知性情绪 调节策略
理性分析
0.09
0.04 0.10*
ΔR 2
0.096***
0.088***
注:*p  < 0.05 **p  < 0.01 ***p  < 0.001
表3  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水平的分层回归分析
第一步
第二步 变量
B SE β    B SE β 受教育水平
−0.17 0.09 −0.08 −0.20 0.09 −0.09* 自评健康 −0.59 0.16 −0.15*** −0.53 0.15 −0.13** 家庭平均月收入 −0.15 0.16 −0.04 −0.07 0.15 −0.02 控制变量
唐斯总消极事件数目
0.51 0.08 0.25*** 0.40 0.08 0.20***接受    0.08 0.07 0.05 自责    −0.10 0.08 −0.06 他责    0.00 0.07 0.00 积极重评
0.01 0.08 0.01 积极关注    −0.08 0.07 −0.05 关注计划    0.08 0.08 0.05 灾难化    0.38 0.09 0.19***沉思    0.22 0.07 0.14** 认知性情绪 调节策略
理性分析
0.03
0.08 0.02
ΔR 2
0.099***
我与父亲的秘密阅读短文答案
0.094***
注:*p  < 0.05 **p  < 0.01 ***p  < 0.001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7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绪   调节   认知   策略   事件   婚姻   老年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