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_李晓敏

=心理卫生>
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
李晓敏1,2
,罗静1
,吕丽霞2
,高文斌
1
=摘要>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成人依恋类型和风格与留守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有留守经历者1062名,无留守经历者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 2=35.385,P =0.000),前者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以惧怕型(比例为71.7%)为主。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依恋风格上,安全型(t =-15.704,P =0.000)、惧怕型(t =2.118,P =0.034)、冷漠型(t =2.439,P =0.01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有留守经
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结论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有影响。
=关键词> 客体依恋;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76-03
Adult A ttach m entAm ong Co ll ege Students w ith Left -behi nd Experience i n Chengde/LI X iao -m in *,L U O J i ng,LV L i -x i a,e ta l .*
K e y L abora-
tory of M en t a lH ealt h /Instit u te of P syc hology ,Chinese Acade my of S ciences ,B eiji ng (100101),Ch i na
=Abstract > O bjective  To st udy the rel ati on s h i p bet w een adu lt att achm ent styles and correlati ons of ho m e -left ch ildren aft er t h ey grow up,and to provi de t heoretical ev i dence for i m provi ng t heirm en talh ealt h.M ethods  By u si ng E xperi en ce i n C l ose Rel ati onsh i p Inven tory(ECR ),1062st uden ts who had left -beh i nd experi en ce and 1039students w ho didn t 'have left -beh i nd experi en cew ere chosen f ro m t w o colleges ofCh engde .R esults College students
wh o had once been l eft beh i nd i n ru ral areas h ad s i gn ifi can t d iff eren ce fro m t h osew ho d i dn t 'have s u ch experience i n adu lt attachm en t t ypes(V 2=35.385,P =0.000).The for m er w erem ore li k el y t o d is p lay i nsecurit y ,above all t he feeli ng of b ei ng fri gh t en ed(71.7%).In havi ng or not h avi ng left -beh i nd experi ence ,t he adu lt att achm ent st y l es of co ll ege students h ad si gn i fi cant differences i n secure attac hm en t style(t =-15.704,P =0.000)fearf u l attachm en t style(t =2.118,P =0.034)and d i ss m issi ng attachm en t style(t =2.439,P =0.015).Logistic regression an al ysis s ho w ed t hat the ti m e of t h ei r paren ts s t ay i ng at hom e when t h ey w ere back ,the con tact f requency b et w een parents and ch il dren ,t he i n tercoursew it h t h ei r f oster and t h e ch il d ren s 'age wh en t h ei r paren ts left the m to w ork outs i de w erem a i n factors t o i m pact on the devel opm en t of adu lt attach m en t i n t h e correl ation factors of l eft -beh i nd experi en ce .Concl usi on  The l eft -b eh i nd experi en ce has mu ch i m pact on the devel op m en t of adu lt attachm en t .
=K ey w ords > Ob j ect attachm en t ;M ental heal th ;C o m parati ve study ;S t uden ts ;Rural popu lati on
=基金项目> 中国西部之光项目)))农民工子女心理行为研究与干
预;河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S090901)。
=作者简介> 李晓敏(1975- ),女,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讲师,主
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和。
=作者单位>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
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 承德医学院。
=通讯作者>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
京 100101;E-m ai:l gaowb@p s ych .ac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人口统计学、教育学、社会学到心理学都触及了这一热点问题。从已有
文献来看,研究者一般都是从亲子教育缺失、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代养或寄养环境对留守儿童人格[1-2]、心理健康[3-6]、行为[7]、学习[8-10]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来进行研究的。
依恋研究者认为早期的亲子依恋模式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儿童早期,儿童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0。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自我以及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心理表征,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大量研究结果揭示早期依恋模式对个体成年以后的人格结构及其人际关系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因而暗示着早期依恋模式具有重要的心理病理意义。许多实证研究已经发现并支持心理病理与不安全依恋的关系[11-13]。因此
本研究通过对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的研究来回溯曾经的留守经历对他们依恋模式以及成年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学生,总共4731人,剔除无效数据(奇异数据或错误数据),有效样本4540人。本研究仅关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依据他们在儿童期(0~16岁)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无外出打工而分为留守组1062人[男399人,女663人;大一443人,大二289人,大三174人,大四156人;年龄(21.54?1.42)岁]和非留守组3018人,随机抽取35%非留守组数据1039人[男363人,女676人;大一415人,大二268人,大三169人,大四187人,年龄(21.45?1.47)岁],2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1.2 方法
1.2.1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14](Expe riences i n C l o se R elati on -sh i ps Inventory ,ECR ) 是用来测查成人依恋的一般状态的自陈式量表,原量表由Brennan 等人在1998年编制,包含有36个项目,分为2
个分量表,各18题,奇数题为回避分量表,偶数题为焦虑分量表,采用7级评分方式,有10题为反向记分。本次研究使用田瑞琪等2003年修订的中文版ECR 。对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 )的数据进行分析,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A =0.753,信度较好。依据ECR 的记分手册首先计算出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的分数,然后用2个维度的分数,依据公式计算出依恋类型的分数,依恋类型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安
全型、惧怕型、专注型、冷漠型,哪一类型的得分最高,依恋类型就属于哪一种,其中后3种属于不安全型。
1.2.2一般情况主要涉及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学业情况以及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等。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2种进行V2检验,检验水准为P <0.05。
2结果
2.1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相比,在成人依恋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留守组的安全型依恋显著高于留守组(V2= 35.385,P<0.01)。见表1。
表1留守与非留守大学生依恋类型比较
组别人数安全型
不安全型
惧怕型专注型冷漠型
留守组106214(1.3)761(71.7)15(1.4)272(25.6)非留守组103965(6.3)437(42.1)238(22.9)299(28.8)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得分上的比较由表2可见,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安全型、惧怕型、冷漠型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表2留守与非留守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得分比较(x?s)
组别安全型惧怕型专注型冷漠型
留守组23.03?5.3528.94?8.8024.93?8.9127.23?6.51非留守组28.12?9.0028.12?9.0024.27?9.0126.53?6.70 t值-15.7042.118  1.675  2.439
P值0.0000.0340.0940.015
2.3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单因素分析对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可能影响因素(如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生活水平等)和留守相关因素(如父母打工持续时间、开始留守年龄、与外出打工父母联系的频次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因素中,父母职业对成人依恋类型的得分有影响(P<0.05);在留守相关因素中,开始留守年龄、与父母联系频次、父母回家后停留的时间以及和抚养人聊天在成人依恋类型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而一般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以及留守相关因素中的打工持续时间、回家频次、父母在外打工不同依恋类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3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x?s)
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数统计值安全型惧怕型专注型冷漠型
父亲职业农民80125.07?7.5028.55?8.9124.62?8.9726.90?6.62非农民26126.42?8.2728.53?8.9124.59?8.9226.88?6.62
t值3.82*0.600.060.06
母亲职业农民91925.40?7.5028.77?8.7824.84?8.8627.06?6.52非农民14326.08?8.7827.72?9.3023.81?9.2826.28?6.92
t值1.67  2.27*2.21*  2.25*
开始留守年龄/岁<328723.71?5.2729.95?8.6326.13?8.8227.85?6.37 3~625623.31?5.2729.41?8.6425.36?8.7927.59?6.37
7~1230922.65?5.3528.40?8.8424.23?8.8626.94?6.61
\1321022.19?5.6127.59?9.2923.50?9.2926.31?6.93
F值3.98**  3.49*  4.33**  2.68*
与父母联系频次每天5821.75?6.0726.40?10.2123.12?9.8924.98?7.76 1周左右19622.34?5.2727.86?8.7323.75?8.7326.52?6.57
2周左右12622.89?5.0228.74?8.1424.68?8.4527.11?5.90
1个月左右21423.63?4.9730.00?8.1525.86?8.3028.08?6.02
更长时间46823.24?5.5929.29?9.1725.27?9.3227.49?6.76
F值2.49*  2.84*2.213.38**
父母回家停留时间1周以下30023.92?5.2130.44?8.5326.36?8.6928.36?6.30 2周左右12721.99?5.1627.21?8.5123.21?8.6025.97?6.37
1个月左右18522.66?5.5028.37?9.0524.28?9.1326.87?6.71
更长时间13123.56?5.0029.79?8.2625.80?8.3327.84?6.22
不确定31922.49?5.5927.99?9.1724.07?9.3126.50?6.72
F值4.59**4.77**  4.37**  4.82*
和抚养人聊天经常51422.75?5.4128.48?8.8924.44?9.0326.92?6.57有时候29022.84?5.3628.62?8.8424.62?8.9327.00?6.59重合林
很少25823.88?5.1130.34?8.4326.31?8.5028.26?6.25党内立法法
F值3.79*  3.80*3.71*  3.62*注:*P<0.05,**P<0.01。
2.4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L og i stic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依恋类型(安全型为0,不安全型为1)为因变量,一般因素和留守相
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因素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年龄、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及开始留守时间。见表4。
表4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
成人依恋类型影响因素Log i sti c回归分析
自变量B值V2值P值OR值(OR值95%CI)父母回家停留时间-0.3633.5550.0590.696(0.477~1.014)与父母联系频次0.7239.7560.0022.062(1.309~3.246)和抚养人聊天1.4424.4500.0354.229(1.108~16.149)开始留守年龄-0.6814.9700.0260.506(0.278~0.921)
3讨论
研究发现,大学生是否有留守经历在成人依恋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其中以惧怕类型(惧怕型的原型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是消极的)为主,占71.7%。在依恋类型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安全型、惧怕型和冷漠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主要症结是情感维系上的断裂,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他们缺乏应有的情感依恋,容易造成与父母情感的分离与脱节,另外代养人也常常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
情感变化,使他们缺失了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这种情绪情感的长期积累,容易使他们变得自卑、悲观、孤僻[15]。从研究结果来看,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在安全型依恋上的得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在不安全依恋类型上的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从而验证了以往研究。
本研究发现,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因素有:父母回家停留时间、与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并且成人依恋与打工期间互相联系频次、和代养人沟通情况均呈正相关;与父母回家停留时间、开始留守年龄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联系频次越多,和代养人沟通越多,形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可能性越大,而孩子与父母分离时年龄越小、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越短,形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可能性越小。
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16]。它是儿童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依恋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17]。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 w l 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同时依恋行为也是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18]。以往研究也发现,父母在儿童2岁或2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19]。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在2岁之前离开孩子。如果外出,要和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儿童联系频次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关系缺失[20]。另外鼓励孩子多和代养人交流,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心理支持和关心。
通过本研究发现,留守经历的确对依恋的形成有影响。依恋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仅仅存在于发展早期。一个人早期和后续的安全依恋经历,能够提高个体调节其自身认知和情绪发展的能力。因此,不仅要关注现在正在留守的农村儿童(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还要关注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笔者将在后继的研究中,围绕成人依恋,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对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进行深入研究,为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4参考文献
[1]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0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
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2]李成超,边婧.农村留守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
2007:106-107.
[3]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14(1):71-72.
[4]王阳亮.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
展,2006,6(3):69-71.
[5]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
策思考.医学与哲学,2006,27(6):67-69.
[6]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
异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7]李翠英,熊英.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湖南省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0(2):58-60.
[8]邹丽丽,李静,郁大海.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与对策.农村经济
与科技,2006(12):37-38.
[9]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
的影响.农村经济,2006,38(7):119-123.
[10]庄美芳./留守儿童0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图书情报世
界,2006(11):15-17.
[11]张秋凌,邹私.成人依恋研究在促进早期亲子关系中的作用.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306-308.
[12]PI ANTA RC,EGELAND B,ADAM EK.Adult attach m en t cl assifi ca-
ti on and sel-f reported p s ych i atri c sy m pto m ol ogy as assessed by t he M i nnes otaM u ti phasic Pers on alit y Inven t ory-2.J C onsu l t C lin Ps y-cho,l1996,64(2):273-281.
[13]KENNY M E,DONALDOSON GA.C ontri bu tions of paren t al attach-马明龙
m ent and fa m il y structure to the social and psychol og i cal f un cti on i ng of first-year college st uden ts.J C ouns Psyc h o,l1991,38(4):479-486.牟建军
卫生部副部长[14]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
学,2004:48-49.
[15]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内蒙
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l):1-3.
[16]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
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6(4):19-24.
[17]曾凡林,张玮,张增修.31名行为问题学生的人格与智力测评分
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17-319.
[18]曾欣然.德性培育心理学.成都:警官出版社,1998:99.
[19]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
18.
[20]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
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40.
(收稿日期:2009-11-18;修回日期:2010-01-22)
(上接第675页)
[5]孙莉,朱鸿斌,张成云,等.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69-1072.
[6]孙江平,马迎华,陈虹,等.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现状
(一):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态度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1,22
(3):202-204.
[7]杨再励.影响学生性健康的心理因素.中国健康教育,2004,20
(10):926-927.
[8]王瑛,吴擢春.青少年性行为的现状、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中国
健康教育,2002,18(9):568-570.[9]张忠勤.加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健康教育,2004,20
(4):356-357.
债券融资
[10]谢雯,方东玲,李晓驷,等.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中国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5-207.
[11]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
学校卫生,2007,28(2):121-122.
[12]张涛,苏应雄,刘艳,等.成都市城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10):760-762.
(收稿日期:2009-11-23;修回日期:2010-0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52: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7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留守   依恋   类型   农村   成人   经历   影响   父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