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词解释+部分简答

心理健康就是个体一方面能够积极调整完善自我,顺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改变环境,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简言之,心理健康就是不断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
心理健康的具体体现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③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④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⑤养成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衡量心理健康的尺度①医学尺度:以病因与症状与否作为划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②社会尺度:是以行为适应环境、符合社会规范与否作为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③统计学尺度: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惊蛰水下摄影
心理健康的标准①适应性标准: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适应:通常是指的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一种互动行为,它是和具体环境相联系的,受到与环境间关系的限制。②发展性标准:尽其所能的勤奋以实现个人的
价值,从而也实现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指向更成熟、更丰富、更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生活。
忆白石老人心理健康的评价中国关系网: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应该没有严重的情绪困扰,适应良好,具有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发展特点,具有面对挫折与失败能自我复原的潜能。适应良好、无心理困扰、有较强的复原力(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绪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2013北京中考物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广义上,是指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
理论和技术,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人们树立起心理健康的观念,使人们产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从而采取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寻求适当的帮助,达到提高全民族心理素质的目的。狭义上,专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发潜能,增强体质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②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预防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③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④也有助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结构合理、组织得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心理健康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②、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③、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④、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原则,是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狭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纪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
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广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课程开展、活动安排、教研活动、研究课题及成果、效果评估及管理工作等记录。
小说世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意义: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可以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宏观的决策依据,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以及现状,从而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专业教师与专家对个案进行共同研讨;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有利于教师发现和诊断学生个人或班集体存在的心理障碍与行为困扰,有利于教师客观的了解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上的发展水平,以便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与管理工作,还能帮助教师有效的了解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政治态度、思想问题和意见要求,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加强学生心理的研究;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态
的监测手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①统计及结果解释②提出教育对策与建议③撰写测评报告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德育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开展面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
入学适应是指新生入学的一年内,对于新环境的应激反应的调适过程。入学适应常见的问题家有学子①学习适应问题:新课程新内容的增加、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学生不能适应、学习自信心不足;②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见书55页)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学习动机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科学使用奖赏和惩罚、科学设置难度,激发成就动机(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内在推动力。力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复述是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②组织策略:组织是指对材料进行加工,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和途径就是组织策略。 ③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加工。包括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关键词法、限定词。 ④支持策略:是通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包括划线(针对性和选择性)、做笔记、写提要。
考试焦虑的原因不正确的认知、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过分要面子,过分苛求自己、缺乏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应试技巧差、具有焦虑人格特征或者患有某些心理疾病。调试的方法:端正应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做好充分的准备,形成良好的应试状态;掌握和提高考试策略和技巧;冷静处理“怯场”。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
情绪现象,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情绪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自我接纳会极大地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主观幸福感。自我接纳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前提。自我接纳的途径和方式:①自尊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会自尊自重;注意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②自信心的培养: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因材施教发掘潜能;自我竞争获得自信;创造机会发挥特长;集体赞许互相尊重。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西伯曼将师生关系分为友好型、冷淡型、关怀型和拒绝型。初中阶段后期师生关系出现的新特点:①学生要求有更多的独立和自尊,同时期望得到关心和抚慰;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学生更理智的注重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看做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辅助力量,教师对他们的惩罚奖赏作用降低;③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上的亲密联系开始具有选择性,
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开始普遍降低;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全面、更深刻。
同伴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彼此平等是同伴关系的主要特征。交友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交友技巧倾听、换位思考。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具有永久性,是不可选择和不可改变的。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外部表现(即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和生理唤醒(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积极地情绪与心理健康积极的情绪能促进认知;积极情绪能撤销和冲淡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能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不良情绪包括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二者对于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都是有害的。
情绪发展的特点①情绪内在体验的发展——情绪波动明显、情绪心境化、自尊感体验深刻;②情绪外在表现的发展——情绪文饰现象增多、表情更加成熟。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6:1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10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心理健康   学生   学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