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中的“层次”义量词及其兴替

上古汉语中的层次量词及其兴替
作者:李建平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2
        【摘 要】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有”“”“”“”“”“”“七个,其用法各有特,但在其语法化历程中只有”“两个沿用至今,这是由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原则所决定的。
        【关键词】出土文献 层次 量词 兴替
        综合考察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量词使用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主要有”“”“花龄盛会”“”“”“”“七个,其中用作量词出现时代最早,汉代以后便逐渐少用,为新兴量词”“所替代;而”“”“”“新型磁选机则各有专职,只能应用于特定语境中,使用频率均很低,随着”“女性护理语法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泛化,也在词汇兴替中迅速消亡了;只有”“两个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最常见的层次义量词。
        表示层次义的个体单位量词,出现最早的是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量词
。《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又,《吕氏春秋·音初》:为之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量词先秦文献多见,例如《尔雅·释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山海经·西山经》:东望恒山四成。又,《中山经》: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楚辞·天问》: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两汉仍可见,如马融《长笛赋》:windows ce 5.0讬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台临池,层曲九成。层次义的量词,后世多用。有趣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简帛文献中4见,且3例为《老子》相同文句的不同版本,另一例见于《上博简》的远古神话传说《容成氏》。《郭店楚简·老子甲篇》26—27九成之台甲□□□□□□□足下。按整理者注,疑为之误,简文缺字依帛书甲本可补作于羸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57铜锡合金“九成之台,作于羸(蔂)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足【下】。《老子乙》200-201上:九成之台,作于蔂土。《上博简·容成氏》44是乎作为九成之台。《老子》九成之台,今本多据王弼本作九层之台[1]但用于称量重迭积累的事物时,先秦时代一般用诺顿升级来表示,敦煌庚本《老子》亦作,可见今本书作者,当为后学所改写,而非原貌。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6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量词   文献   成为   老子   出土   改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