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办法

《禅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国宗教文化,特别是禅
文化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体有以下两方面:(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了解中国宗教的特殊性,对佛教禅文化有基本的认识,从而使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有恰当判断,加强学生对各种思想的辨别能力。约会荷花阅读答案
(二)帮助学生丰富对中国传统哲学、艺术、文学、宗教文化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哲学思维水平,提升人生修养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教学目的:通过对佛教基本情况的介绍,对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梳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宗教,什么是佛教,获得对中国宗教文化精神的宏观把握和整体了解。
主要内容:
佛教概况、中国佛教发展历程、中国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对宗教定义的理解,对佛教基本精神的把握。
难点在于对佛教中国化过程的认识,对禅宗地位的认识。
参考文献:
吕大吉:《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段德智:《宗教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
光纤起偏器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思考题:
1、什么是宗教?
2、佛教的基本教义?
3、为什么说禅宗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
第一节什么是佛教
1、佛教的创立
2、佛教的基本教义
第二节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
1、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2、禅宗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禅与禅宗
教学目的:
通过对禅、禅宗的基本理论的分析比较,对禅宗形成过程及思想主旨的介绍,使学生对禅宗特质有基
本的了解,能明确禅与禅宗的区别,获得对中国化的宗派——禅宗的整体认识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入理解。
主要内容:
禅的起源、禅宗的形成过程、禅宗的思想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在禅宗思想的形成,禅宗的思想主旨。
难点在区分禅与禅宗,禅宗的特。
参考文献: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道教法术
杨曾文校:《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思考题:
1、什么是禅、禅宗?
2、禅宗的特在哪里?
第一节什么是禅
1、禅与定
2、禅的翻译
第二节禅宗思想的形成
1、传说与历史
2、禅宗的形成——传法公案
3、《坛经》思想
第三节禅宗的发展与分流——一花五叶
1、一分为三
2、五家七宗
第三章禅与中国哲学精神
教学目的:
残酷的欲望通过对禅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交互影响的介绍,对禅与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比较,使学生对禅宗中国化过程、禅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把握中国哲学的主体精神和致思路向。
校花们主要内容:
禅与老庄哲学的渊源,魏晋玄学的形成与般若学的发展,禅宗在宋明理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禅宗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渗透性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禅宗与中国哲学精神的关系,对中国哲学精神的形成有哪些贡献。
难点在于禅宗与宋明理学的交互影响。
参考文献: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思考题:
1、六家七宗是指什么?
2、心学与禅学有什么联系?
第一节禅与道家、道教
1、以庄解禅
2、佛道之争
3、佛道融合
第二节禅与理学、心学
1、士大夫与禅学
2、理学与禅学
3、心学与禅学
4、士大夫逃禅与狂禅
第四章禅与中国艺术精神
教学目的:
通过对禅与中国艺术、文学、建筑等多方面的关系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艺术精神有感性了解和理性深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本质的把握,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兴趣,对禅文化的兴趣。
主要内容:
禅与中国山水画的形成,禅与中国画论、诗学理论的关系,禅宗精神如何升华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意象,激发文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关联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禅宗精神对中国画论、诗论、诗歌创作的影响。
难点在于如何把握禅的意境并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上。
参考文献:
季羡林:《禅与东方文化》,商务印书馆1996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钱钟书:《谈艺录》,商务印书馆201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2003
思考题:
1、禅宗的美学思想是什么?
2、禅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3、参禅与做诗的关联机制是什么?
第一节禅与山水画
1、禅与山水画论
2、山水画、文人画中的禅
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3、禅意画
第二节禅与诗
1、禅学与诗学、诗论
2、做诗与参禅
第三节禅与唐诗宋词
1、唐代诗人与禅
2、宋代诗人与禅
第四节禅与古代小说——红楼谈禅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4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禅宗   文化   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