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 *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7期
        摘 要: 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中的衔接》(1976)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由于韩礼德理论对衔接现象的强大解释力,它的权威性受到广泛的承认,并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即对这一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探讨。
甲氨基阿维菌素        关键词: 韩礼德 哈桑 衔接理论 研究现状灰度图
       
吕品晶
        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中的衔接》(The Cohesion of English)(1976)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他们把“衔接”界定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1976:4)。“当语篇中的某一语言成分的意义需要依赖另一语言成分时,便产生了衔接关系”(Halliday & Hasan,1976:4)。同时,他们对英语中的衔接作了详细的划分。由于韩礼德理论对衔接现象的强大解释力,它的权威性受到广泛的承认,并在国内外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衔接理论简介
        (一)相关术语
        1.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与衔接理论密切相关的重要术语。
        语篇和语篇组织。韩礼德和哈桑将语篇定义为自然状态下所说出的或写出的、长短不限的、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长可以是长篇小说,短可以是一个单词。它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而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严格地说,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大小高低的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属于语义单位的语篇由属于语法单位的句子或小句体现。而语篇组织是语篇的特性,对语篇的理解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它把语篇和非语篇区分开来。语篇组织的唯一来源就是句间的衔接纽带(cohesive ties)。
中医美容学
无人直升机双螺旋ct        2.衔接和连贯。“衔接是呈现在语篇内部的连接,连贯则是读者根据语篇外的背景知识而形成的外部连接”(Renkema,2004)。因此,“连贯概念不是存在于语言之中的,而是存在于人之中的”(Yule,1985)。换句话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转引自全英爱,2007: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9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篇   衔接   理论   单位   语言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