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减税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1年第28号公告

加⼤减税⼒度!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1年第28号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步落实研发费⽤
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激励企业加⼤研发投⼊、优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举措,深⼊开展2021年“ 我为纳税⼈缴费⼈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动 ”,⽅便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关于2021年度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问题
(⼀)企业10⽉份预缴申报第3季度(按季预缴)或9⽉份(按⽉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主选择就前三季度研发费⽤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对10⽉份预缴申报期未选择享受优惠的,可以在2022年办理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统⼀享受。
⼆、关于研发⽀出辅助样式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97号,以下简称97号公告)发布的研发⽀出辅助账和研发⽀出辅助账汇总表样式(以下简称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继续有效。另增设简化版研发⽀出辅助账和研发⽀出辅助账汇总表样式(以下简称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具体样式及填写说明见附件。
(⼆)企业按照研发项⽬设置辅助账时,可以⾃主选择使⽤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或者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也可以参照上述样式⾃⾏设计研发⽀出辅助账样式。
企业⾃⾏设计的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应当包括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所列数据项,且逻辑关系⼀致,能准确归集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
三、关于其他相关费⽤限额计算的问题
化维纤胶囊(⼀)企业在⼀个纳税年度内同时开展多项研发活动的,由原来按照每⼀研发项⽬分别计算“其他相关费⽤”限额,改为统⼀计算全部研发项⽬“其他相关费⽤”限额。
企业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条第(⼀)项“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第6⽬规定的“其他相关费⽤
”的限额,其中资本化项⽬发⽣的费⽤在形成⽆形资产的年度统⼀纳⼊计算:
全部研发项⽬的其他相关费⽤限额=全部研发项⽬的⼈员⼈⼯等五项费⽤之和×10%/(1-10%)
“⼈员⼈⼯等五项费⽤”是指财税〔2015〕119号⽂件第⼀条第(⼀)项“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第1⽬⾄第5⽬费⽤,包括“⼈员⼈⼯费⽤”“直接投⼊费⽤”“折旧费⽤”“⽆形资产摊销”和“新产品设计费、新⼯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当“其他相关费⽤”实际发⽣数⼩于限额时,按实际发⽣数计算税前加计扣除额;当“其他相关费⽤”实际发⽣数⼤于限额时,按限额计算税前加计扣除额。
四、执⾏时间
本公告第⼀条适⽤于2021年度,其他条款适⽤于2021年及以后年度。 97号公告第⼆条第(三)项“其他相关费⽤的归集与限额计算”的规定同时废⽌。
特此公告。
附件:1.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
2.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汇总表(样式)
国家税务总局
2021年9⽉13⽇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步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激励企业加⼤研发投⼊、优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举措,深⼊开展“ 我为纳税⼈缴费⼈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动 ”,让纳税⼈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积极性,⽅便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制发《关于进⼀步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21年第28号,以下简称《公告》)。现解读如下:
北京贵宾犬
⼀、《公告》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碳素笔
答: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政策抓⼿。⼀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度重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贯彻落实,多措并举,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近期,国务院⼜推出了进⼀步激励企业加⼤研发投⼊、优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举措。为把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增加企业获得感,减轻办税负担,我局制发《公告》。
⼆、《公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告》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高中班级宠物女孩小诗⼀是在今年10⽉份预缴申报时,允许企业⾃主选择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此前,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享受,平时预缴时不享受。今年3⽉底,财税部门明确,在10⽉份预缴申报时,允许企业享受上半年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根据国务院最新部署,《公告》明确在今年10⽉份预缴申报时,允许企业多享受⼀个季度的研发费⽤加计扣除。
⼆是增设优化简化研发费⽤辅助账样式。为便于企业准备合规的研发费⽤辅助账,税务总局2015年制发《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97号,以下简称97号公告),发布了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对帮助纳税⼈准确归集研发费⽤和享受优惠政策起到积极作⽤。考虑到部分中⼩微企业财务核算⽔平不⾼,准确归集、填写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有⼀定难度,《公告》增设了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降低了填写难度。
三是调整优化了“其他相关费⽤”限额的计算⽅法。原来按照每⼀研发项⽬分别计算“其他相关费⽤”限额,《公告》改为统⼀计算所有研发项⽬“其他相关费⽤”限额,简化了计算⽅法,允许多个项⽬“其他相关费⽤”限额调剂使⽤,总体上提⾼了可加计扣除的⾦额。
三、今年10⽉申报期,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需准备哪些资料?
四、如果企业在今年10⽉份申报期没有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以后还可以享受吗?
答:企业在10⽉份预缴申报期没有选择享受优惠的,可以在明年5⽉底前办理汇算清缴时享受。
五、与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相⽐,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在哪些⽅⾯做了优化简化?
答:与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相⽐,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主要在以下⽅⾯进⾏了优化简化:
⼀是简并辅助账样式。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包括⾃主研发、委托研发、合作研发、集中研发等4类辅助账和辅助账汇总表样式,共“4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将4类辅助账样式合并为⼀类,共“1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总体上减少辅助账样式的数量。
⼆是精简辅助账信息。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要求填写⼈员⼈⼯等六⼤类费⽤的各项明细信息,并要求填报“借⽅⾦额”“贷⽅⾦额”等会计信息。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仅要求企业填写⼈员⼈⼯等六⼤类费⽤合计,不再填写具体明细费⽤,同时删除了部分会计信息,减少了企业填写⼯作量。
三是调整优化操作⼝径。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未体现2015年之后的政策变化情况,如未明确委托研发费⽤的填写要求,企业需⾃⾏调整样式或分析填报。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充分考虑了税收政策的调整情况,增加了委托研发的相关列次,体现其他相关费⽤限额的计算⽅法的调整。《公告》还对填写⼝径进⾏了详细说明,便于纳税⼈准确归集核算。
六、《公告》实施以后,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还可以继续使⽤吗?
胡舒立 背景
答: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的定位是为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提供⼀个参照使⽤的样本,不强制执⾏。因此,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发布后,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继续有效。纳税⼈既可以选择使⽤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也可以继续选择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
需要说明,企业继续使⽤2015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的,可以参考2021版研发⽀出辅助账样式对委托研发费⽤、其他相关费⽤限额的计算公式等进⾏相应调整。
七、企业可以⾃⾏设计辅助账样式吗?
正定湖
⼋、为什么要调整其他相关费⽤限额计算⽅法,调整后对企业有哪些好处?
答:按现⾏政策规定,其他相关费⽤采取限额管理⽅式,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总额的10%。97号公告明确按每⼀项⽬分别计算其他相关费⽤限额,对于有多个研发项⽬的企业,其有的研发项⽬其他相关费⽤占⽐不到10%,有的超过10%,不同研发项⽬的限额不能调剂使⽤。为进⼀步减轻企业负担、⽅便计算,让企业更多地享受优惠,《公告》将其他相关费⽤限额的计算⽅法调整为按全部项⽬统⼀计算,不再分项⽬计算。
举例:假设某公司2021年度有A和B两个研发项⽬。项⽬A⼈员⼈⼯等五项费⽤之和为90万元,其他相关费⽤为12万元;项⽬B⼈员⼈⼯等五项费⽤之和为100万元,其他相关费⽤为8万元。
(⼀)按照97号公告的计算⽅法
项⽬A的其他相关费⽤限额为10万元[90*10%/(1-10%)],按照孰⼩原则,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为10万元;项⽬B 的其他相关费⽤限额为11.11万元[100*10%/(1-10%)],按照孰⼩原则,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为8万元。两个项⽬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合计为18万元。
(⼆)按照《公告》明确的计算⽅法
两个项⽬的其他相关费⽤限额为21.11万元[(90+100)*10%/(1-10%)],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为20万元(12+8),⼤于18万元,且仅需计算⼀次,减轻了⼯作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2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1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样式   加计   企业   辅助   扣除   政策   享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