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思维认知谬误和逻辑谬误的例子,把人忽悠瘸的套路

20个思维认知谬误逻辑谬误的例子,把人忽悠瘸的套路
展开全文
在思维认知中存在很多偏见和谬误,我们通常会相信不合理的直觉,而懒得用理性去检验。认识这些偏见和谬误,可以不再容易被别人(甚至自己)忽悠瘸了。
思维谬误
一、 锚定效应
人们倾向于根据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或看见的结果)作为基准去思考当前的问题最爱的人是你
例子:自愿捐款时,告诉对方上一个人捐了100元,则对方捐相近金钱的可能性提高。
二、 易得性偏见
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时常听到或见到的事件发生的次数更高。
例子:人们常见罹患癌症去世的报道,少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报道,所以错误地认为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多于心脑血管病。
一些比较久没有发生的事件,人们则会放松警惕。比如如果很久没有金融危机,人们就会忘记上次危机的伤痛而拼命透支,危机刚过后又会过分谨慎。
三、 盲目乐观
人们总是会认为自己会是好运的那个,不会是倒霉的那个。
例子: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运气、时间的宽裕度。赌徒心理就是这么回事。
健身房就是靠人们这一心理赚钱的。人们办卡时都计划着自己每个星期都去,但很快就懒惰了。
四、 损失厌恶
就算是同样的结果,人们更厌恶要自己损失一点东西的方式。
例子:给你50元钱,你可以直接拿走50元,也可以用这50元猜硬币,如果猜中可以得200元。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拿走50元。
rbd505换一种说辞会有不同结果。避免用有损失意味,多用有获益意味的说辞。
五、 归因谬误
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两件事很相似,或时间上是一前一后发生,就很有可能是因果关系。
例子:每次下雨天出门,都能看到美女,所以下雨天的时候出门能看到美女。
常用于诡辩。以胡乱嫁接因果关系。
六、 安于现状的惰性
汽车可靠性试验人们倾向于接受默认选项。或遵循之前确定的习惯,而不管是否真的对自己有利。
例子:安装软件时,人们大多数选择默认安装而不是自定义。
商家常用的贱招,免费默认开通某种服务,一个月后要取消则需要自己办理。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惰性而被骗到钱。
逻辑谬误
七、否定前件谬误
如果A,那么B;不是A,那么不会B。
例子:如果颜值高,那么就会有人喜欢;颜值低,所以没人喜欢。
八、肯定后件谬误
如果A,那么B;因为是B,所以A。
例子:男人长得帅,就容易出轨;他出轨了,所以他长得帅。
九、假两难推理
A或者B(或者C......),不是A,那就是B。
例子:支持中国队或者支持美国队,你不支持中国队,所以你支持美国队。
十、诉诸无知
只要一件事不能证明是错误的,那它就是正确的。
巨人传奇例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十一、循环论证
用假设作为条件去证明假设的逻辑谬误。
例子:《圣经》说神是存在的,因为《圣经》是神的话语,因此圣经肯定是正确的,所以神是存在的。
十二、滑坡谬误
使用连串的看似合理的因果推论,通过夸大了每个推论环节的因果强度,从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例子:情人节不给老婆买礼物,老婆就会不高兴,老婆不高兴就会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会骂孩子,孩子被骂了就会不好好学习,孩子不好好学习就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受到影响,中国就不能强大,中国就不能强大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三、以偏概全
某个个体具有某种性质,所以包含这个个体体就是这种性质。
例子:某手机很卡,这个品牌简直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国产手机就是不行……
十四、以全概偏
因为某个体具有某种性质,所以这个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这种性质
环球记者连线例子:美国比中国强大,所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十五、诉诸类比
类比适合用在阐述、说明以及猜想之中。但正确的前提是,类比的双方具有在需要论证的层面上具有说得通的“共性”。
例子: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三角恋为什么不行呢?
矿渣微粉十六、诉诸公众
利用从众效应进行证明的逻辑谬误。
例子: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和认可同性恋行为,所以同性恋行为是不道德的。
一个观点的是否正确,和赞同它的人数其实没有关系。“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也可能“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十七、诉诸情感
借助情感产生的谬误。
例子:“换成是你是我,你也跟我一样,所以我没错。”“不转不是中国人。”
十八、诉诸权威
利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来证明的谬误。
例子:现在经常听到的某某“砖家”说......
十九、偷换概念
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
例子:国家是人民的,我是人民,所以国家是我的。
二十、事后归因
仅仅因为A事件先于B事件发生,就判断A事件是B事件的原因。
例子:每天股市收市后的所谓股评,那些专家总能到一些理由来支持当天的结果。而且你仔细分析一下,他们所罗列的理由,是无论涨跌都可以匹配的,都可以作为理由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2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51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们   例子   谬误   事件   逻辑   结果   证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