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服装初探

◎佛教社会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服装初探
石小英
内容摘要: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服装较之印度僧装发生了变化,不但有常服和法衣之别,而且服、衣料、款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僧尼服装 变化
无水乙腈作者简介:石小英,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
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后,随着信众体不断扩大,以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使得僧尼的服装与印度僧装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有法衣和常服之分,而且在服、衣料、款式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僧尼服装,蔡伟堂、卢秀文先生在《敦煌供养僧服考论(一)———僧装的类型变化》中有所涉及;项一峰在《六世纪中国僧装像之研究———兼说麦积山石窟造像》亦有论及。本文在此基础上,不揣谫陋,对这一时期僧尼的服装作一系统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僧尼服装之法衣、常服
(一)法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的法衣包括百衲衣、三衣、五衣、袈裟
1 百衲衣
百衲衣,亦称粪扫衣。泛指俗家人丢弃在垃圾堆或墓地等处废弃不用的衣服和各种破旧布片,被僧尼捡来后加以洗涤、修补,缝制成的干净僧衣,通常为游僧所穿。游僧云游四海,食百家饭,服百家衣,故其衣称为“百衲衣”。魏晋南北朝时期,游僧是佛教兴盛的幕后功臣,对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衣装百衲衣很常见。如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卷六《义解·释慧持传》中有载:“持形长八尺,风神
气泡式水位计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17ZDA233)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服装初探
俊爽,常蹑革履,纳衣半胫”①。同书卷三《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传》载,僧智严“纳衣宴坐,蔬食永
月朗星稀夜岁”。②同书卷六《晋庐山释慧永传》载,僧慧永“衲衣草屣,执杖提钵”③。同书卷十《梁京师释保志传》载:“沙门宝亮欲以衲衣”给僧保志,“志忽来引衲而去”④。但是,这种服装并没有流传多长时间。随着佛教的兴盛,僧尼队伍的庞大,以及僧侣地位的提高,游僧转变为地方寺庙的僧人,而逐渐消失,代之以三衣、五衣。
2 三衣
随着僧团数量的逐渐增多,单靠捡来的破旧布片缝制而成的衣着已经不能满足僧团的需求,佛制开始允许僧伽接受在家居士的供养,其中包括衣物等,而信徒众多,故常常有供养的衣物堆积起来,无处放置的情况发生。故佛陀制定有关僧伽蓄衣的戒律,其中《十诵律》中对此有记载“既到会值冬节,八夜寒风破竹,佛时着一割截衣,初夜空地经行。初夜过中夜来,佛身寒, 阿难持第二割截衣来,阿难即取衣授佛,佛取衣着,中夜空地经行。中夜过后夜来,佛身寒, 阿难持第三割截衣来,阿难即授衣,佛取衣着空地经行。佛思惟,诸比丘尔所衣足,是夜过已。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 诸比丘,从今听三衣,不应少,不应多,若少畜得突吉罗罪,若多畜得尼萨耆波逸提罪⑤。”由此可见释迦亲自于寒夜试穿衣物,得出用三件“割截衣”便能安然度夜的结论,故规定僧人蓄三衣足矣,不能多亦不能少。至此,三衣制初形成。
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僧伽梨,意译为大衣、重衣、杂碎衣,以九条至二十五条布缝
制而成,从布的条数,亦称“九条”或“九品大衣”。为僧尼出入城镇、进入王宫和集会时所穿的衣服;郁多罗僧,意译为上衣、中介衣,以七条布缝合而成,亦称七条衣。是僧尼礼佛、忏悔、布萨(即诵戒)、做早晚课,诵经闻法及用餐时所披的上衣,在三衣中最常用,故因此得名“入众衣”;安陀会,意译为五条衣、内衣,用五条布料缝合而成,亦称五条衣。为日常作业和就寝时所穿的衣服。《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中说:“谓一类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但持三衣一钵,余无所有。”《摩诃僧癨律》卷八中说:“出家离第一乐,而随所住处,常三衣俱,持钵乞食,譬如鸟之两翼,恒与身俱。”魏晋南北朝时期,依据史料记载,僧尼亦穿三衣。《大宋僧史略》卷上:“汉魏之世,出家者多着赤布僧伽梨。”⑥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昙光传》载:“宋明帝于湘宫设会,闻光唱导,帝称善,即?赐三衣瓶钵。”⑦《续高
①②③④⑤
⑦[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9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8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32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95页。[后秦]弗若多罗,罗什译:《十诵律》卷六十一,《大正藏》第2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
公司,1983年,第195页上。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服章法式,印顺法师认为其说应据《弘明集》,见印顺《戒律学论集》,第四篇《僧制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30页。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14页。
僧传》卷八《法上传》载:僧法上“衣服率素纳补为宗,五条癨支由以布。”①梁释宝唱《比丘尼传》载,建贤寺安令首尼受尼戒时“澄以石勒所遗剪花纳七条衣及象鼻澡罐与之”。②表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衣”在当时已经是中土认可的僧人衣着。
3 五衣
最初佛陀针对出家二众只制定了“三衣”作为法衣,但由于“三衣”起不到完全遮盖肩部和胸部的作用,无论比丘或比丘尼都因此受到耻笑。故在三衣的基础上,增加了僧癨支和厥修罗。《五分律》:“有诸比丘,不着僧癨支入聚落,露现胸臆,诸女人见笑弄。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入聚落应着僧癨支,犯者突吉罗。”《四分律》:“时六比丘尼,不着僧癨支入村,露胸、腋、乳、腰带,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比丘尼言,汝所为非。……若比丘尼不着僧癨支
入村者,波逸提。”
僧癨支、厥修罗和三衣合称为五衣。僧癨支,意译为“掖腋衣”。是一种袒右肩、覆左肩、掩两腋的长方形衣片。《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僧却崎(原注:‘唐言掩腋,旧曰僧癨支,讹也’),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穿时先覆左肩,从左肩颈围绕至右腋下,再绕回到左腋下,为内着衣,穿在三衣的里面。衣领大多为为斜领,自左肩向右腋下,但也有交领者。魏晋时期僧癨支衣领多为斜领,北魏以后二者兼有,以交领为主。莫高窟北凉第268窟西壁龛下供养僧人,内着斜领僧癨支,外披覆肩袒右式袈裟。北凉迄元,佛、弟子、僧人、供养僧人着此衣者为数众多。云冈18窟东壁的弟子像中,有一位提瓶尼僧像,该尼僧上着僧癨支,下身着裙,袈裟上搭左肩并半披于右肩肩头后下垂。麦积山北魏第133窟万佛洞西崖中部佛弟子阿南,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
厥修罗,旧译“涅?僧”“泥洹僧”(梵语kusula)、“?衣”,是以长方形布片缝起两边,腰间系一纽带而成的筒形裙,为尼师所专用。《释名》卷三《释衣服第十六》云:“裙:下也,连接裾幅也。”《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道:“梵云俱苏洛迦,译为 衣。以其两头缝合,形如小 也。长四肘,宽二肘。上可盖脐,下至踝上四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有着厥修罗者。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供养僧人,或服曳地白裙,或着至踝上四指黑裙。
4 袈裟
袈裟,本名“迦沙曳”,简称“迦沙”,原译作“?挲”东晋葛洪作《字苑》,改从衣作袈裟,成为佛制“三衣”的代名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袈裟是为僧人的主要服装之一。《高僧传》卷四《晋东莞竺僧度传》载其答杨苕华书云:“且披袈裟,振锡
①②[唐]释道宣撰;郭绍林点校:《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
485页。
[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卷一,影印本,第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服装初探
据《大唐西域记》与《南海寄归内法传》描述
僧抵支推定图(
采自费涿《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 云岗第18窟尼僧像(采自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133窟阿难像(采自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国石
窟·麦积山石窟》)
杖,饮清流,咏波若,虽公王之服,八珍之
转基因鸡,铿锵之声,
晔之,不与易也。”①同书卷四《晋淮阳支孝龙传》载,僧孝龙“淮阳人,……陈留阮瞻、颍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
罗’。”②同书卷十《晋洛阳磐 山犍陀勒传》云:“执袈裟角。”③《宋高昌释法朗传》中
提到,僧慧远遗一袈裟于僧法进④。《
法苑珠林》载:“福远寺有僧钦尼,精勤得道。欣然愿见,未及得往,属意甚至。尝斋于他家,夜三更中,忽见一尼,容仪端严,著赭布袈
裟。”⑤《比丘尼传》卷四载,尼净秀“又尝七日供养、礼忏讫胡跪,摄心注想,即见二梵僧,举手共语,一称弥稪罗,—称毗?罗。所著袈裟,如熟桑葚。秀即以泥染衣,令
如所见”
⑥;《比丘尼传》卷一载,尼道容“帝敕瘗其衣钵,故寺边有冢云云”;尼道仪“弃舍俗累,披著法衣”。《比丘尼传》卷三载,尼法缘“返已出家,披著法服”
秩序边缘
⑦。云冈石窟北魏第6窟东壁上层中央,龛右侧弟子像,袈裟覆肩。敦煌莫高窟第268窟、第275窟供养僧人穿右袒式袈裟。敦煌莫高窟290窟供养僧人披红袈裟,下着黑裙。1978年3月,河北槁城县北贾固村出土了一批北齐造像,其中有河清元年弥勒坐像一躯,据考古人员描述,“坐像下须弥座两侧有两个圆孔,安插两尊身着缁衣袈裟,双手作合十形象的尼僧石雕像”。另有皇建二年建忠寺尼僧员空造思惟像,其中两个供养尼僧“分别彩绘褐
和似墨袈裟”。
⑧莫!窟窟前"理发掘中,发现“供养比丘尼。残高10 5厘米,光头,①
⑤⑥⑦⑧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74页。同上,第149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69页。同上,第387页。[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778页[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卷四,影印版,第3页。
[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卷三《东莞曾成法缘尼传》,影印版,第2页。
转引石少欣:《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19页。
袒右肩,着红袈裟,衣纹较密,作弧形下垂;左肩披蓝绿偏衫,右手贴在左胸上,左手持莲花捧于胸前。腹部以下残破,仅存双足,着乌靴。身前榜书!
曰4厘米,题名为
“师法智。(太和十一年)”
①。造像衣纹细密贴体是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核心特点,文中比丘尼的穿着特征,集中体现了此时僧尼服装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神意太极拳敦煌莫高窟第290窟 北周 供养僧人像
(采自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常服
1 僧帽
“僧帽”是指僧人所用之帽子。又称头袖、头巾、禅巾、菩萨巾,为汉地僧伽增制的常服类服饰配件。佛陀时代虽听有头冷或头痛时的护头之物,并不能称之为帽。《四分律》卷四十记载,佛陀听许比丘天寒头部寒冷头痛时,以毳或劫贝作裹头。除此之外,禁止比丘裹头。佛教传入中国后,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这种护头之物日趋成为僧人服装之配件,称为僧帽。《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中说:“不得着帽为佛作礼。”从史料记载看,僧帽初见始于南朝刘宋时期,时僧邵硕、慧益皆冠布帽。《高僧
传》卷十《宋岷山通云寺邵硕传》称,僧邵硕“著布帽”。
②同书卷十二《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载,僧慧益“乃手自执烛以然帽”
③。尔后,南朝萧齐僧宝志亦冠之,帽自此遂广用于禅林,故后世称之为志公帽。《南史·隐逸传·释
宝志》:“虽剃须发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志公”。关于志公帽,《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头巾”条下
③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第54—55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89页。同上书,第453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僧人   袈裟   供养   服装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