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近代儒门“三圣”与佛学思想的互动影响

ntfs格式分区简析近代儒门 三圣 与
佛学思想的互动影响∗
刘泳斯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ʌ内容提要ɔ㊀马一浮㊁熊十力㊁梁漱溟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 三圣 ,佛学在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形成㊁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三人的思想对近代佛学的发展变革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㊂梁漱溟认为佛学理论虽好,但为贵族式的出世主义,不适合当今社会,故出佛入儒,这直接刺激了太虚㊁印顺提出 契理契机 的人间佛教来回应梁漱溟对佛教提出的理论质疑㊂熊十力‘新唯识论“反对个体轮回,提出众生同源说,引发与支那内学院的大辩论;吕澂用 性觉 与 性寂 来总结这场辩论;印顺认为熊十力近于 真常唯心系 ㊂可以说,近代佛教界在以熊十力为对手进行论战时,对中印佛学思想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与理论升华㊂20世纪20年代梁漱溟㊁熊十力两人的思想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马一浮的影响,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体会,儒佛汇通最为圆融,与传统佛教界关系最为密切,对今后儒佛关系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㊂
本体感受器ʌ关键词ɔ㊀马一浮㊀熊十力㊀梁漱溟㊀儒佛关系
石像生ʌ作㊀者ɔ㊀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讲师㊂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部佛学研究中心硕士㊁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㊂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㊁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专项资助项目 马一浮与佛学 课题阶段性成果㊂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对本文亦有贡献㊂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欧阳竟无㊁吕澂先生为代表的南京支那内学院唯识学,以太虚㊁印顺为代表的武昌佛学院人间佛教,是近代佛学两大重要思潮㊂马一浮(1883~1967)㊁熊十力(1885~1968)㊁梁漱溟(1893~1988)被后人誉为现代新儒家的 三圣 ,在中国近
代思想史㊁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㊂自宋明理学以来,儒学与佛学相互之间有着深入的影响与交融,儒门 三圣 与近代佛学思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㊂一㊀梁漱溟早年思想的重要变化
梁漱溟在‘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等文章中曾多次提到其早年思想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思想近于西洋功利主义思想,第二期转入古印度的出世思想,第三期再转而归落到中国儒家思想㊂第二期到第三期的转变,即相当于由佛入儒,时间发生在1920年前后,1921年出版的梁漱溟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就是基于以上思想转变的思考成果㊂当然这种对自己思想事后追忆的程式化总结与解读,未必完全符合历史,但其披露的一些细节却值得我们关注㊂
梁漱溟自叙1920年春,少年中国学会请他做关于宗教的演讲,在写演讲稿的时候,梁先生 思路窘涩,头脑紊乱 , 随手取‘明儒学案“翻阅之 ,默然有醒,遂放弃佛家的出世主义转向儒学㊂①梁漱溟关于其
由佛入儒的思想转变过程显得非常突兀,我们对此可以略作分析,1917年梁漱溟入职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与佛学,恰逢新文化运动高涨之时,整个学界风潮多对中国传统文化㊁东方文化批评甚多,梁漱溟自言感到压力甚大㊂少年中国学会组织关于宗教方面的演讲,则是积极参与当时刚刚兴起的非宗教运动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讨论,并非对宗教或东方文化抱有特别的好感,梁漱溟对此有很清醒的认识:少年中国学会讨论宗教问题 却并不是喜欢人研究宗教,是喜欢人研究问题 ②㊂这样就无怪乎梁漱溟写讲演稿写得十
分辛苦了㊂造成梁漱溟当时 思路窘涩,头脑紊乱 更深层的背景十分复杂㊂1918年11月1
61简析近代儒门 三圣 与佛学思想的互动影响①
②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2版,第699页㊂梁漱溟:‘宗教问题讲演“,‘梁漱溟全集“第四卷,第629页㊂
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湖,轰动一时,关于此事的许多评论都涉及新旧文化问题,梁漱溟在‘新青年“上还就此事与陈独秀(陈仲甫)㊁胡适等有过论辩㊂早在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与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就开启了关于东西文化问题的论战,这场论战持续了十
余年的时间㊂一般而言,梁漱溟与‘东方杂志“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他的成名作‘究元决疑论“便初刊于1916年的‘东方杂志“㊂杜亚泉等人在‘东方杂志“上提倡东西方文化调和论,杜亚泉将东方文明视为静的文明,西方文明视为动的文明,这种理解方式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㊂甚至他在‘新青年“上的论敌,如李大钊等,都采取了这一叙述方式㊂杜亚泉在理解人类文明上,进一步提出了经济/道德的二元命题, 文明之定义,本为生活之总称,即合社会之经济状态与道德状态而言之 ㊂ 吾人之天职,在实现吾人之理想生活,及以科学的手段,实现吾人经济之目的㊂以力行的精神,实现吾人理性的道德㊂ ①杜亚泉将科学视为发展经济之手段,这样就在以‘新青年“等以进化论为科学基础的人类文明演进范式之外,提出了一个新的论述范式,强调了东方传统文化对于构建人类文明之中不可或缺的良好 道德状态 具有重要作用,为东方文明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㊂这对梁漱溟日后对中㊁西㊁印文明特征的判定,对以道德代替宗教观点的提出都有直接的启发㊂
虽然梁漱溟多次强调其在为少年中国学会撰写‘宗教问题讲演“时已经由佛入儒,但就其1921年2月15日在‘少年中国“上发表的前半部讲稿来看,他对佛教还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的,1923年‘漱溟卅前文录“出版时,对此曾加按语予以说明: 按此文为民国九年(1920)作,其后曾以实吾‘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并足成后半宗教是否可能之解答㊂顾两年来颇悟昔日所云之未是,对于佛教之动机(即宗教之真必要所在)方在怀疑研究中,一时尚不敢有所论列,特用声明㊂十二年(1923)七月漱溟记㊂ ②可见,到1923年梁漱溟已经明确否定其在1921年初发表的‘宗教问题讲演“(未完稿)中对佛教的全面肯定,并将‘东西文化
及其哲学“视为‘宗教问题讲演“半部讲稿的 后半 续作㊂1921年秋,梁漱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篇末‘自序“云: 我从二十岁以后,思想折入佛家一路, 261中国佛学(总第三十五期)
①②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4卷4号,1917年4月㊂见许纪霖㊁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46㊁350页㊂
‘梁漱溟全集“第四卷,第643页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想   宗教   佛学   文化   提出   问题   研究   哲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