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俊 纵论近期中东局势及其报道

专题:考博参考案例·论策中东
89
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下
● 刘  俊
纵论近期中东局势及其报道过氧化氢酶试验
东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概念,早在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
东扩张时,便将欧洲以东的广大地域,按照距离欧洲的远近划分为“近东”、“中东”及“远东”。这一划分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固定下来,成为通用话语。近期中东局势,特别是利比亚局势,欧洲恰恰又是参与的主力,于是有了一个奇异的对应。
北京中加工商学院近期中东局势的乱象,主要指发生在埃及、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国的部分民众、反对党派对执政党的抗议与暴力冲突,其焦点大多集中在社会矛盾的爆发以及政治权力的让渡诉求。埃及局势以埃及领导
人的示弱而渐息,穆巴拉克结束了长达30年的执政。叙利亚、也门等国的冲突与抗议虽正在进行,但其执政领导人已略显疲态。只有利比亚的局势最受国际关注,特别是3月19日西方多国空军对利比亚发动空袭之后,该地成为新千年继阿富汗与伊拉克之后,第三个陷入战争的伊斯兰国家,近期各国媒体的报道也多聚焦于此地。所以,本文主要以利比亚局势为例,探究“近期中东局势及其报道”这一话题。
为什么是利比亚
论及近期中东局势,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为什么偏偏是利比亚最终陷入战争,陷入外国势力的野蛮干预,从而成为世界政治与舆论关切的焦点。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全国有95%的土地是沙漠与半沙漠状态,只有靠近地中海沿岸有一带肥沃的土地。全国人口仅600万左右,但利比亚重要的战略地位,却远远比其人口占世界比例的分量重得多。
早在二战前,利比亚已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到1934年左右,利比亚境内
五分之一的人口来自意大利。而在二战战场,利比亚的地理位置导致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非洲战场是决定二战走向的关键,利比亚正是扼守非洲的要道。最终,隆美尔的坦克部队由于燃料短缺而深陷
沙漠,利比亚被英法联军占领。英军占领利比亚北方,法军占领南方。这一历史背景是当下利比亚乱象的重要原因:首先,对二战历史的观照可以理解为什么此次对利比亚的侵略,英法(特别是法国)为进攻主力;
其次,当年隆美尔的“沙漠之狐”坦克部队由于缺少燃料而失败,他们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当年深陷的沙漠,其地下储存着巨量的石油,而石油是理解当下利比亚局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利比亚与卡扎菲
近期利比亚国内的反对势力与国外的干涉势力,都将矛头指向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下面来梳理一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背景,以及他对该国的影响。
伽倻琴
卡扎菲发迹于军事,推翻了利比亚的王朝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利比亚在石油能源的助推之下,国家日渐富裕。当下,利比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非洲首位,外汇储备高达1050亿美元。利比亚国内人民的福利很高,由政府出资来资助每户居民的两个子女出国留学;相对来说,该国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极低,如一个面包的价格不超过6美分,一斤白糖的价格仅为0.8美元。国内妇女的地位也上升不小,原先的王朝统治时期,妇女必须包裹厚厚的面纱方可出门,女大学生总共35个。如今,妇女地位大大提高,面纱已被摘除,大学毕业生中女性的数量超过了男性。
上述事实表明,卡扎菲政府及其本
人绝非西方妖魔化的那样,将国家带入贫困与动乱。在现代政治评价中,寻常巷陌与百姓生态渐成为政治成功的重要标准,西方“自由主义”的理想里也以民众的幸福与为“神祗”。只不过在美国牢牢把握世界文化主导权与政治经济游戏规则制定权的当下,全球化浪潮将这种主导权与制定权散播世界,“自由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主义,不自由的原因是它仅允许西方及其相关利益伴侣的“自由”,而随意、任意否定任何阻碍西方自由的力量。这种“自由主义”已经成为一方独大,并且这“一方”正加紧利用“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挤压他国的政治合法性、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要抢占主流价值观的高地,欧美深谙此理。
利比亚陷入动乱的重要原因,除了前述的石油之争与原先就为法英控制地这两个原因外,还有两个与卡扎菲密切相关的原因:一是卡扎菲与西方若即若离的关系。自从洛克比空难后,利比亚就彻底被西方视为重要敌人与“”,利比亚遭到联合国十数年的制裁,直到2004年左右卡扎菲宣布给空难每位遇难者赔偿1000万美金后,利比亚才渐回国际舞台,但卡扎菲依然保持与西方若即若离的关系。他既能称法国是“亲密的朋友”,并在2007年访问法国,签订巨额订单;也能在联合国发表长达100分钟的超时演讲,对联合国的政策与美国的作为大肆攻击。
另一方面,利比亚虽然国内富裕,福利较高,但社会危机依然暗藏,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部落矛盾,即东、西部落之间的矛盾,这是卡扎菲有意压制东部敌对部落势力的结果,也是本次国内动乱的。
结晶器设计专题:考博参考案例·论策中东什么是散文
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下
“欧洲人都上船了”
此次对利比亚的袭击,以法国为前台指挥者,以部分欧洲与阿拉伯国家为参与者,以美国为后台操控者。美国表面上声称将指挥权移交给英法等部队,表现出退出或中立的姿态,实则是利比亚局势的幕后主导者。美国对卡扎菲革命论的“世界第三理论”(即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斗争纲领)早有不满,加上吸取二十年前卢旺达事件的教训,更有将触角伸向非洲与石油产地的野心,再加上“世界警察”心态的支撑,必将与各国一起在利比亚闹出一个“结果”,然而,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按照西方的预想,打倒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的政权,从而更好地控制该国石油资源,并在非洲的地缘政治上巩固西方话语权,兼威慑从伊朗、阿富汗至朝鲜半岛、东亚的局势,以维护其霸权地位。但就目前来看,这个结果能否达成,有三个变量因素:一,卡扎菲政权是否倒台,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国内民众。如果国内民众因为卡扎菲引起的社会动乱、外国入侵而不满丛生,认为他们的正常生活被干扰,从而起反对卡扎菲,则西方的胜率极大;二,卡扎菲政权一旦倒台,如果西方无力控制该国后续的复杂社会危机,利比亚很可能根据部落利益分裂成二到三个国家,则利比亚人民的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三,美国正深陷于东亚朝鲜半岛危机、伊朗核武器危机、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
克战争等种种危机局势中,美国是否还有余力并乐于对付难以对付的利比亚与卡扎菲,以及国际舆情?况且本次西方对利比亚的袭击本就师出无名,甚至连惯用的“核武器”的借口也被堵住了——卡扎菲早在2004年就下令停止国内的核武器研制。
“欧洲人都上船了”,美国人也躲在船尾掌舵,利比亚局势将决定整个中东局势的走向,叙利亚、也门,以及稍稍安稳的埃及都在观望。
从利比亚局势看近期对中东
局势的报道
在此以央视的报道为例,尝试将此次对利比亚的报道与8年前伊拉克战争报道作对比。
8年前的3月19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合部队发动了对伊拉克的侵略;8年后,同样是3月19日,利比亚上空响起了空袭警报。8年前央视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受世界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特别是英美媒体的影响,缺少对该战争正义性的质疑,而是将一个主权国家遭到非正义力量的侵略,“设计”成了一场“战争秀”。观众在军事专家的“布道”之下,更多地熟悉了美国武器库具体的装备型号与总体的强大:了解了武装直升机“长弓阿帕奇”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风光,了解了“战斧”在饱和攻击时能造成多大危害,了解了航空母舰战斗在主力航母配合若干艘“宙斯盾”级巡洋舰、若干艘中型护卫舰、各级潜艇时是多么无往不胜。
这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无关系。该时中国刚刚加入WTO,被世界市场渐渐卷入,在拥抱“新自由主义”的同时,缺乏“退后一步”的反思与判断,这在中国媒体对加入WTO 的疯狂正面宣传中便可见一斑:WTO、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救世主,“私有化、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也着实成为赋予中国出路的“新四化”。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起,当中国告别了80年代的思想多元、人文思考后,便开始凌厉突进地走向“政治尚左,经济向右”的局面。主流经济学家是很会算账的:在经济自由极右地突进里,社会矛盾凸显,但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账本里,必须牺牲掉一代人的利益,当然不包括他们自己的利益。于是在对“新自由主义”一心一意的拥抱里,中国的国情被消解了,中国的复杂被忽略了,面朝乡土中国的姿势与思维被嘲笑了。所有这些都对当时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取向有很大影响。媒体永远
从一大到十七大是政治经济棋盘方格里的棋子,媒体表
面上强大,呼风唤雨地影响政治经济,实则它这个棋子的走法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合力的左右,特别是政治与经济这两个力量。
央视在关于利比亚局势的报道中特别注意了三个问题:一,战争的非正义性界定。无论在其报道还是评论中,都特别注意到首先为此战争中西方的非正义性定性,西方野蛮入侵主权国家、对平民的伤害等事实得以凸显;二,特别关注利比亚及中东百姓在动荡局势中的命运如何,生存状态有何改变。这
代表了一种转向思路:中国媒体下一步解决自身“挨骂”的问题,转变姿态与语态进行宣传至关重要;三,努力塑造中国忠实、可靠的形象。比如在政府撤侨的报道上,主流媒体的报道是给政府形象加分的。再如持续塑造中国政府中立、可信的形象,媒体的责任重大,主流媒体也功不可没。中国构建文化主导权,不仅需要在国内营建主流价值观,更要思考如何一步步掌握世界文化主导权,分解或部分占有美国与西方的强势话语权。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世界动乱之时(虽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动乱),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中国媒体受阅的时刻。中国需竭力塑造忠实、可靠、求和谐的“老大哥”形象,哪怕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也要保全世界大同。
我们的媒体需要在例如面对中东局势这样的情境里锻炼能力,把握方向。面对中东局势,不能遥遥地只做看客,而应当深刻思考中东局势带来的机遇与警示以及对社会运行与民众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主流媒体要敢于发言,敢于定调,敢于辩论,敢于承担责任。在转型期的中国,媒体需要深刻而全面地把握矛盾、调和矛盾,充当精英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之间的纽带。培养精英价值观里的乡土意识,培养大众价值观里的公共意识,营造社会调和的主流价值观。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0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CAMM
标签:利比亚   局势   中东   中国   世界   美国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