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密的实践哲学

高放废液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
華嚴宗密的實踐哲學
許智香
一、前言
身處俗世社會的忙碌眾生,往往認為宗教是屬於出世、消極和不活動的。事實上,佛教哲學不同於西洋宗教較著重邏輯推動,欲從知識理論上來驗證上帝的存在,反之,從佛陀本人說法開始,就對純粹抽象的思想不甚推崇,除非是與宗教實踐有關1。從這點說來,佛教哲學自始就是一種實踐性的宗教思想,其從宇宙萬物的生活和生命中汲取意義。經驗先於理論,解脫為要。當然,我們知道佛經中有浩瀚無窮的知識,其對哲學問題的討論有系統性的思辯,但是仍需以修道為終極目標。
宗密曾就中國傳統哲學中「自然」和「天命」兩大概念提出批判,認為其缺乏個人獨立自主的動力,容
易陷於「宿命論」的窠臼中-如果一切都是自然變化而生,不靠因緣,那麼成神仙就可以不靠丹藥,致太平不需賢人了,仁義之道不用教習;那何需任何努力呢?2宗密說佛教哲學中比「自然」和「天命」說法高明的地方就是其有因果之論。他說:「無明為因,生一切染;悟修為因,生一切淨。故無明如夢中人,醒不可得。修證無別,如覺之異,皆是無常。」3「悟修為因,生一切淨」,只有從因著手,才能得果。其中悟是指哲學思維,修則著重宗教實踐。只有兩者雙管齊下,才能達成宗教解脫。                                                  1佛陀本人在回答某些抽象而無實踐意義的問題時,曾以無言的沈默或否定為答。《俱舍論》卷十九第十七節即有所記載。
2宗密云:「彼立教云:一切自然而生,自然而得,不因修習。若如此者則自然神仙,而承彼教之徒,何必燒鍊還丹,採種靈藥,吐納津氣,服食蔘苓等耶?」。又云:「自然太平,何必立君臣、設風政而治之耶?自然仁義,何必詩、書、禮、樂教習耶?故云:何必立此教為軌則乎?」(《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九之下,頁四一七b。)
3同上,頁三五二d-三五三a。
因果論的提出,使得人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無所遁逃。因為,「因」的發動,不是靠無以名之的力量或其他生命,而是來自我們自身,不論是善或惡的力量。因此,「果」的回報,也將應驗在我們自身。這樣的論點同時符合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自然法則。在此理解下,悟道修行才有了意義和價值。
本文將就宗密的實踐哲學提出一些簡要說明和評述。主要是以修行為主體,說明「理」/「行」,「頓悟」/「漸修」的關係,以及十重實踐的方法等重要概念。
二、「理」、「行」關係
西哲蘇格拉底曾提出「知即德」(knowledge is virtue)的名言,認為知識等同於德行,人只要是知道明瞭了,就一定能夠行善。這是以「理」為基礎的道德觀。西方科學文明的發達,確實彰顯了「理性」的可能性和成就,但卻在內在心靈和倫理道德的探求和完成上遇到挫折。事實上,在西方文明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學者做更周延的解釋和補充,例如,教育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udcation)中不僅想在知識哲學上調和唯心和唯物主義,而且在道德理論上化解「理」和「行」的對立,認為心理和生理的活動是一種連續、適應的交互作用,道德應由日常生活情境的經驗建構所展現。這種不分內在與外在,心理與物質,而直接由生活經驗體現的哲學算是為二元論出一出路。
而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行」重於「理」,這是因為中國哲學將仁義道德擺在首位,且重視社會人倫關係的次序安排和遵守。以孔子來說,君子是教育的目標,而如何成為君子,則首在修養心性和禮節。中國人受限於人倫關係的維護下,造成了「禮多人不怪」的形式化缺失,使人心口不一了。同樣地,中國哲學的發展中,也有欲求調和的思想家,例如王陽明先生就提出「知行合一」的說法,強調「致良知」和「即知即行」的重要。不過,相較於西方哲學,還是較偏重道德倫理的部分,在實踐上也遇到困境。
華嚴宗是集大成的思想,本身成為具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哲學組織體
核糖核酸酶
(organism),展現本體和現象構成一個整體,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均展現和諧圓融的同一性和互賴性,從宗密對「理「(知)和「行」關係的闡釋中即可得到驗證。他解釋道:「此之本源是禪理,忘情契之是禪行,此云理行。」又說:「頓
漸相關,理行相參。遞相解縛,自然心無所住。悟修之道既備,解行於是圓通。」4
禪理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和道理,而與之相投合的展現就是禪行;兩者無分先後、大小,同等重要。只有理、行相參才能得到心無所住,只有悟和修同時具備,才能無行圓通,缺一不可。
從各種思想來說,可知綜合的系統化是發展的趨勢,但何者為優,何者為劣呢?又何者具有實踐性呢?沒錯,中庸之道是討好對立雙方的辦法,但是追求真理才是我們應貫徹的目標。不同的綜合性思想其實在實質內容和方法上都很大差異,而這正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
三、頓/漸之別
在南北朝時,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就展開過一次「頓悟」和「漸悟」的爭論。由竺道生首倡「頓悟成佛」,其他學者紛紛討論。到了唐代,討論的深度和範圍超出
前者,更達高潮5
。宗密躬逢其會,對之有言簡意駭的描述:「諸經論及諸禪門,
或云:先因漸修功成,豁然頓悟。或云:先因頓悟,方可漸修。或云:頓修故漸悟;
或云:悟修皆漸。或云皆頓。或云:法無頓漸,頓漸在機。6
」可知除了平常所熟
知的頓悟和漸悟外,還有其他的立場;由頓/漸和悟/修構成交叉的相互關係。宗密本身兼禪教兩家之長,在此一題目上有豐富而獨到的見解,下面將加以說明,以
4
《禪源諸詮集都序》,頁十三,頁二五四。
5
參閱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頁四四七-四五○,四六六-四八四。唐代的頓漸之爭,參閱印順《中國禪宗史》,頁三○一-三一七。
嘉兴秀州中学6
荧光寿命测试《禪源諸詮集都序》,頁七八。
了解宗密的立場及所持的理由。
(一)漸修頓悟
宗密在《圓覺經大疏鈔》中提到:「初言漸修頓悟者,此有二意:一者即前解悟之漸修,修極故證;二則從初便漸,如者聲聞因四十年漸,前修三乘教行。故靈
山會中,聞《法華經》,疑網頓斷,心安如海,受記成佛。」7
其中對漸修頓悟有
二層論述,一為解釋漸修到了極致,自然可以豁然開朗,證悟得道,這是佛教傳統的修道理論,二為用佛教史實說明漸修頓悟的典型。按照小乘佛教(即聲聞)的說法,佛陀四十年的傳教生活,就是漸修的過程。此外,三乘佛法中的「羅漢四果」、《般若經》內的「六波羅密」、《華嚴經》的「菩薩十地」亦是。
宗密進一步說明漸修頓悟的過程:「如人伐木,千斧萬斧漸研,倒即一樹頓倒。
又如從邊遠於京都,數月步步漸行;入大城門之日,一時頓到。」8
這些譬喻說明
修道是經過日積月累,耳濡目染的過程,是長期奮鬥的結果(「漸階成聖」)。(二)頓修漸悟工业机器人装配
广州视窗
此仍指一個人一旦懂得頓教的道理,馬上發大心,樂意立誓斷絕種種牽掛,去除煩惱,這些都是立即付諸實現的行動,即為「頓修」,但要達到悟的境界,還需一步步地進修。所以是「故漸悟者,謂雖聞圓教、信圓教,而根性遲鈍,不得頓悟。雖不得頓悟,而樂欲情殷,深宗頓理,頓發大心,頓絕者緣,頓伏煩惱。由此加行,漸漸得悟。」
9
宗密用「磨鏡」和「學射」巧妙地說明頓修漸悟的實踐方式,雖是一開始就看
7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頁二八○b-c。
8
同上,頁二八○c。
9
同上。
清目標,但限於資質有限,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緩進的程序,才能達到宗教證悟的目的-「如人磨鏡,一時遍磨一面終,不從一分一寸致功。塵埃則微微而盡,明相漸漸而著。又如學射,初把弓失便注意在的。終不故作親疏節級。然千百日射億萬箭,方漸漸親近,乃至百發百中。」10
(三)頓修頓悟
這是荷澤神會一派的禪學,亦即澄觀所說的心學。悟、修瞬間一體同得。宗密以「斬染綟絲」來形容這種禪法:「初標頓悟頓修,以斬染綟絲為喻者,斬如頓悟。頓悟煩惱本無,即名為斷。如一綟之絲,不勝一劍而頓斷故。染如頓修,頓稱性上恆沙功德,念念無聞。而修如染一綟之絲,千萬,一時成。故清涼大師《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成道,無一國而非佛國。」11這是只有具上上勝根者可得的「頓門」。
(四)漸修漸悟
宗密在《圓覺經大疏》以漸登高台來比喻這種「悟修皆漸」的學說12,又在《圓覺經大疏鈔》中提出
勤拂鏡塵之說13,相當雷同於《六祖壇經》中神秀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14這是較保守的主張。
至於宗密本身的主張,並不盲目服膺任何一家。他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清楚地表示:這些漸頓之爭,都是限制於「今生而論」。如果遠推到前世,則只有頓                                                10
同上。  11
同上,頁三八○d。「一綟之絲」的譬喻,出於神會。參閱《神會和尚遺集》,頁四十六。
12「如登九層之台,足履漸高,所鑒漸遠。」(《圓覺經大疏》,頁一一九c)。
13「謂信本性圓滿,而猶計有業惑障覆,故勤拂鏡塵,漸悟心性,有注所引喻也。足履喻修行,所鑒喻證悟也。」(《圓覺經大疏釋義鈔》,頁二八○d)。
14《大藏經》卷四十八,頁三三七c。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4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哲學   實踐   宗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