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25课“挑山工”教案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
25《挑山工》教学设计
  中塘校区四年级备课组
课文简析
《挑山工》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学情简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了习的方法,    在我们班    90%的同学,能通过预习借助查字典的方法基本扫除文中的字、词障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或句子的含义,有个别同学能简单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有一少部分同学能主动结合要学的课文内容来查阅相关资料,大多数同学能按照课前预习要求去做。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结合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结合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情境对话
1.借图导入,初识挑山工。(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弹性纤维
(1)观察人。
碳化硅请仔细看图,并说说你对挑山工的认识。
(2)观察山道。
看看图上的这条山道,你想到了什么?
(3)描述挑山工。
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图中挑山工的样子吗?
2.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铺花的歧路》《斗寒图》《雕花烟斗》《神灯》等。他的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设计意图】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体会文本的亲和力,师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感受挑山工的的形象与他们生活的不易。同时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进一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为接下来的自主合作探究奠定情感基础。
板块二 初步感知,理解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出课文的主人公。(挑山工)
2.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歇歇脚  拘束  耽误  包蕴  哲理  腾云驾雾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1)借助词典理解不熟悉的词语。
(2)理解“心悦诚服”“意味深长”的意思。(出示词语所在的句子)
【课件出示】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预设:“心悦诚服”的意思是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曲靖师范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意思深远,耐人寻味。
②“这位山民”是谁?(挑山工)
【设计意图】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三  自主合作,探究“不易”
1.出示表格,小组合作探究,梳理“我”与挑山工的三次相遇。
【课件出示】
相遇次数
相遇地点
挑山工在干什么
第一次
山下
挑担
第二次
回马岭
休息
第三次
五松亭
理挑
2.引导学生发现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课件出示】
二次开发
路线
路程
负重
挑山工
游客
(1)默读思考,然后填写表格。
(2)在小组内分析交流,开展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归纳整合。
3.感悟第1自然段。
过渡: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挑山工的艰辛、不易。那么,挑山工还有哪些不易呢?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挑山工登山的方式)
(3)折尺形是什么样的?你能把你理解的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的路线画下来吗?
(4)画折尺形路线图。
4.感悟第4自然段。
过渡:与游人相比,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长,挑山工的登山速度一定比不上游人吧?作者的疑问可以在哪个自然段到答案?
(1)指名读作者的话。
(2)挑山工是怎样回答的?出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语言自由读一读,品一品。
(3)通过汇报感受,指导朗读。
5.在对比中感悟哲理。
(1)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挑山工的话给了你什么启发?
金寨地震(2)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挑山工踏实、坚持不懈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6.感悟第7自然段。
(1)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最后的这个“它”指的是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它”表面指这幅画,实际指挑山工坚韧不拔的品格)
7.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更需要什么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挑山工在登山中的困难后,让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对比,了解到游人与挑山工在登山时因目标不同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由此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挑山工说的意味深远的话语。
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2:0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6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挑山工   学生   课文   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