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古音的声母

第八章    上古音的声母
第一节    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ca3308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研究上古声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下面我们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异文    “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
声训    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注音    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从糸争声,读若旌。”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于小篆之下,如:“份,文质僣(“備”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谐声字    谐声字即形声字。《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衝憧鍾……
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 ],“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 ],这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 ],或者都读作[ ],这就是说,其中有一种声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下面我们介绍前人根据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一、古无轻唇音中国禽病论坛网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论语》:“子贡方(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论语》:“且在邦(帮)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非)。”“而谋动干戈於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诗》:“彼(帮)交匪敖。”《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
*《诗》:“四矢反(非)兮。”《韩诗》作“变”(帮)。
*《释名》:法(非),逼(帮)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谐声字:        非(非)—悲(帮)        分(非)—扮(帮)        反(非)—版(帮)
甫(非)—補(帮)        发(非)—拨(帮)
2.“敷”古读作“滂”
*《诗》:“铺(滂)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
谐声字:        孚(敷)—脬(滂)        覆(敷)—(滂)
3.“奉”古读作“並”
*《诗》“凡民有丧,匍(並)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奉)服”。《家语》引作“扶伏”。
*《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並)服。”《范雎传》:“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袴下蒲伏。”《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
*《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
金纳米粒子*《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並)木。”《吕氏春秋》:“东至扶木。”
*《左传》:“部(並)娄无松柏。”《说文》引作“附(奉)娄”。云:“附娄, 小土山也。”
*《左传》:“取人於萑苻(奉)之泽。”《释文》:“苻,音蒲(並)。”
*《庄子·逍遥游》:“汾(奉)水之阳。”司马彪、崔譔本皆作“盆(並)水”。
*《春秋》:“晋侯使士魴(奉)来乞师。”《公羊》作:“士彭”(並)。
*《说文》“朋”、“鹏”(並)皆古文鳳(奉)字。朋,象形。“凤飞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並)。”《释文》:“崔音凤。云,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宋玉对楚王问》云:“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释名》:“房(奉),旁(並)也,在堂两旁也。”《史记·六国表》:“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二世元年,就阿房宫。”宋本皆作“旁”,“旁”、“房”古通用。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並)牺氏之王天下也”,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奉)牺氏之王天
下也”。
谐声字:        馮(奉)—慿(並)        伏(奉)—垘(並)        凡(奉)—芃(並)
4.“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篇》:“文(微)水即门(明)水也。”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湣(明)公。”
*《诗》:“周原膴膴(微)。”《文选》注引《诗》作“腜腜(明),莫来切。
*《释名》:“望(微),茫(明)也,远视茫茫也。”
*《周易·职方氏》:“其泽薮曰望(微)诸。”注:“望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明)诸。”
*《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明)光。”即务(微)光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其宰公冉务(微)人。”《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书《老子》:“大器免(明)成。”
谐声字:        文(微)—闵(明)        亡(微)—氓(明)        無(微)—橅(明)
未(微)—昧(明)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例如:adm
飞(非)        费(敷)        肥(奉)        万(微)
厦门    [  ]            [  ]        [  ]        [  ]
潮州    [  ]        [  ]        [  ]        [    ]
福州    [  ]        [  ]        [    解霸3000]        [  ]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    旧读bì,春秋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
阿房宫:    音ē  páng  gōng,秦宫名。“房”属奉母。
逢泽:    音páng  zé,古泽薮名。“逢”属奉母。
二、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衣藻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1.“知”古读作“端”
*《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注:“即天竺(知)国。”
*《檀弓》:“洿其宫而猪(知)焉。”注:“猪,都(端)也。南方谓都为猪。”
*《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作“既都”(端)。
*枚乘《七发》:“踰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诗》:“追琢(知)其章。”《传》:“追,彫(端)也。”
谐声字:        竹(知)—笃(端)        追(知)—磓(端)        带(端)— (知)
2.“彻”古读作“透”
*《诗》:“左旋右抽(彻)。”释文云:“抽,敕由反,《说文》作‘搯(透),他(透)牢反。”
3.“澄”古读作“定”
*《说文》:“沖(澄)读若动(定)。”
*《诗》:“其鎛斯赵(澄)。”《释文》:“徒(定)了反。”
*《诗》:“实惟我特(定)。”《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
*《诗》:“俟我于堂(定)兮。”《笺》云:“堂当作‘枨’(澄)。”
*《周礼》廛人注:“故书廛为‘壇’(定)。杜子春读‘壇’为‘廛’(澄)。”
*《说文》:“田(定),陈(澄)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陈骈即田骈也。
谐声字:        屯(定)—(澄)        兆(澄)—桃(定)        盾(定)—(澄)
以上材料证明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舌上音在上古也只有一类,或者只有舌头没有舌上,或者只有舌上没有舌头。为什么会得出“古无舌上音”的结论,重要根据之一是在现代方言中可以到只有舌头没有舌上音的方言,而不到只有舌上没有舌头音的方言。例如:
哲(知)            畅(彻)            池(澄)
厦门    []            []            []
潮州    []            []            []
福州    []            []            []
“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这两项发现论据充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除此以外,钱大昕还认为“古人多舌音”、“古影喻晓匣双声”。所谓“古人多舌音”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这组
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例证如下:
*《诗》:“何以舟(章)之?”《传》云:“舟,带(端)也。”古读舟如雕(端),故与带声相近。
*《诗》:“神之弔(端)矣。”“不弔昊天。”《毛传》皆训弔为至(章),以声相近为义。
*《晋语》:“以鼓子苑支(章)来。”苑支,《左传》之“鸢鞮”(端)也。
《礼记·檀弓》:“行并植(禅)于晋国。”注:“植或为特”(定)。
谐声字:        周(章)—周彫雕琱鵰(端)        至(章)—咥耋垤絰(定)
者(章)—都(端)                (章)—殄(定)
耑(端)—遄(禅)                寿(禅)—擣祷(端)
所谓“古影喻晓匣双声”(这是王力的叫法,钱氏本人未为该项结论立名)是指中古的“影喻晓匣”四母在上古大体相同,古人不甚区别,例如“荣(云)怀”(匣)、“噫(影)嘻”(晓)、“於(影)戏”(晓)、“於(影)乎”(匣)、“呜(影)呼”(晓)等词在上古分别都是双声词,其分化的时间钱氏认为大约始于东晋。
钱氏的这两个结论特别是“古人多舌音”之说尽管有不少证据,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三、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这是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其证据主要有:
1.“娘”、“日”归“泥”
*《书》言“典祀无丰于昵(娘)”,以昵为禰(泥)。《释兽》“长脊而泥”,以泥为 (泥)。是古爾(日)声字皆如泥,在泥纽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4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6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古   声母   材料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