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研究概述

                      语境研究概述
                  An overview of context study
1 语境是什么?what is context?
学生道歉拖后腿a新华字典对语境的定义:
语境即语言环境,即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实际环境。包括
交际的具体场合(时间、地点、参与者等)、语言的上下文和社
会文化背景等.
bMartin&Ringham的《符号学词典》对语境的定义:
安泽秀  语境一词在特定的所指单位之前的或伴随单位的语篇,语义赖之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的语境,可以是清晰的、隐蔽的,或情景的。如作政治演讲时,清晰语境可以是说话人作为立论依据的各种文件,隐蔽语境可以是导致作此演讲的事件或理由,而情景语境当指作演讲时的种种环境的组合,它们对所产生的语义有影响。
c但上述定义并不能使各派学者都满意,他们纷纷提出对语境概念的新认识。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朱放成认为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在具体情景下,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
d Sperber&wilson突破传统语境概念,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理解.”这一语境观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该语境观的实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认知语境。
e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又出现了动态语境概念.Thomas认为语境是活的,不是一些固定不变的知识或情景因素摆在交际的时空里制约人们的意义传达.传统的静态语境观与动态语境观区别的实质也就是对语境进行历时或共时研究的区别.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动态的研究语境更能揭示其真面目。
2国外语境研究的演变
  语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如逻辑学、哲学、语言学、语用学等。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
逻辑学家Aristotle就曾在《工具论》中提到词语的意义依赖于其出现的不同语境这一问题,不过他当时并没有把语境这一概念特意提出来加以论述。
  美国哲学家Peirce(1934)曾首先提出了指示符号(indexical signs)的概念并强调,它们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便无法确定其所指。Peirce的指示符号,实际上包括目前语用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指示语(deictics或indexicals或deixis)。
  从现代国外语境研究看,波兰人类学家Malinowski(1930)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
  英国语言学家Firth(1951)发展了Malinowski(1930)的观点,提出了语境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1975a; 1975b)也在语境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他提出了“语域”(register)这一概念。语域反映的就是语境。他把语域分成三部分:话语的范围(field)、方式(mode)和风格(tenor)。这三部分综合起来相当于语境。
  英国语言学家Lyons(1977: 574)认为,语境是一个理论概念,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是语言学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他认为,要正确判断话语是否适合具体情境,说话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便是语境的具体体现。
  八十年代后的语境研究:与语用学的发展紧密相连,最具代表性的是Verschueren(1999)的《话说语用学》.应该说,在这个时期,Verschueren(1999)关于语境的讨论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作者指出和克服了传统语境研究的不足,强调了交际者在言语交际中的能动作
用。他强调参与者不仅能够能动地适应语境,根据语境选择适合的语言,同时也可以根据交际意图有目的地建构语境和操纵语境。Verschueren(199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不仅
三项制度改革
看到物质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而且注意到社会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同时,Verschueren还注意到交际主体能够对自己建构的心理语境进行操纵,从而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强调。所以说,Verschueren对语境的论述是比较全面合理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 语境的性质
A 现实性.任何一次语用交际都是在相应的语境之中进行的,不存在脱离语境的语用交际.语境的这种与言语行为共生的现象,反映了它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这种客观现实性,以语言外
的诸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社会、时代等表现最为明显。韩礼德在《语篇与语境》一书中认为,语境总是先于语篇(即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话语)而存在的,王德春认为言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变体,都是看到了语境的这种客观现实
性。即使是与话语实体相关的上下文语境,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性质。
B整体性。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语用要素,语境本身是一个整体,内部包含了众多的子因素,这些子因素并不是平面的罗列和杂乱的堆砌,而是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不同的因素和结构所起的作用往往并不相同.但要看到,在具体的语用交际中,语境功能的发挥通常是以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说明,在具体的语用中,语境的功能是以整体的状态呈现出来的。
C 动态性.语言外的各种语境因素既是在语用交际之前既定的客观存在,又是随时处于变动不定的状态的。时间是流动的,空间是变换的,场景也是可以更易的。所以,言语的语境也是动态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动态化语境因素,使每一个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都带有自身的独特个性。从宏观上看,在不同的交际过程中发生影响的语境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交际的深入语境也在不停地变化,交际过程也就是语境的动态过程。在话语的表达过程中,发话者不仅遵循一定的原则,使自己的言语交际符合相应的语境要素,而且还会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
言手段为下一步的言语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言语环境,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例如:——-Hi, class! What class are going to have?
-—-Hi, Mr。 …. We are going to a reading class。 Professor Li will give us a quiz in the class.
--—Good.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quiz after the class。
gapdh-—-OK。 I’ll do。 Goodbye。
—--Goodbye。
D 差异性。语境的差异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境本身对语用交际的影响有差异,不同的语境因素在具体的语用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等值的。语境差异性的另一含义是:语用交际是双向的活动,有表达的主体,也有接受的主体.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语境作为不可或缺的伴随因素同时对语用双方产生影响.
E 规律性。同语言的其他因素一样,语境在语用中的作用和功能
也是有规律的.从其内部来看,它的构成、结构应该有规律,众多语境因素如何影响语用交际也应有律可循。从其与语用主体、话语实体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不是杂乱无章,完全没有规律的。对一次具体的交际活动固然可以分析语境因素如何起作用,并从中寻到相应的规则,而宏观上对语境进行多侧面的研究,从
中抽象出种种规律,亦应成为语境研究中的题中应有之
义.
4语境的作用。
A语境的制约功能。语言的交流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总得以一定的语言环境作为依靠。这种依赖性表现为语言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制约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指语境对语言生成和理解所起的限制作用,是对说写者使用语言的制约。在一定的语境里,人们不是任意说话的,相反他们要选择语境所要求的语码、言语行为、话语特征和方式、文体风格、礼貌程度等。语境的制约不仅表现在语用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语义方面,词语的语义也常常也受到语境来制约。
61850 mms
B语境的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说明。一定的言语单位,只有依靠相应的语境才能得到解释.语境的解释功能是针对读者、听话人和语言分析者而言的,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它可以对语音、句法、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语境的解释功能最明显的表现在排除歧义、消除含糊、确定所指、完善省略意义、赋予言外之意、产生相反意义、产生语境歧义、引发联想意义、取舍语义等等。(1)He sent me a box of biscuit yesterday.
(2)She gave him a box on the ear.
两句中的box是同音异义词.在例(1)中与biscuit搭配,二者相互制约,排除了其它意思,从而确定了该词的语义只能是“盒、箱”。在例(2)中与ear搭配,只能取“一拳、一巴掌”的意思。
C语境的生成功能
  生成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指语境可以生成会话含义。我们知道,一个句子有字面意义,
即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简单相加,也可以称之为规约意义。但是,句子一旦进入了语境,语句的规约意义就表现出了它的丰富的话语意义,即交际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一般表现为言在此而意在彼,我们称之为会话含义,它是表述语用主体真正的意旨所在.例如:He is a good student.
D语境的填补功能
劳思光  交际中利用上下文发生的合理的省略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而且并不影响表达,反而使表达言简意赅。这种现象主要是语境对这样的缺省的填补功能所致.张志公先生曾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孤立地说‘我是牛皮的’这句话令人不解,而且滑稽可笑,是个病句,如果放在一个语言环境里,甲指着乙对丙说:‘你看我俩的鞋很相象,但不一样,他是羊皮的,我是牛皮的.'这句话就通了,不发生疑问,也不觉得可笑,只觉得简洁。”张先生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语境对这缺省的填补功能。
E语境的预测功能
  语境的预测功能可以从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来考察。就表达主体而言,要根据语境
预测来决定言语表达形式和方法。如领导者作报告能根据听众的表情预测他们关心的问题,使报告的内容有的放矢;教师讲课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预测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确定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接受主体来说,可以凭借语境预测表达主体的真正意旨,当听到“虽然”的时候,便知道讲话者的下文是“但是”,当听到“原本”、“本来"的时候,就知道结果正好相反。对于学习者,预测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2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境   交际   语言   语用   意义   功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