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缺失的思考

2019.9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新媒新论
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一批又一批依靠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下出现的新兴媒体形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数字出版物、网络广播、移动电视、掌上视窗、AR 媒体、手机资讯APP 等。它们的出现前所未有地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庞大的信息时代,但大量的信息和触手可及的媒介平台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大的考验。
一、概述
(一)从“受众”到“用户
受众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在传统的媒体模式下,大多数人都处于“受众”这一角,被动地从
种菜偷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渠道接受信息的传播。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新媒体开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逐渐淡化,双方的身份出现交叉,“受众”一词已经无法准确表达新媒体使用者的身份,因此我们使用“用户”一词来称呼新媒体的使用者。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用户可以接收他人在微博发布的信息,在微博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微博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将自己了解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二)媒介素养的定义
pc-cillin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通过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自身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媒介素养应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即用户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还需具备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信息的生产能力和对网络大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
新媒体的发展使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媒体中的信息数量庞大,涵盖范围极广,用户在使用新媒体浏
览信息时,往往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陷入趋同的意见气候,对于新媒体中信息的真实性无法进行判断,出现盲目信任、人云亦云的现象。以近期网络上热议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在事件被曝光后的几天内,舆情几度起伏,在新媒体上出现了大量不知真假的消息,各种指向的言论接踵而至,新媒体用户的声音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少数持怀疑态度的人因为事件的热度过高和人们的情激愤而不敢发声,出现了“沉默的螺旋”。面对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不确定信息,用户未对其真实性进行思考和考证就大量转发评论,甚至在进行辟谣后依旧对事件中的假消息大量转载,这一现象直观地暴露出我国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的严重缺失,背后的成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二、媒介素养缺失的成因分析(一)用户自身的局限性
券商报告新媒体时代,人人手握麦克风,但并非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信息的把关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越来越大众化和普及化,新媒体的用户已经逐渐扩展,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信息的生产者门槛低、专业性低,所传播的信息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由于新媒体用户的非专业性,在媒介素养的层面很自然表现出参差不齐的水平。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很大程度上让用户的自我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其传播的信息不假思索就予以转载、发表。
(二)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汾渭盆地用户媒介素养的缺失与新媒体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形式(文本、声音、影像等)都能融于一体,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使用模式,随处可见的链接扩充了虚拟世界的信息量,过剩的信息使得新媒体用户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的表达变得多样,用户发声的形式也变得多元,互动性使得
【作者简介】陈安荠,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新闻传播学在读硕士。
对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缺失的思考
陈安荠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430000)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迁,信息的生产速度和传播能力与日俱增。面对纷杂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越来越容易迷失,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在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是:用户的媒介素养在我国新媒体发展中的缺失。
【关键词】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
59
2019.9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新媒新论
网络公共领域成为可能,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言论自由,公开讨论公共事务。新媒体环境在让用户敢于发声的同时,也引发众声喧哗,使信息变得无序,污染了媒介素养滋生的土壤。
(三)媒介素养的社会认知度缺乏
媒介素养作为一项社会意识形态,在一些西方国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介素养教育采取明显的阶梯分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K-8年级(K 即Kindergarten ,幼儿园)、9-10年级、11-12年级,而这三个阶段的媒介素养都不是独立式课程,而采用融入语言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教育目标,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提升媒介素养。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十分匮乏,社会认知度极低,仅在部分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在2016年东北农业大学以实用性不强为由取消了原有的“媒介素养”选修课,由此可以充分看出我国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重视度远远不够。
三、应对媒介素养缺失的办法(一)提高用户的信息敏锐度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导致网络中出现大量的数据信息,面对新媒体中数量庞大的多样化信息,用户需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敏锐度。
首先,用户需区分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目前,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大多通过伪装的方式传播到各个媒介中,人们需要了解不良信息的基本特征,并根据这些细节看穿其本质,从而理智地看待新媒体中的信息。
其次,加强用户辨别信息来源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都来自于一些不明网站,因此,用户应该主动避免在不明网站中浏览信息。
再次,拥有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十分重要,用户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即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不能肆意妄为,最基本的就是不造谣不传谣,可以不发声但绝不说假话。
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对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提供辨别信息真伪的教学视频或文章,提高用户对信息的敏锐度。
(二)加强政府对新媒体的监管
对政府而言,首先自身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确保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维持自身的公信力,重视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新媒体的依法管理,加强对媒介信息的把关,在知名度和使用率较高的新媒体平台上设立官方账号,引导和鼓励媒体传播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和内容,对利用新媒体进行犯罪的行为严厉打击,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为提高媒介素养提供硬性保证。除此之
外,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进行限制,提高媒介素养。
(三)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刘红英处理结果
媒介素养是指用户在使用多媒体时全方面的能力,即提升用户在使用媒介时的多种能力。培养用户的媒介素养知能的途径有很多:第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国内各个媒介在用户初次使用时设立教学环节,使用户能够形成媒介素养的意识,了解多媒体中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从而提高用户浏览信息时的警惕性,并对信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第二,各个网络媒介应该设置能力培养形式,针对不同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块,进行针对性的素养提升培训。第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提高媒介素养的培训、活动以及比赛,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和比赛来巩固培训中学习的内容,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
(四)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普及机制
对于媒介素养的普及,我们可以向西方有成熟经验的国家学习,引入先进的模式和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将媒介素养纳入我国素质教育的必修部分,采取分段教育层层渗透的理念,把媒介素养教育从小抓起。同时,必须把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作为普及的重点工作,让各学科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拥有与之适应的媒介素养,以此营造正面的新媒体舆论氛围。
结语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用户媒介素养的缺失与这一要求形成了鲜明的矛盾。新媒体是柄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变革,为大众提供便利,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谣言与不良信息盛行提供了土壤,只有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弥补媒介素养的缺失,才能将新媒体的平台物尽其用,才能使广大新媒体用户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下获得信息,让新媒体更好地服务社会。■参考文献:[1]黄振胜.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问题的思考[J].商,2016(20):218.
[2]海外儿童社交和环境教育是如何应对辣眼睛信息的?[EB/OL].资讯-《网络( )》-2017.
[3]张建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从传统媒体视角解析当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问题[J].传播力研究,2019,3(02):223.
[4]黄立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
究[J].传媒论坛,2018,1(21):28-29.
6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5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媒介   素养   信息   媒体   用户   传播   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