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日报》中的香港形象嬗变

传媒是社会体制性利益和政策效益表达渠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受众而言,一些先入为主的见解或认识往往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从宏观上看,传媒形象不单呈现媒介与公众、社会状态关系,更是社会体制和社会权利结构的映射。因此,本文从媒介看社会角度对香港形象的嬗变进行分析。
一、内容分析
(一)政策与报道数量
1997~2015年涉港报道有起有伏,报道量的变化与中央政策及香港重要事件息息相关。1997年作为香港回归年,香港被人们密切关注,6个月报道量高达232篇,位于首位。1998年(191篇)、1999年(244篇)回归后两年,报道热度依旧不减,如所言:“香港回归前,国际社会在密切注视,看香港能否顺利回归;香港回归后,国际社会仍在密切注视,看香港能否保持稳定繁荣。”《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着力于呈现“一国两制”下的新香港。1998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对港在政策与经济上予以大力帮助,政治与经济主题报道分别高达49篇与41篇。1999年澳门回归,媒体重提“香港模式”,达到244篇。2003年113篇的小高峰更多是因为SARS袭击香港,2007年232篇报道是对回归十周年后大陆与香港发展多角度、多方面的呈现。
(二)报道体裁
《人民日报》涉港报道的体裁比较集中,消息占主导地位,共1318篇,占70%。其次是通讯245篇,评论98篇,访谈70篇,其他152篇。《人民日报》以时效性较强的消息为主,通过真实准确的背景材料与数字来反映客观事实和影响读者,意图构建出真实的香港形象;在时效性方面,迅速及时地传递大陆与香港的新闻,方便人们了解相关信息;篇幅方面,通过简练的文字来叙述事实和传达信息,言简意丰地呈现出各个方面。此外,运用大量通讯体裁,注重思想意义与现实题材,用形象说话,既是对香港发展的繁荣与成就的肯定,也是香港发展思想与政策纲领的详细叙述。
(三)报道主题
《人民日报》有关香港报道涉及十类主题:政治(708篇)、经济(384篇)、科教文化(288篇)、社会(215篇)、司法治安(187篇)、医疗环卫(62篇)、灾难(35篇)、军事(25篇)、人权(4篇)、其他(130篇)。主题上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政治议题以政党会议、政策、活动、领导人会晤、政党人员及机构等为主,经济议题集中在香港经济发展、货币金融股市、陆港合作、房贷置业、经济项目等方面,科教文化议题则多陆港教育文化发展、陆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中央领导会晤科教文化人士等方面。
(四)报道方向
《人民日报》香港主题报道总体上以“正面”的立场为主(1229篇),中立次之(580篇),负面最少
(74篇),态度偏向正面。正面报道集中宣传中央政府帮助扶持的正面形象,香港繁荣稳定的成就、一国两制等政策方针的正确性、陆港经济交流与文化认同;集中在社会与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包括香港社会运动与风气、治安、消费及食品、人口等问题,发展问题包括经济弊病、教育、法制、政治制度发展等;中立报道涉及较多方面,多采取简单陈述客观事实,不做展开和评论的形式。
(五)叙述策略
叙述策略主要是指传播者所使用的技巧或传播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本文以肯定成就(692篇)、重复叙述(314篇)、诉诸权威(305篇)、身份认同(287篇)、帮助扶持(123篇)、文化吸引(78篇)、样板号召(75篇)、攻击(38篇)为分析类目进行判断和解读。从数据可以看出,报道叙事策略较为集中,采取较为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占比最高的是肯定成就,其次是诉诸权威、重复叙述与身份认同。这样“集中+多元”的叙事策略分布,在对陆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予以肯定的叙述下,对某一宣传内容不断重复叙述,突出事件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权威信息来源,来影响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以此构建了一个主体和谐的媒介环境。
二、话语形象
(一)繁荣发展的陆港经济交流形象1983年的武则天三级
《人民日报》再现了香港民众对内地文化的认同、情感的亲近及两地经贸交流中的支持者和受益者形象,体现了“一国两制”方针落实并惠及两地民众。而旅游经济往来报道回升趋势,意在重塑旅游发展的良好形象。
(二)多面的社会运动形象
《人民日报》关于香港社会运动的报道以1999年“法”、2014年“占中”运动为主。“法”运动,多使用非法组织、迷信活动、严重犯罪等话语包构建负面形象,对应的符号意义就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道、反政府,多通过直接引用权威话语进行有力的说服。而香港“占中”运动,多呈现“占中”分子的负面形象、普通民众的正面形象:“占中”激进分子做出的违法行为,香港普通民众谴责“占中”,渴望。
(三)丰富多样的民众形象
18年来的香港民众形象是多样的,更是变化的。媒体报道话语从香港官员和知名人士转向普通民众,普通民众更多成为主角。报道形式也从自吹自擂、自言自语到“典型事件人物”的运用上,表现出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解决。报道修辞上通过多元修辞来塑造正面积极的香港民众形象,反映出香港回归后,大陆与香港唇齿相依、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流变的香港政府人员形象干式煤气柜
《人民日报》关于香港政府形象变迁,伴随陆港新闻事件的演变,呈现出互文性和阶段性特质:1997年和1999年香港与澳门相继回归,基于官方政治立场需要,以直接叙述为主要策略、以正面报道为主,以特首董建华等政治人物为话语主角。2000年后的形象构建以多视角为主,透过第三人称进行侧面描绘。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三、《人民日报》呈现的香港形象示意图
(下转第103页)
浅析《人民日报》中的香港形象嬗变
董彦君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本文从新闻框架与新闻话语理论切入,对香港回归至今18年来(1997年7月1日~2015年12月8日)《人民日报》涉及香港主题的1883篇报道进行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话语分析,并构建了《人民日报》呈现的香港形象示意图,通过编码解码研究,来探讨香港形象传播的话语走向。
关键词:香港;形象建构;话语策略;《人民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4-0095-01 G212                      4-8883(2016)04-0095-01
(2016)04-0095-01
音乐网站论文
2016)04-0095-01
)04-0095-01
04-0095-01
-0095-01
作者简介:董彦君(1991—),女,四川绵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4级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媒介文化。
可以阐释观点的方式有多种,但不能通过歪曲事实的方式来谋取一己私利。
(四)新闻混乱对真相的模糊作用
新闻有义务提供给公众真实准确的信息。媒体承载的信息被当作符号,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这些符号,被解释后传达信息与意义。而符号本身,就含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所以传达的信息常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符号在表意的过程中也因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对象距离而产生各种不同的错觉。新闻在追求真实可信的同时,也有消除符号传递中的模糊性的责任。不确定的新闻留给公众的不是有意义的思考,而是对于脑力无谓的消耗,导致对新闻的疲惫感。
若新闻没有承担起传递准确信息的责任便失去了新闻界应有的能力与作用,这个结果可能出乎记者的预料。而对于公众来说,任何可能有的猜测与假设都会发生。尤其是模糊不清的新闻最易被他人利用,最终导致不可估计的后果。
模糊性的新闻,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是一种失败。既然想要传递信息,需要公众了解事实,就不该到处充斥着让公众不断猜测的可能,而且还是因为“无心之失”导致的不必要猜测。事实可以被判断真假,可以被不断地议论,但却不能模糊不清。一旦模糊,就不能得出正确独立的意见,那么表达的自由也随之被限制。
(五)图文随意配合对真相的影响
新闻图片的出现往往配有说明文字,原本文字的作用是使新闻更加准确可信,而有些文字说明却不一定与新闻图片相符。新闻图片是真的,文字也是真的,结果却是假的。图片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一瞬的,
受众并不能从中了解事情的起因、背景、结果等完整的事实经过。图片的说明也是为了提供给受众更多的信息,而非欺骗受众。
图文结合的假新闻更容易让人相信,鉴别起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解决这种错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源头断绝。对于这样的新闻往往是了解事情发展的人才能判断真假。而对于大多数的受众来说,既有图又有文字,甚至连现场直播画面都有,受众很难对这样的新闻产生怀疑心理。
文字与图片最有力的作用在于相互配合,让真相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果因此而被利用,造成新闻的失实,那是新闻界的“不光彩”。专业主义,允许新闻工作者不断创新,但不允许利用不同形式的创新去制新闻,改变、甚至丢弃新闻专业主义的底线。
四、结语:读图时代不弃真相
新闻的煽情性从黄新闻开始,至今依旧不绝。新闻社会责任论的提出,要求新闻界自觉承担起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不应再为了抢新闻而将新闻虚假化。想要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唯一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提供真相,而这个真相不能是记者或编辑眼中带有倾向性的真相。“懂得分辨善与恶无疑是符合道德行为的前提,但也不应该忽视这样的事实,即恶有时躲藏在善的伪装之下,或至少在一些旁观者面前以善的面貌出现。”(《报纸的良知》)[3]
交换空间2010
在这里,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记者,还是一位“心理学家”,深谙公众心理。在超越新闻专业主义基础上,利用现有技术,刺激公众视觉,让新闻离开真相。新闻里看似体现了记者对受害者的同情与怜悯,但在这样的面具之下,到底藏着怎样的心理,公众并不可知。以这样的面貌出现的新闻界,可以带给公众多少真相,更是无人知晓。
新闻界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而被打破;新闻媒介的职责,不能因为任何创新的形式而被更改;新闻人员的使命,不能因为任何驱使而被摒弃。对新闻真实的信仰,对虚假新闻的排斥应该体现在每一次的新闻传播中,无论媒介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更替,都不应放弃对真相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苏珊·桑塔格(美).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69-70,51.
[2]  哈罗德·伊尼斯(加).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3-54.
[3]  利昂·纳尔逊·弗林特(美).报纸的良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4-165.
(上接第95页)
图1  《人民日报》呈现的香港形象示意图
胡延照
国家形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分为实体形象、媒体形象和受众认知形象,这里探究的是由媒体所呈现的国家形象。根据曼哈和奥尔布里顿(1984)国家形象的测量标准,将媒体上的国家形象分为能见度和美誉度两个向度,分别从报道量和倾向性对不同主题报道进行测量。通过报道方向和倾向性系数两个参数对不同主题报道进行测量,按照报道方向计算所有报道量下的加权平均数,由此从性质和程度上完成对新闻立场的测量。总体上,《人民日报》上呈现的香港形象注重“有能见度的正面形象”。
政治主题集中体现在香港政治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能见度为708,美誉度为64%。经济主题能见度为384,虽低于政治,
但美誉度达到66%。随着陆港联系日益密切,《人民日报》着重从正面角度、全局出发,展现一个在中央政府帮助扶持下取得繁荣发展的香港形象。
科教文化方面(68%,288),通过高美誉度、中等能见度的策略,集中于香港教育、科技成就、文化活动与交流方面,展现现代化、包容性的特文化形象;社会方面(54%,215),采取了较高美誉度、中等能见度的策略,着力于好的社会现象,力图主导一个稳定发展、情感认同的新香港;人权主题通过低能见度(4)、高美誉度(75%)的策略,从香港人权状况、居港权、人权保障等核心问题进行展开,呈现出注重人权的法制香港形象;司法治安低美誉度(47%)则主要是客观地对《普选
法》等司法问题、暴力犯罪法制问题进行呈现;医疗环卫低美誉度(49%)是对负面医疗现象(护士荒、禽流感、食品安全)、垃圾环境问题的呈现;灾难报道坐标(57%,35)映射出不畏艰险服务民众的香港政府形象、众志成城克服灾难的香港民众形象以及与大陆共进退的同胞形象。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呈现的香港形象既是多变的,又是集中的。其集中对正面形象的美誉度呈现,又是不同形象内容的不同能见度呈现,而这些都反映了香港形象18年来的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  陈薇.媒体话语中的权力场:香港报纸对中国大陆形象的建构与话语策略[J].国际新闻界,2014(07):20-37.
[2]  曼哈,奥尔布里顿.国家形象的改变:国际公共关系与媒体议
程设置下美国政治学评论,[J]. 1984,78(3):641-65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5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5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香港   形象   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