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析——以湖北房县为例

43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析
岛国文化
以湖北房县为例
光子学报纪德诚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
武汉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房县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
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然而,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有待延伸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需进一步调整财政投向和惠农惠企补贴方式,优化食用菌产业的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服务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化;财税政策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国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东菇西移和南菇北进的特点,发展态势日益向好。目前,全国有500多个县食用菌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有100多个县实现产值过亿,全产业链从业人口逾2000万。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已经成为带领农村实现产业脱贫的良好示范。
湖北省房县位于北纬32度线附近,地处南北交替气候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8%,全年日平均气温
10到
15
。房县作为秦巴山区欠发达县,因受地理资源和区
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9年,房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1109元。房县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增收问题,把发展以食用菌等特农业作为主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房县香菇和房县黑木耳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财税扶持政策效果较为显著。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增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各项配套政策在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产业链条拓展等方面协同发力,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房县食用菌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龙岩学院学报
1.科技体系不够健全,技术服务有待提升
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菌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食用菌产品质量、产量的高低,国内食用菌种植大县都十分重视学科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房县是传统食用菌种植大县,香菇、木耳曾经享誉海内外,却没有食用菌科技机构,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服务人才出现断层,技术服务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尽管房县本地的菌种经销商较多,达100多家,但
受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难以实现,也没有遵循先行试验,后续示范,再进一步推广的原则,菌种生产存在着盲目引种,多代生产,导致菌种品质不一,侵害菌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生产量和质量都受到较大影响。房县农户居住分散,专业素质偏低,技术培训难度大,科技入户率不高,农户大部分习惯按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生产效益低。
2.发展规模偏小,标准化程度偏低
实现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是必然趋势。为彻底打破传统生产方式对产业发展的制约,房县从抓标准化园区建设入手,以打造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园区化发展,引导农户入园经营为突破口,鼓励企业与农户联合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程落实质量标准,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房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仅仅停留在菌棒生产环节,标准化园区建设缓慢、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现状,园区化生产尚处于示范阶段,在生产中仍然以传统的庭院式分户栽培模式为主,
10万袋以上的种植大户很少,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还占主导地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相比其他地方食用菌生产种植企业,产业技术落后很多,与房县食用菌大县的品牌不匹配。
b53核弹3.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
房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但总体上以销售鲜品和干品等原材料为主,产业收益相对较低。从流通体系上看,由于缺乏专业的食用菌交易市场,主要靠农户、食用菌个体经营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农贸市场、商超等线下市场主体和网销平台等销售终端,最后产品卖给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通成本、影响了整个品牌价值。
从产品深加工上看,房县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对食用菌产品深度加工尚未起步。高附加值的即食食品、调味产品、饮料产品、保健产品、药品等深加工系列产品没有跟上。即使出口产品也是简单分级后以
44
大包装出口,没有进行系列化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从价值链高端上看,食用菌富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核苷酸、抗生素、矿物质等有益物质,由于产品研发不够,导致整个产业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4.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房县财政投入在改善食用菌生产条件,增强食用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房县财力有限,财政用于食用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明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用菌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导致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农民的种植销售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和经验,销售则主要依靠村内个体的内外联络。企业的经营存在封闭信息问题,依靠自我发展,
导致产品趋同,优特产品少。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及协调,食用菌行业仍处于自由竞争和自产自销的发展阶段,与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差距。
三、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戴玉庆1.加大财政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投入,推进食用菌现代化生产
强化人才支持与培养,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便利,抢抓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机遇,采取专项科技人才补贴方式,解决食用菌等产业发展中的人才资金瓶颈问题。加大科技协作经费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食用菌科研机构联系合作。在菌种研发、技术推广、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借助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出效益。加大食用菌设备研发和改造升级投入,提升食用菌加工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水平。加大食用菌产业职工技术培训投入,设立引导资金,引导和鼓励食用菌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鼓励开发新品种,加大食用菌新品种支持力度。鼓励并引导食用菌企业提高加工深度,鼓励出口多种优质的食用菌产品,积极争取食用菌产品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和企业与院校、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发挥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技术服务推动食用菌生产现代化。
2.安排食用菌专项补贴资金,做大产业规模
借鉴国内食用菌大县的经验做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食用菌产业生产技术服务,奖励管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支持外贸进出口企业资金周转,最大限度调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支持食用菌产业合作社建设,把培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巩固提升现有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做好外商招引和内商培育。加快房县食用菌交易市场建设,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兴业、安居乐业,按照把房县建成鄂、豫、陕、川、渝食用菌集散中心的目标,支持龙头企业拓展外销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总之,结合房县特食用菌类的现实情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充分发挥财政优惠政策在支持农业企业建设种植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作用,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为食用菌产业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严格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制订覆盖食用菌产业全周期减税降费政策,方便食用菌的生产加工企业和种植户快速了解、掌握税费政策和办税方法,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食用菌产业通过生产标准化和加工精细化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减税降费重点领域包括种植标准化、产业信息化、质量标准化、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从根据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做出调整,从菌种选育、栽培种植、质量体系、商标使用等方面制定统一减费降税标准,各环节按对应相关标准进行,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为基础,出台配套减税降费政策,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发展。
4.建立多元化投资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要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风险投融资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就要切实改变风险投资来源单一的状况,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多种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财政引导资金,建立健全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风险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业实现融资市场化。争取国家惠农资金和政策支持,启动风险投资。鼓励乡镇和企业出资支持风险投资公司,以股权方式运作,同时设立混合型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民间投资风险基金。
参考文献
1.胡铭焓.陕南食用菌生态休闲旅游业的耦合及发展战略.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9).2.黄卫华.庆元县以食用菌循环生产促菌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食药用菌,
2020,28(06).3.焦健,舒锐,岳林旭.高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机遇及解决对策.种子科技,
2020,38(20).4.魏光,张翌,邵立志.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建议.食品安全导刊,
2020(30).5.陈常琼.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10).(责任编辑:王文龙)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8:2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55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食用菌   产业   发展   生产   房县   产品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