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视角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THE WHOLE WORLD
区域治理
基于全球视角的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天津市财政局财政投资业务中心  郑道芃
摘要:经济增长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费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WDI)为基础,对全球不同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系数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分成五种情景对高、中、低等收入国家进行分析。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进行分组回归,实证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收入水平(以人均GDP衡量)的上升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技术进步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还不显著,因而仍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型能源。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IPAT模型;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1-0071-0003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环境问题是全球范围的重要议题,而目
前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排放数量大、增长快的主要气体,因此在对能源碳排放的研究过程中,常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考察对象,进而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核心的研究问题之一。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需要能源的消耗,所以能源消费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在使用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保持同比例变化的。因此,为了解释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关联性,在一方面,可以使用脱钩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其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描述为倒“U”型,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从恶化向优化转变的特征。
现有文献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这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拐点的判断,林伯强等(2009)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拐点进行判断,并分解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因素;许广月(2010)利用中国的省份面板数据对中国以及三大区域环境库兹涅茨的存在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东部和西部的拐点进行判断。现有文献主要是依据IPAT模型展开对CO
2
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并可以进一步将IPAT模型可以扩展为STIRPAT模型。其中李国志(
2011)对70个国家和地区1993-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论证了世界CO
2
排放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且不同国家之间CO2排放也均存在差异。许士春(2014)利用中
国省份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STIRPAT模型
展开分析,其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确会促
进CO
2
排放。初经济增长外,人口规模、工
业化也是促进CO
2
排放的重要因素,而抑制
CO
2
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利用效率。
国内已有文献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
长关系的研究集中在我国的整体、省份和区
域方面,且分析的较为全面深入。但作为世
界范围关注的话题,已有文献少有从全球的
视角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
据世界银行WDI2016的数据以及对不同国家
和地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划分,
利用IPAT模型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进行分解。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
济增长的脱钩情况分析
(一)脱钩系数的描述
描述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的脱钩理论是利用弹性理论衡量一个变量的
变动百分比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影响。二氧
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指数如下:
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变化都
为正时,二者的关系也是正向的。在这种
情况下,当时,为弱脱钩关系;当时,为
扩张挂钩关系;当时,为扩张负脱钩关系。
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不
同时,即DE<0时,则表示二者强负脱钩或
强脱钩。最不理想的状态是强负脱钩,即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为正,但经济增长的
变化方向为负。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强脱钩,
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为负,而经济增长
的变化为正向,达到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
提下,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脱钩系数的比较
ad590本文对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脱钩系数计
算的基础是世界银行统计发布的WDI数据,
选取了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率
两个指标。由于世界银行对二氧化碳排放量
指标统计具有一定的时滞,最新发布的数据
仅更新到2013年。因此综合考虑到数据的
全面性、权威性和时效性,本文对2013年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脱钩系数进行测算。
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中等收
入和低收入国家对不同区间的脱钩系数分
析,最不理想的状态是经济出现负增长而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存在五种
状态如下:状态一:DE<0、,其中包含高
收入国家中的比利时、丹麦、荷兰和葡萄
牙,这四个国家在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
负,分别是-0.067%、-0.0244%、-0.1903%
和-1.1302%;状态二:DE<0、这是最为理
想的状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为负,此
同时经济保持增长。大部分高收入国家和地
区均处于这个区间,另外,中等收入国家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阿根廷、俄罗斯、印度
陈和平
尼西亚等;状态三:处于弱脱钩关系,包括
高收入国家中的智利、法国、日本、韩国等,
以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中国、印度等;状态
四:处于扩张挂钩关系,包括高收入国家和
地区中的美国和中国香港,以及中等收入国
家中的墨西哥、菲律宾等;状态五:处于扩
张负脱钩关系,大部分低收入国家以及经济
发展水平较低的中等收入国家均处于这个区
d201
间,另外,也包括高收入国家中的奥地利、
巴林、爱沙尼亚、德国、冰岛、挪威、斯洛
伐克、瑞士。
作者简介:郑道芃,生于1990年,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城镇化。
71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脱钩系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仅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判断并不全面。除了低收入国家大多集中在状态五之外,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在各个状态中均有分布,主要原因是脱钩系数为一个弹性指标,仅考虑相对变动趋势而没有结合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一部分高收入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缓慢增加的阶段,这种情况反映到脱钩系数中,就可能出现状态一和状态五。所以对二氧化碳排放与增级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尚需要进一步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选择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具有怎样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怎样的影响,本章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来进行探究。分位数回归方法是一种线性函数回归方法,基于被解释变量y的分布条件来拟合自变量x,是在均值回归上拓展的一种方法。在理解
上,可以将分位数回归的估计系数解释为特定分为点的边际效应。应记条件分布y|x的累积分布函数为,条件分布y|x的总体q分位数记为,满足公式:
条件分位函数可以写为,是x的线性函数:
称为q分位数回归系数。其表示解释变
量对被解释变量在q分位点的边际效应。
目前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的主
要模型是IPAT模型,其中I代表环境情况,
在本文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P代表人口因
素,本文选取人口总数作为衡量人口因素的
指标;A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人均
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T代表
技术水平,本文选取能源强度作为衡量技术
水平的指标;后三者都是都对I的影响因素。
基于IPAT模型,建立对二氧化碳排放因素
分解的模型:
本文以世界银行WDI数据为基础,选取
了22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2012年间的
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
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行分
组进行分析,另外将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国
家单独分为一组进行补充分析。模型中代表
二氧化碳排放量,y代表人均GDP,tech代
表能源强度,y和tech的选取以2011年为
不变价剔除了价格因素,pop代表人口总数,
将所有变量取对数进行回归,分析二氧化碳
排放的影响因素。所选取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如表1所示。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分别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和随
20钢机效应模型回归,并进行hausman检验,结
果显示所有回归结果均在5%以下的显著水
平拒绝原假设,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
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从人均GDP对二氧化碳
排放的影响可以看出,所有回归系数均很显
著,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再到高收
入国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回归
系数分别为0.840,0.984和0.762。但是由
于世界银行对低、中、高等收入国家划分的
标准是人均GDP,所以可以反映出随着经济
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GDP对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符合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的描述。人口
因素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量
影响的回归系数从低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
呈下降趋势,分别是1.722,1.149和0.882。
技术因素对低、中、高等收入国家二氧化碳
排放量的影响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表明技术
进步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有产生明显
的积极作用。在理想的状态下,二氧化碳排
放量应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呈现出下降的
趋势,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具有经
济效益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全球各
个国家和地区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WDI的数据,对全球
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CO
2
排放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进一步基于IPAT模型对影响CO
2
排放的
因素进行分解,从世界的角度看,二氧化碳
排放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人口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显著影响,表1 
所选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世界不同地区二氧化碳因素分解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72
THE WHOLE WORLD 区域治理
技术进步对降低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作用尚未显现。
(1)加强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低收入国家间普遍存在扩张负脱钩关系,相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处于低效率水平,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技术的交流共享,能够使中低收入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由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传统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监管,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加大对金属冶炼、
水泥自造、火力发电、汽车等高排放行业的
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3)促进新型能源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加大能源与生物技术结合的创新力度。环境
的改善,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张的基础。为
推进碳中和的目标,通过政府引导,鼓励人
索爱k790c
工光合作用等生物科技领域在二氧化碳回收
利用方面开展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管理世界,2009(4):27-36.
[2]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
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
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3]李国志,李宗植.二氧化碳排
放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70个国
家(地区)面板数据[J].数理统计与管
理,2011(4):585-593.
[4]许士春,龙如银.经济增长、城
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J].广东财经大学学
报,2014,29(6):23-31+42.
(上接第70页)
(二)引导城市居民主动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是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少居民配合,垃圾分类处理根本就无法实现,所以,为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城市居民主动的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把垃圾分类形成自己的习惯,从而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落实。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形式来推广垃圾的分类治理理念,可以利用手机App、向公民推送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实时的垃圾查询业务,使得用户登录到操作界面就可以迅速地获知垃圾的种类,提高垃圾投放的正确率。
(三)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硬件系统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硬件设备的缺失,给城市垃圾分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此问题必须要得到城市方面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实现垃圾分类的多方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城市
需要不断地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硬件系统,为
垃圾分类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垃圾
桶的数量必须要充足,对垃圾桶的位置要进
行合理的规划,给垃圾分类提供便利条件,
激发局面的垃圾分类意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
的城市建设事业也在稳步前行,城市规模得
以不断地增大,但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
露出了许多的短板。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垃圾猛增,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
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大难题。实际上,有相
当一部分的城市垃圾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但是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我国的大部分
城市都缺乏有效的手段,处理效果不尽人意,
为了充分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方面
必须要拿出可行性方案,实现有效的垃圾分
类处理,进一步的推动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新军.聚焦“三化”推进首都生
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精细化管理[J].城市管
理与科技,2019,21(6):60-65.
[2]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
[N].北京日报,2019-12-18(005).
[3]毛馨敏,黄森慰,林晓莹.农户生
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研究——基于闽皖陕调
研数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9,13(6):60-66.
[4]杨光婷,张成霞.新加坡环境保护
及垃圾处理成功经验对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
启示[J].绿科技,2019(22):92-95.
[5]詹咏,黄嘉良,罗伟,董滨,徐海
斌,黄远东.上海市试点小区湿垃圾源头减
量前后垃圾处理处置全链条碳足迹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4):1075-1083.
[6]史峰.垃圾分类与无害化处理[C].
陕西省毒理学会.陕西省毒理学会防控毒
物危害与优化生态环境研讨会论文集.陕
西省毒理学会: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
所,2019:67-70.
[7]何煦,沈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
角下第三方机构处理农村垃圾分类的问题与
策略——以富阳区万市镇为例[J].南方农
胡佩莲机,2019,50(20):5-6.
(上接第63页)
衡服务供需。另一方面,要吸引养老建设方面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避免人才流失,推动维持我国养老模式创新发展活力,优化“养医结合”养老结构和管理模式。
四、结论
我国生齿老龄化已经存在并将长期存在,这对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是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关键任务。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医养结合”
的新型养老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
结合,是对老年人健康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
也是促进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
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
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晓萍.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2]蒋军成,高电玻,陈显友.“新时代”
城镇社会养老的模式匹配与路径优化[J].
经济体制改革,2019,214(1):41-47.
[3]王剑华,张桂凯,张帆.老龄
化时代社会养老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
业,2012(9):160-163.
[4]张欣.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
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162-
163.
[5]周惠萍,马志丰.新时代我
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劳动保障世
界,2019,526(6):29.
[6]卫微微.新时代智慧养老模式探索
[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0-31.
[7]陈恬恬,关瑞清,石韩.新时
代背景下养老模式的探索[J].现代商
业,2019,529(12):191-192.
7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5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垃圾   经济   分类   排放   国家   增长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