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019年第2
【摘要】淮安是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留存有丰富的运河遗产,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董鸡
传承和利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淮安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运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实地考察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从文物的数字复原、遗址的数字化再现与两个个方面,对数字化保护措施进行了反思并根据相关研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大运河;应用
一、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漕运文化与运河文化交融
淮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与京杭运河漕运关联甚密。追溯历史,自隋代起,朝廷便在淮安设立漕运专署。明清时代漕运总督公署也设立在淮安,商贾云集之地,鼎盛时期,是古运河上的四大都市之一漕运文化在其淮安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漕运造就了淮安。
淮安漕运文化资源丰厚,其中遗址、古镇、民俗居多。淮安自古属运河流域工业重镇,航运交通发达便利,与漕运相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较丰富。共性的文化资源为水利工程文化资源、曲艺舞蹈、仓储文化、民俗资源,淮安的个性的文化资源为名人文化、造船文化、古镇文化等。
具体说来,淮安的漕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水利工程建筑遗产(包括堤坝、水闸、运道、码头等),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资源、里运河沿岸历史资源以及漕运总督公署遗址、
河道总督署遗址等建筑遗迹、宗教建筑遗迹为主。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共计六大类27项,包括运河及治河相关的神话及民间传说,民俗,传统民歌、戏剧、舞蹈,传统技艺,历史地名和古诗词等。
(二)文化遗址分布密集淮安运河沿岸,显存大量古代文化遗址,2014年,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共有2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
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列入。
(三)文物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在文物保护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在文物保护中,所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系统集成技术等。目前虚拟现实的应用较为广泛,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虚拟现实技术保护措施与反思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制作出大量不同类型的影响,包括三维立体的、动画的、
平面连续的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还原文物的原貌。而且,在这种技术下,可以不需要文物的原件来表现文物的重量、触觉等多种感受。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模拟尚未挖掘或已消失的遗址,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可以进行传播,而且不会对文物本身造成影响。
(一)文物的数字复原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分布在零散景区或遗址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进行数字化复原,并借助网络平台结合移动终端进行展示与传播,可以便捷而有效的将运河遗产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表现出来。数字化复原,是一项集三维动画、虚拟现实、AI 、网络技术、3D 扫描与打印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数字化技术手段。项目完成后是一个及材质、光影、图形图像、影像、文字、音效等全方位多媒体融合的信息化展示,比传统静态实物展示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并且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与侵蚀。
以吴承恩故居中展示的吴承恩头部雕像为例,该雕像由贾南坡院士根据吴承恩真实颅骨比例制成,是目前现存与吴承恩真实面容最为接近的雕像,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然而在故居中存放的该雕像因为时间的侵蚀,表面已经出现了细微的磨损和裂纹,故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保护。使用激光扫描仪根据事先在雕像上设置完成的定位点进行全三维扫描,将扫描数据进行采集并载入计算机中,随后利用三维雕刻软件进行细节修复,并结合扫描信息完善材质,通过材质编辑器实现纹理、凹凸、高光等来增强虚拟雕像的真实度。
在数字化复原的基础上,进行虚拟展示系统开发,运用UE4引擎对模型进行可控操作实现,并且能够在PC 、移动终端等设备上发布不同的系统应用。用户可通过鼠标或者触屏等方式对雕像进行全方位观察,以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对运河文化的兴趣。
(二)遗址的数字化影像再现
在大运河淮安段遗址的数字化保护方面,清江大闸、双金闸和漕运总督部院三
个遗址项目已经完成了数字化纪实片的拍摄工作。
纪实片以影像记录为主,将实拍、图文、口述和文献资料等资料融合在一起,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代表性传承人史料、工艺和历史贡献的挖掘,也是包括材质、器具、工序、技艺乃至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总体来说,其文献性和资料性较强,也兼顾了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需要,是目前项目所采取的数字化遗址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纪实片作为一种文献纪录片,其艺术手法、叙事方式、时间长度和播出平台等方面都较为陈旧,部分遗址地点远离市区,并且以漕运总督部院为主的遗址的建筑主体部分已经消失,缺乏既视感,因此在传播效果方面并不理想。
鉴于当前数字艺术的碎片化、微阅读的特征,以适合移动互联网平台交互的VR 形式,作为运河文化遗址保护的措施,是比较合理可行的选择。项目组考察了淮安运河及周边十数处文化遗址、工业遗存、古村落、名人故居、寺庙园林等,通过翻阅与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对双金闸与漕运总督部院进行重新三维模型搭建,结合Unity3D 引擎开发完成具有良好的第一人称行走交互功能的VR 展示系统,再结合实拍影像补充完善,并通过安卓和IOS 两个移动端系统发布,以景区虚拟游览的形式面向用户。符合当下年轻人对娱乐性、交互性的应用接受喜好,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结语
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是以数字化技术手段重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重
构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传承方式和文化形象,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之举,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含义和功能,使其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需求与迅速变化的市场情势,有助于解决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数字化语境下如何保护并利用好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蔡,宋双双.虚拟现实技术在敦煌壁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1:78+81.
[2]牛霞.虚拟现实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4.
[3]李剑.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J].装饰,2016.8
作者简介:安宇(1956—),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主
要研究方向:区域文化史究。
项目简介: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淮安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2015ZDIXM033)
探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大冶钢
安宇钱秉江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各个领域的冲击巨大,这一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汉语言文学而言既有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媒体能够将汉语言文学推广至世界,但是对于整个汉语言文学发展而言具有一定阻碍性,需要我们正确看待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探讨汉语言文学新出路。【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困境;出路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汉语应用推广与更多国家,在国际交流中更加频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髓。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定负面影响,制约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汉语言文学发展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探索有利的发展出路,突出汉语言文学实践性价值,避免语言环境受到影响,不断调整管理机制,为汉语言文学发展提供更优的发展之路。
一、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样式碎片化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基本特征是媒介载体的样式碎片化,在语言文学方面特别明显,文学样式从传统的
纸质类,发展到网络信息化的传递,使得文学样式的表达形式逐渐碎片化。传统文学主要以书籍、报纸等进行传播,文学样式较为完整、传统,而随着网络发展,知识信息化传播速度之快,文学样式也逐渐有传统模式转变为碎片化信息,占据一定文学领域。
(二)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新媒体是一个文学发展的重要分割线,新媒体涉及文学领域之前的传统文学作品创作,一般都是通过作家长期构思后进行编辑,再不断审阅和修改内容,最终以书籍或杂志等呈现出来的文学样式[1]。而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文学作品质量显得参差不齐,主要因为网络平台的共享性,可以让大家随时进行感想发表,文学创作的限制极低,也会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质量传播。
(三)文学创作大众化
文学创作大众化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新媒体环境给大家提供了更大的便捷,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提供大家自由的发表言论,例如、微博等。信息化发展使得每个人都能看到别人发表的碎片化信息,文学创作没有限制,逐渐大众化发展。
拉贝洛尔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文学样式单一化
网络时代发展速度不可估量,文学发展借助新媒体环境逐渐趋向于网络化,各种社交论坛的便捷性使得文学充分公众化。社交论坛及相关平台用户倍增,文学形式逐渐趋向于网络,造成文学样式单一化,影响文学作品的质量发展。
2012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二)文学作品质量降低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逐渐商业化,作者为了追求经济而迎合一些低俗需求,伴随网络信息的快速推广,整个网络文学质量被拉低。文学作品创新、规范化不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一些文学创作,导致网络文学质量降低,且网络文
学抄袭现象十分严重[2]
(三)文学观念的转换
传统文学作品的发展需要精力和时间,内容能够反映社会情况,可以帮助民众树立清晰、正确的价值观,但随这新媒体发展文学观念逐渐被影响。如今,正版出版的作品被翻写、修改、抄袭的现象很多,只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这种功利化的趋向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整体发展。
网络文学平台中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文学多样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充斥着一些低俗的内容作品,导致汉语言文学作品质量下降,同时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宣传推广,影响整个文学界思想观念的正确转换。
情迷巴塞罗那(四)监管体制不够健全
新媒体带给时代的发展是巨大的,网络的惊人发展给文学界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存在很多发展困难和问题,如今网络支持言论自由但这无形中降低了文学素养的要求,没有一个强力监管体制的支持,对于汉语言文学正向发展十分不利[3]。各个交流平台中所发表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真实性问题,有些偏离实际的内容、言论,对网络文学建设产生影响,很难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进行完整监控。
三、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出路探究
(一)提高全民素质,正确看待网络文化
汉语言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无论环境如何,汉语言文学自身的发展都与作品自身内容有关,归根到底当代人的价值观是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人们需要辩证的看待网络文化,提高自身价值观念,解决文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对于新媒体的认知,正确选择文学作品内容。做好引导工作,
例如在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和看待网络语言,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念,可以对网络文学进行良好的引导和语言约束。
(二)创建汉语言文学教育网络平台,健全管理体制新媒体对于汉语言文学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应该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有利条件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通过新媒体条件创建一个汉语言文学网络教育平台,能够有效发挥汉语言文学主观能动性,规范网络语言环境,提高汉语言文学地位[4]。可以通过建立专项的汉语言教育公众平台,引进更多优秀的相关文学教师支持,向大众传达积极的语言文学指导,避免网络不文明语言现象,维护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环境。
新媒体是社会科技发展必然趋势,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家文化基础,需要结合新媒体共同发展,国家需要重视网络文学的发展,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给予汉语言文学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提高全民素养,推动当代汉语言文学向更优方向发展。
(三)利用信息碎片化特点,促进汉语言实践性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信息的碎片化模式具有其独特特点,能够将长篇的文学作品进行概括,能够使读者更快了解作品梗概。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到相关信息资料,对于生活节奏较快的当代人而言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信息碎片化特点能够快速了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想要了解的内容。除此之外,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汉语言的应用价值,需要突出汉语言文学的
实践价值。新媒体环境下,大家获得资源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获取或、电子阅读,需要严格把关网络文学作品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将多媒体与汉语言文学有机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解决问题,促进汉语言文学实践性价值。
总体而言,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深厚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中华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优化。新媒体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领域受到机遇和挑战双重压力,当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境,都是文化发展与社会科技的交融,需要进一步探讨规划。必须要落实现代技术发展理念,抓住汉语言文学发展机遇,在实践中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发展策略,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引导大家树立正确文学价值观,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力量。【参考文献】
[1]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2]李珍.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智库时代,2017(15):136+142.[3]臧红枝.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品牌研究,2018(03):68-69.
[4]王蕾滋.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04):115+114.
作者简介:李芳芳(198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河
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与出路
李芳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音乐文化与历史的国度,在众多中国民族乐器中,竹笛以其清丽的音与独特的音乐艺术文化特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竹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其音乐魅力给广大欣赏者带来了愉悦的精神享受。竹笛音乐文化与艺术与我国传统诗书礼乐、宗教民俗等内容都有重要联系。
本文将先分析中国竹笛的地域流派,从这一基础上探究竹笛音乐文化与艺术特的魅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让广大中国民族音乐爱好者更加了解并喜爱竹笛这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关键词】竹笛;音乐文化;艺术特
中国竹笛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近现代音乐史中,中国竹笛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却是1953年竹笛由冯子存搬上舞台,
竹笛首次成为独奏乐器,以及1980年7月蔡敬民笛子独奏音乐公演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举办。这两个事件让竹笛以更加独立而富有鲜明识别性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取得了更多喜人的成绩。在了解二十世纪竹笛发展史中,我们需要先对中国竹笛的地域流派有一定的认识。
一、中国竹笛的地域流派概述
中国竹笛的地域流派可大致划分为南方风格和北方风格两大类。在江南水乡的南方风格竹笛演奏中,竹笛所演奏的音乐曲目多为南方戏曲音乐、江南小调、昆曲音乐等等。在这南方风格的竹笛演奏中又可分为江南丝竹、昆曲、浙江流派、
中原流派、新派等不同演奏流派。而北方风格的竹笛音乐多集中出现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区。竹笛多用于演奏梆子戏曲、山歌小曲等,北方风格的竹笛音乐以二人台音乐、
秦腔、蒙古与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乐竹笛风格为主。综合对比来了解中国竹笛的地域与流派,我们能够发现在南北方风格的不同演奏与器乐搭配中,竹笛所展现的音乐气质还是差距比较大的。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体现竹笛音乐的可塑性与多样化气质。
二、竹笛音乐文化分析
(一)竹笛音乐与诗词文化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许多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都是在竹笛的环绕中写就,或者是主要描写竹笛的清丽之音,由此可见,竹笛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与灵感,让文人墨客到了更多直抒胸臆的契机。中国古代文人很欣赏竹笛音乐的气质,“涤荡之声”、“纳之雅正也”,都是古代文人对竹笛音乐的赞美与评价。
“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谁知壮士心”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是诗人们在竹笛音乐的激励和触动下写出的[1]。竹笛在激发文人创作灵感的同时也可抒怀言志。在竹笛音乐的影响下,我国诗词文化才发展的更为绚丽多彩。
(二)竹笛音乐与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视社会交往的礼仪,而在中传统礼仪与祭祀当中,“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和舞蹈,都占有重要的角。礼乐是我国古代社会人们都必须遵守的制度。
正是在这样以礼治国、以乐活跃生产的情况下,中国灿烂文明在得以发展延续。研究中国笛文化历史,可知我国第一支笛子是河南省舞阳县一个新石器时代古墓中出土的骨笛,这支骨笛与现在的竹笛一样为七孔笛[2]。由此可见,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和欣赏笛子音乐了。
(三)竹笛音乐与宗教民俗文化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民俗和宗教文化的国家,古代宫廷、人文、宗教、世俗这四大传统音乐类型支撑起我国宗教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竹笛一直扮演着重要角。在部分传统宗教祭祀中,竹笛被看作可以沟通神灵的法器,竹笛音乐包含了古代人民对神灵的敬畏之心。而在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中,竹笛也十分重要。在中国民乐演奏中,竹笛常被视作主奏乐器,用于婚丧嫁娶等场合。竹笛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
三、竹笛音乐艺术特分析
竹笛的艺术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演奏形式和技巧呈现逐渐融合与创新。随着竹笛的发展,近代现代竹笛发展中南北界限逐渐弱化,很多竹笛大师将南北方在竹笛演奏中的优势进行融合,创造出更新派的竹笛演奏作品,
《三五七》就是其中代表作。而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森等竹笛表演艺术家在兼容并收的理念下将南派竹笛清丽婉约与北派竹笛的明亮高亢相结合后,竹笛音乐的艺术性有了很大的提升,竹笛艺术之路也有所拓展。竹笛音乐的特主要体现在手指的灵活运用和气息的把控上。密集的气颤音、涂又光
流畅的气滑音和气冲音等都是当代竹笛音乐中的艺术特。以竹笛音乐《牧童》
为例,这首曲目在演奏中通过将竹笛演奏音域提高二度来突破竹笛演奏的局限性,让竹笛音乐呈现更具感染力的表现。而著名竹笛音乐《敦煌印象》中,竹笛演奏中手指大幅度跳跃和音乐的强悍表现力也都是竹笛音乐发展中艺术特上的进化。竹笛在不同乐曲中的加入,
给音乐带来更具中国特的艺术表现力。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竹笛作为我国音乐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现代竹笛音乐演奏与文化的传播,还需要广大音乐学习者与爱好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佳.浅析中国竹笛音乐文化及艺术特[J].黄河之声,2016(1):117-117.[2]孙晓芳.竹笛音乐的流派及文化特点[J].剧影月报,2009(6):97-97.
竹笛音乐文化及艺术特探讨
王皓(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文化
15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1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5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竹笛   发展   文学   文化   音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