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空海一体战

日美防务合作中的抵消反介入/区域拒止
--盟军空海一体战
冷战以来,日美安保条约一直是维持地区安全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美日同盟作为一个关键机制,确保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对地区安全的保证。除了日本自卫队(JSDF) 自身军事能力的现代化进程;美国驻日本军事基地;和基于《日美防务大纲》(Japan-U.S. Defense Guidelines)1的美日军事
合作都对日美联盟和亚太地区安全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美预算紧张的这一时期恰
中国崛起,这使得两个同盟国在
1 一个在1978年达成后于1997年修
订过的双边协议,《日美防务大纲》
(1997年9月),h t t p://w w w.m o f a.
go.jp/region/namerica/us/security/
guideline2.html(2012年4月16日访问)
防务合作上需要开展更多有创造性
的讨论。中国为发展其反介入/区
域拒止(A2/A D)能力投入了巨大的
资源。并且,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
将可能引起全球战略格局中的“权
利转移”。2就算在没有明显的“权
2 东京财团,《日本对华安全战
略:权利移交时代的整合,平衡和
威慑》,2011年10月,www.
利转移”的情况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也会改变地区战略平衡。即便是不考虑中国军事崛起带来的战略意义,美国和日本长时间的经济停滞也意味着这两国的国防预算在近几年都不会有明显增长。
为了让日美同盟保持其影响力,和在地区和平与稳定中扮演关键角,同盟需要在广域的军事合作框架内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地区战略现实。因为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将会改变地区短期的军事平衡,美国和日本需要进一步提升其防务合作,以保持其在新军事形势下的威慑力。基于2010年12月发布的《国家防卫计划指南》(National Defense Program Guidelines),本文将试图分析中国崛起带来的潜在威胁,和日本的战略思维走向,并且在总结这些问题的同时对下一阶段防务合作中的“盟军空海一体战”提出建议。
应对挑战:反介入/区域拒止和机会主义渐进式扩张
在9.11灾难后3周发表的2001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1QDR)中的《创造21世纪美军》这一章有这样一段话:
未来的对手将有能力使我们在海外的大部分军事投放能力失效。
info/security_strategy_toward_ china.pdf(2012年3月31日访问)结合弹道和的饱和攻击将
会阻拦或者延迟美军进入其海外
基地,机场和港口。先进的防空系
统将可能阻拦除了隐形飞机以外的
所有进入敌方领空的尝试。军用和
商用太空能力,高视距雷达(over-
thehorizon radars)和无人驾驶
隐形飞机都将会赋予敌方实施对美
军和美国资产进行广域监视,跟踪
以及瞄准的能力。反舰,
高级柴油动力潜艇和都将威胁
美国海军和两栖作战部队在沿海区
域的行动能力。因此,美国应该开
发一些新的力量投射能力以应付这
些挑战。对手还可能利用战略纵深
来发挥其优势。能够在广域内发射
的移动弹道导弹系统将进一步加剧
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威胁,另外对
手还可能将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和
太空封锁武器等部署在其领土的深
处。
因此,改革的一个关键目标就
是发展能阻碍潜在对手寻求庇护所
的手段。这可能需要开发能在不同
深度的禁入区进行持续监控,精确
打击,和部队调遣的能力。3
除了反舰弹道导弹(ASBM),2001
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准确的预
测了几乎所有让当今战略家们担心
的挑战。正如2001《四年防务评估
3 国防部,《四年度防务评估报告》,
2001年9月30日,第31页,www.
(2012年3月31日访问)
报告》所证实的,反介入/区域拒
止能力已经成为美国战略界过去10
多年在国防规划方面所遇到的一个
重要的担忧。
这些强劲的反介入/区域拒
止能力所带来的威胁可大概分为两
类:弹道导弹和对固定基
地的威胁;弹道导弹,以
及潜艇对包括海军战舰等可移动资
产的威胁。第一种威胁从1940年
代发明弹道和以来就一直
存在-因此有效的对抗措施已经存
在。但是要开发对抗第二种威胁的
能力就相对困难。一个军队要想开
发出能够实实在在打击移动目标的
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需要首先开
发出能用作目标获取和能够把目标
信息从感应器传递到放射装置的实
时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能力。
然而这些任务都属于高难度,即便
1991年海湾战争中“飞毛腿搜寻”
(Scud Hunt)空战对于美军来说也
是一个艰苦的考验。4
解放军是否能在短期内取得以
上这些综合能力还很难说。但从它
现在投入到太空资产上面的巨资和
对信息化强调的程度来看,它打击
移动目标的能力肯定会逐渐提升。5
的腾讯4 国防部,《海湾战争空战力量纵
览》,第二卷,第二部分,(华盛顿特
区,政府印刷办公室,1993年),第
331-336页
5 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东亚战略评论
2008》,(东京:日本时报,2008),
第17-36页,jp/
english/publication/eastasian/
固定基地都较脆弱,战场内基于固定空军基地的作战更是面临巨大挑战。在先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背景下,来自战区外部的海军进攻和增援也会受到限制。因此,盟军合作也需要能适应这些未来战斗挑战。
对于日本来说,来自比这些高端威胁(例如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级别低一些的挑战也
pdf/2008/east-asian_e2008_01.pdf (2012年4月16日访问);防卫省防卫研究所,《2010东亚战略评论》,(东京:日本时报,2010),第129-131页,jp/english/ publication/eastasian/pdf/2008/ east-asian_e2008_01.pdf(2012年4月16日访问)属于主要的担忧。2010年12月发布的《2010防卫大纲》(National Defense Guidelines,2010 NDPG)就明确提出了这些担忧。6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对《2010防卫大纲》的评论中就提到了频繁的包围军队和政府组织的活动/行动,和潜在的安全环境恶化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北泽俊美强调了持续性和战略性的执行包括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在内的这类操作的必要性。7
6 日本政府,《2011财年及之后国防项目大纲》,2010年12月17日, jp/e/d_act/d_policy/pdf/ guidelinesFY2011.pdf,(2012年3月31日访问)。
7 防卫省,防卫大臣对批准《2011财
在中国东海地区的摩擦逐渐增多,围绕气田附近专属经济区(EEZ)边界问题,中国对日本领土宣示主权,和中国在这些问题上采用的机会主义渐进式的扩张都使人感到不安。有鉴于此,《2010防卫大纲》强调了持续和长期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运作和在中国东海的海上巡逻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日本“动态防卫军”(Dynamic Defense Force)的高度优先任务。
年及之后国防项目大纲》和《中期防卫项目(2011-2015财年)》,< jp/j/approach/agenda/ guideline/2011/daijin_e.pdf,2012年3月31日访问。
图一:中国近几年在日本附近的海上行动
因为在这个区域与日俱增的海洋和天空活动,使得保持“活动性平衡”已经成为维持中日之间战略均衡的必要条件。
日本的战略思维:动态威慑
《2010防卫大纲》是日本新防卫政策的重点。它分析了日本的安全环境,为日本自卫队(JSDF) 定义了其角,任务和能力,以及其部队结构。到目前为止,《防卫大纲》一共出了四版,1976版,1995版,2004版和2010版。作为自卫队以后五年用作改造其部队结构的采购计划,日本政府在《2010防卫大纲》发布的同一天还发布了《中期防卫项目》(MTDP)。
《2010防卫大纲》中最重要的
一个部分就是其提出的“动态防务
力量”概念,其下包括因提高后的
军事技术和情报能力而变得更加重
要的一些概念如:敏捷性,移动
卢凤娟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多功
能性。“动态防务力量”认识到除战
争时期军事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行
动外,军事力量还有另外一种角
和任务,那就是被称为“灰地带”
的一种介于战争时期军事行动与和
平时期军事行动两者之间的一种行
动。回顾海湾战争后近些年的军事
行动,我们发现大部分军事行动都
属于在这个“灰地带”的行动。
伊拉克战争中的北部观察
(Norther n Watch)/南部观察
(Southern Watch)行动,在波斯
尼亚跟科索沃的维和行动,在伊拉
克和阿富汗的反叛乱/维稳行动,
在索马里海岸附近的反海盗行动,
和其他一些联合国维和行动等。这
些行动的强度虽然低于常规战争中
的的军事行动,但又高于传统的维
和任务,例如,对常规战争所做的
训练和准备。《2010防卫大纲》把
未来战略格局中的挑战称为:“一
种非真正战争,但也不是完全和平
状态的一种模糊不清的灰地带”。8
8 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2010年2月,第73页,www.
这种针对高强度冲突以下的军事行动不光是未来,而已经是当前安全环境下的一种普遍威胁。针对这
种灰地带的军事行动往往都是突发事件,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也是为什么“动态防务力量”强调敏捷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
一个更加“动态”的自卫队,对于同全球军事行动保持一致性和应对地区安全形势都至关重要。尽管中国不大可能会对日本进行大规模常规两栖入侵,但如果日本为其打开“机会之窗”或让其感到在中国东海存在一个“权力真空”,那么北京的“机会主义渐进式扩张”势必继续进行下去。换句话说,作为一项预防措施,日本自卫队的一个重要角就是不要给中国展示这个“机会窗口”。
而“动态威慑”就是为了抵消这种渐进式扩张而产生的“动态防务力量”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9根据威慑理论,威慑力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失效,例如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和探测(probing)。10既
of_12Feb10_1000.pdf(2012年4月16日访问)。
9 关于“动态防务力量”和“动态威慑”,见防务省防务研究所的,《2011东亚战略评论》,(东京:日本时报,2011),第252到257页,www. jp/english/publication/ eastasian/pdf/2011/east-asian_ e2011_08.pdf,(2012年3月31日访问)。
10 亚历山大 L. 乔治和理查德.斯莫克,《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威慑力:理论和实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4)。成事实是指敌方试图在对方还没有
足够时间反应,措手不及的情况下
采取的一种试图改变现状的战略尝
试。而探测是指敌方试图了解对方
威慑承诺底线的一种挑衅行为。日
本担心中国在东海的机会主义渐进
式扩张会带来以上两种挑战,并且
这些挑战都很难以阻止。
失恋的痛
动态威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担心那些为了阻止高端常规冲突
而设计的传统威慑力(deterrence
posture)不能应付这些新的挑战。
它的主要目标是弥补上面提到的既
成事实和探测这两种传统威慑力
难以对付的情况。威慑主要通过长
期持续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
信息收集,军事演习和以通过国际
辉光放电光谱仪合作或灾难救援形式开展的军事行
动展示出来的作战效率和敏捷性来
实现。
下阶段日美在反介入/区域
拒止环境中的防卫合作
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带来
了两种不同的安全担忧:反介入/
区域拒止和渐进式扩张。这些问题
需要以不同的能力组合来应对:高
端先进的常规军力部署针对第一种
担忧,持续稳定的情报,监视与侦
察(ISR)运作和海上巡逻针对第二
种担忧。从防卫规划角度看,第一
种措施可能需要具备能够从反介入
/区域封锁区域之外发射的远程打
击能力,或者增强固定基地网络的
恢复重组能力。而另一方面,对于
第二种措施,开支应该侧重于运行
和维护,而不是采购。因此,如何
将这些对抗措施“聪明”的结合在
一起将是下阶段日美防务合作中最
重要的挑战。
总的来说,设计这个“动态威
慑”是要以逐渐增多日本自卫队在
中国东海的活动来关闭“威慑窗口”。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日本的军事
存在将增强自卫队关闭这个“窗口”
的能力,更能通过共同部署自卫队
和美军,联合军演和联合情报监视
和侦察(ISR)活动来增强“动态日
美防务合作”。11介于高度敏捷的两
寄生参数栖作战队在冲绳的存在,中国军队
的决策者们在考虑实施在东海进行
“渐进式扩张”的时候不得不面对
将同美军交战的可能。这将使北京
的计划过程更加复杂,其“渐进”
的程度也会变缓,从而使日本的应
对变得相对容易。结合日本“动态”
的日常活动和美国的“静态”存在,
“动态威慑”将可能成为针对既成
事实和探测行为的强效威慑力。以
bind9这种方法,针对“机会主义渐进式
扩张”的结合式威慑将能有助于防
止危机的产生。
11 “动态日美防务合作”这一概念
是在2011年11月日美防长会谈中得
到双方认可的。见《日美防长会谈总
结》(日语),2011年10月25日,
jp/j/press/
youjin/2011/10/25_gaiyou.html,
(2012年4月2日访问)。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3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能力   日本   防卫   中国   防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