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声调研究概述

關於上古音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宋代而發展於明代,清代則是上古音研究更為發達的時期。但是以往有關上古音研究的重點都在於上古的韻部以及聲類,相比之下,上古聲調的研究顯得薄弱一些。有關上古音聲調的一些基本問題更是眾說紛紜,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定論。
一般認為研究上古音聲調始於明代學者陳第,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例如周祖庠先生在《新著音韻學》一書中便提到宋代吳棫在《韻補》中便提到上古平上去入四聲可以“通轉”,即可以通押;南宋程迥《古韻通式》提出“四聲互用,切響同用”的觀點。但是詳細論述上古聲調,提出明確觀點並產生一定影響的卻是始於明代陳第,至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四百多年的時間中上古聲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上古語音中究竟有沒有聲調?另一方面就是上古聲調到底有哪幾個調類?
下面便大體以時間先後為順序對歷代學者研究上古音聲調的情況加以評述。
1、陳第的“古無四聲”說。
明代學者陳第持有“古無四聲”說,他在其《讀詩拙言》中說:
任莹莹
    “四聲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韻,此類實多。雖說必以平旪平、仄旪仄也,無異以今泥古乎?”
又在《毛詩古音考》中說:
  四聲之說起於後世,古人之詩取其可歌可詠,豈屑屑毫釐若經生為耶?且去入二音,亦輕重之間耳。”(見卷一,“怒”字下)
由以上兩可見陳第是不承認上古有聲調的,他這樣認為可能是出於以下方面的考慮:四聲既然“起自江左”當然不會是古己有之。顯然,陳氏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四聲是六朝人的發現,而非他們的創造。因此.事實上聲調並非“起自江左”,而是“古己有之”的一種語言現象。而且後代學者的研究也證明瞭上古聲調是確實存在的。當然,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認為陳氏“去入二音亦輕重之間”實際上便是承認上古具有聲調的,只是認為某些字的聲調與後世不盡相同而已(見王延模《上古聲調研究綜述》,現代語文,2008)。
2、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說。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持有“四聲一貫”說,他在其論著《音學五書·音論》中說:
    “四聲之論,雖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詩已自有遲疾輕重之分,故平多韻平,仄多韻仄。亦有不盡然者,而上或轉為平,去或轉為平上,入或轉為平上去,則在歌者之抑揚高下而已。故四聲可以並用。……《詩》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聲之字。其入與入為韻者什之七八,入與平上去為韻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古人未嘗無入聲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聲可轉為三聲也。”
可見顧氏是承認《詩經》時代是有聲調的,韻語亦以分聲諧葉為常例。不過也有混用的情況,區分並不嚴格而己。當然,顧炎武“四聲一貫”的提法也是不恰當的,等於否認了他“古人之詩己自有遲疾輕重之分”的觀點。由於顧氏對於上古聲調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對《詩經》用韻的研究上,採取的方法只是簡單的舉例類比相比較,所以他認識的偏差主要可以歸結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韻部分的不細緻,分的太寬,部分的太少,而且入聲韻沒有從陰聲韻中獨立出來;
2、對《詩經》的韻例不太清楚,把合韻、換韻都看做了同韻。也有搞錯了韻腳,把有韻看做無韻,或把無韻看做是有韻;
信宜话3、對韻腳字的上古韻部的歸屬有錯誤;
4、不承認《詩經》中的確存在著異調相押,而全部用四聲一貫來解釋。(見陳雪竹《簡評顧炎武關於上古聲調的認識》,2004
另外顧氏的錯誤根源還與他對於聲調性質的認識有關,對於上古平上去入四聲的差別,顧氏認為主要在於音長方面,這種認識對於他“四聲一貫”理論的產生確實有著直接的影響。
金童玉女的传说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顧氏的理論雖然有很大的缺陷,但他的研究成果對於後世的影響確是極為深遠,後繼學者如江永、孔廣森等都深受顧氏啓發,對於顧氏的成就我們也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
3、江永“古有四聲”說。
清代學者江永也對上古音調進行了研究,並明確提出“古有四聲”的說法。江氏在其論著《古韻標準·例言》中說:
    “四聲雖起江左,按之實有其聲,不容增減,此後人補前人未備之一端。平自韻平,上去入自韻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兩聲,或三四聲者,隨其聲諷誦詠歌,亦有諧適,不必皆出一聲,如後人詩余歌曲,正以雜用四聲為節奏。詩韻何獨不然?前人讀韻太拘,必強
扭為一聲,遇字音之不可變者,以強扭失其本音。顧氏始去此病,各以本聲讀之。不獨詩當然,凡古人有韻之文,皆如此讀,可省無數糾紛而字亦得守其本音,善之尤者也。”
江氏的這段議論不但明確承認古有四聲,而且說明上古詩歌不必拘泥於四聲,可以通押,他的觀點與顧氏基本相同。
另外,戴震、錢大昕也基本上持此觀點。戴震在《聲韻考》中說:
“古人用韻,未有平上去入之限,四聲通為一音,故帝舜歌以‘熙’‘喜’‘起’韻,而三百篇通用平上去及通用去入者甚多,各如其本音讀之,自成歌樂。”
以這些話來看,也不過是說古人用韻較寬,不必都是四聲分押,並不是說上古沒有四聲的分別。
4、孔廣森“古無入聲”說。
至孔廣森、段玉裁以及以後學著,已大都承認上古聲調是確實存在的,他們對於上古聲調的調類做了一定的研究。至此上古音聲調的研究進入了第二階段。
在這一階段孔廣森明確提出了“古無入聲說”,認為韻書的入聲字在上古都讀去聲。他在其《詩聲類》中說:
至於入聲,則自緝、合等閉口音外,悉當分隸“支”至“之”七部,而轉為去聲。蓋入聲創自江左,非中原舊韻。
在卷八之部後又說:
“案周京之初,陳風制雅,吳越方言未入於中國,其人皆江北人唇吻,略與《中原音韻》相似,故《詩》有三聲,而無入聲,今人入聲于古皆去聲也。”
他對上古聲調只有平上去而無入的認識,一是宥于他的方音,以今律古;二是欲求陰聲韻與陽聲韻的一致,以符合其陰陽對轉理論,這實際上是犯了顛倒語言事實的錯誤。
5、段玉裁“古無去聲”說。
段玉裁在全面考察先秦韻文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古無去聲”說。他在《六書音均表·古四聲說》中說:
“古四聲不同今韻,猶古本音不同今韻也。考周秦漢初之文,有平上入而無去。洎乎魏晉,上入聲多轉而為去聲,平聲多轉為仄聲。於是乎四聲大備,而與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細意搜尋,隨在可得其理。今學者讀三百篇諸書,以今韻四聲律古人,陸德明、吳棫皆指為協句,顧炎武之書亦雲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聲不同今,猶古本音部分異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韻,又何惑乎古四聲不同今韻哉?如‘戒’之音‘亟’,‘慶’之音‘羌’,‘享’‘饗’之音‘香’,‘至’之音‘質’,學者可以類求矣。”
间硝基苯胺
段氏又說:
    “古平、上為一類,去、入為一類。上與平一也,去與入一也。上聲備於《三百篇》,去聲備於魏晉。”
段氏“古無去聲說”的意義就在於,他能夠用發展變化的歷史的觀點去看待上古的聲調。在段氏之前,還沒有一個古音學家明確表示過上古聲調不同于傳統的“平、上、去、入”四聲的,單純地用今音去套古音,自然就會錯解上古聲調。段氏的“古無去聲說”反映了清人對上古聲調的認識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由此也確立了上古聲調的存在。但他的“古無去聲”說則欠說服力。清人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65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古   聲調   研究   古音   古人   認為   觀點   承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