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的发展演变

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的发展演变
什么是散文通过对上古时期文献的考察,厘清疑问代词“曷”的产生年代,以及与疑问代词“何”在语音和用法上的区别和联系,进而理顺“曷”由表示原因目的的疑问代词虚化为反问句标记词的演变轨迹。
标签:曷 何 演变 虚化
关于“曷”的产生年代,我们没有办法具体判定,但可以确定在上古时期的《尚书》《诗经》中已经出现。上古文献中“曷”还可以写作“害”,关于“曷”和“害”两字记录的是一个词的说法,很多前人时贤都对此进行过说明。我们把疑问代词“曷”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是想弄清楚疑问代词“曷”与疑问代词”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疑问代词“曷”的虚化轨迹。
陈剖建一、上古时期疑问代词“曷”与“何”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产生年代上很接近。关于“何”的产生时间,向熹(1993)認为“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都没有疑问代词。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系统是东周以后产生的”,并认为疑问代词“何”“不见于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诗》《书》及其他先秦典籍中广泛使用”。而疑问代词“曷”,“《诗》《
书》《公羊传》常见”。杨伯峻、何乐士(1992)认为“疑问代词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用它,以后更常用”。根据我们的考察,“何”“曷”作为疑问代词的产生年代没有办法具体判定,但至少它们在《尚书》《诗经》等西周文献中已经出现且广泛使用,在用法上也互补。
其次,它们的上古音很接近。“何”为匣母歌部,“曷”为匣母月部,声母相同,歌部和月部存在着对转关系,歌部为[ai],月部为[at],元音相同而且韵尾的发音部位也相同,韵尾为舌面元音[-i]的韵部和韵尾为舌尖音的[-t]的韵部相对应,因此它们在发音上应该很接近。除此之外,古传著或是训诂书里解释字义时,“曷”和”何”常常用来互训,如《说文·日部》:“曷,何也。”《广雅·释诂》:“曷,何也。”可见,它们不仅在语音上相近,在用法上也有相近之处。
从疑问代词“曷”“何”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尚书》《诗经》中疑问代词“何”和“曷”都算是高频疑问代词,在功能和语义上互补,“曷”主要用来标记反问句,“何”主要用来询问。具体情况是,《尚书》中“曷”共出现13次,其中1例用来询问时间,译为“什么时候”,1例是询问事物的,1例用来询问原因,译为“为什么”,其余10例全部南方cass
宏大叙事
2008北京 油画>云梯攀登者用在反问句中,作为反问句的标记词。它在反问句中的用例比“何”多,用法比“何”丰富,既可以用来作宾语,也可以用作状语。而“何”在《尚书》中共出现6例,主要用来询问事物。《诗经》中疑问代词“何”在用例上明显高于“曷”,其中“何”单独出现在反问句中的用例就增加至36例,当然也包括“如何”“如之何”等复音节的形式。句法结构上,疑问代词“何”“曷”无论是用在询问句中还是用在反问句中,句尾一般都没有语气词与之呼应。在询问功能上,“何”强于“曷”,“曷”主要用来询问时间,而“何”则可以用在询问句中代替所有需要指代的内容。此后,疑问代词“何”无论是在用法上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曷”受到其指代内容的限制,不断失去其疑问代词的优势,渐次趋减,仅在一些录用早期典籍的文献中出现,在实际的口语中已经消失,可以说“曷”作为反问句中的标记词在语言中消失较早。这其中与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代词(周初未见到的)有关,也与由“何”构成的复合式疑问代词的大量出现有关,使得“何”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生命力最强的一个疑问代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65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疑问   代词   询问   韵尾   用来   使用   出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