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等教育区域化_概念辨析_吴绍芬

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
“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
吴绍芬1,董泽芳2
(1.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荆州师范学院,湖北荆州434100)摘 要: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也必将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具体阐释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联系与区别,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它是一种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也包括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的新办学思路,其办学宗旨是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科技、经济、文化等诸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化;高等教育地方化;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1)02-0009-03收稿日期:2001-03-10sf公司
作者简介:吴绍芬(1976—),女,湖北公安人,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董泽芳(1945—),男,湖北红安人,湖北荆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日趋区域化和高等教育体制转轨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区域化也终将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何谓“高等教育区域化”?它与“高等教育地方化”是不是同一概念?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又是什么关系?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一、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内涵界定
“区域”一词与“区”紧密联系,“区”原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一般指行政区划单位。区域则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或地域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标准可以对区域进行不同的分类。同时,区域也是一个弹性概念,它不仅有类型之别,还有大小之分。如在教育区域的研究中,在探讨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统筹中,多是以“县”为区域;在探讨高等教育的区域时,以“省”为区域为宜。原因有三:一是符合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人口数量分布不均的国情,以“省”为区域,可以较好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二是有客观的法律依据作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
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三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目标吻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快高等
嗳呵婴儿特润护肤霜
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教育体制改革步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今后3—5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以及行业性很强需由国家有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由省级政府管理或者以地方为主与国家共建。”关于“化”的理解,根据《汉语大词典简编》,“化”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内涵,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如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高等学校面向地方办学”,从中央一级统筹向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统筹转变,从中央集权领导到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并以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转变的过程;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办好“社区高等教育”,也就是为了满足社区发展需要而创建,以为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原则;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高等
9
教育社会化”,强调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通过“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机制”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这些说法各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认为,要给高等教育区域化作出一个较为科学的界定,首先必须明了它应有的特征:首先从办学主体看,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一种由单一主体向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转化,也就是要打破过去国家统一办学
的模式,实现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其次,从服务方向看,高等教育区域化应立足于为地方社会经济提供服务。区域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办在区域、依靠区域、服务区域。区域高等教育应该成为区域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因此,高等教育区域化要求高等教育与本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其诸多专业课程主要根据区域自身的特点,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民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课程,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主动地推动该区域系统各部分的有机协调发展。其三,从管理体制上看,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管理权限应下放给地方,尤其要充分发挥省级管理的作用,各省一级政府及其高教行政部门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管执行而无权决策的管理状态,应该尽量加快建立包括决策、执行、反馈在内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将高教改革和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统筹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是否可以这样界定: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在以“省”为教育区域的前提下,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其宗旨在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系统具体包括区域内的各主要组成要素:区域环境、区域人口、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文化、区域组织。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6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
二、相关概念辨析
(1)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
高等教育地方化,一是指高等教育属地化管理,二是指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指地方为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面支持。高等教育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区域化在服务宗旨上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skyp2p一是提出的背景不同。高等教育地方化,是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强化地方权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而高等教育区域化提出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与区域其它资源优化组合的背景下提出的。此外,高等教育区域化也是为改变高等教育体制,变被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主动适应,实现高等教育体制转轨的必由之路。
二是出发点不同。高等教育地方化主要是从改革管理体制的角度来讲的,强调的是从大一统管理向属地化管理转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则是从促进发展的角度提出,不仅强调高等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强调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环境、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形成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机制。pfa
三是实施的思路不同。高等教育地方化,主要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分为三个层次而展开:第一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地方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本地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区外发展;第三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方经济向国外发展。而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实施思路则是把“区域化”进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除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外,还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环境、区域人口、区域政治、区域文化、区域组织的协调问题,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全方位的整合功能,即从外在整合到内在整合,从一元整合到多元整合,从刚性整合到弹性整合,从体制整合到价值整合。总之,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基础,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必须要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完善与补充。
(2)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货物销售
高等教育国际化通常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在思想、知识、技能方面,对本国和对世界能有所了解,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手段包括:瞄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与规则,从本国本校出发,制定相应的国际交流计划;扩大人员交流数量,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大力加强外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门甚至三门外语,
10
加大课程中和学校活动中国际知识、国际理解和外国文化的比重;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报网络期刊等基础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本校与其他国家学校之间学历学位的相互承认创造条件;选择优势学科重点扶持,提高国际知名度等。这些是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主要内容。
现今,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得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都需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高等教育要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最新成果培育人才,让各种人才具有全球视野,有能力走向世界,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三是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和举办学术会议等。当今之时,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就一再强调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日本也强调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能够领导世界的真正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各国高等教育的相互融通,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高等教育将实现互通,这已经是21世纪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既然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而我们又在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的区域化,两者是否矛盾对立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其实,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
其一,提出的经济背景。就国际范围而言,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格局,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是区域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仅仅是发展的前景而并未成为事实。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发展区域经济为起点,通过融合,并经由区域经济集团化,再逐步融合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既是空间的两极,由局部到整体,也是时间的两端,由现在到未来。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化也是远景与现实的关系。只有在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化的过程中,实现区域联系(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才离我们越来越近。
其二,立足的重点。高等教育国际化,立足于国际、全球、整个世界范围,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融合,最终成为世界一体;而高等教育区域化,立足于国家,指一个国家内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融合,最终成为国家一体。在空间维度上,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具有全球性、国际性;又因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具有民族特点和中国特,所以必须重视其本土性、区域性。
其三,挑战的应答。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一条坦途。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潮流并不均衡。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教授于1998年6月在欧洲第二届社会科学大会上指出的那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少数人是全球化化人者,多数人则是被全球化。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以后,为改造殖民地时代从宗主国移植过来的高等教育模式,实现本土化,强调民族特,刚刚有所进展,又面临国际化的浪潮,要在两者之间求得新的平衡,感到非常棘手。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回避不了这样的挑战。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方面的差距及其它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国面临着人才流失与人才外派
的矛盾、经费拮据与资金外援的矛盾,防止“全面欧化”与“自我封闭”的艰难历程等等。中国高等教育不国际化又不行,同志在1983年就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在21世纪走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前列,一方面要继承和保持中华民族教育中的优势和精华,显示民族个性,落实高等教育区域化;另一方面,必须敞开胸怀,吸取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优良之处,面向世界,在横向上以我为主兼取众长,实行中外互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责任编辑 范先佐
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07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区域   经济   发展   区域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