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汇报文稿

评价《大外交》第二、三、五章文稿
汇报人:
呼笑(PPE),2017202795
闫博轩(PPE),2017202797
朱智通(PPE),2017202798
钟聆雨(PPE),2017202799
吴浩天(商学院),2017201280
一、第二章史实、评价
汇报人:呼笑
(一)美国如何一步步卷入世界局势的漩涡
【大致过程:不涉及对外纠纷;努力自己扩张;欧洲不干涉美国】
华盛顿所提出的坚持不与任何国家(主要为欧洲列强)结盟,不卷入列强纷争,完全独立地处理国际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是美国建国之初所一直奉行的。美国在建国之初的外交政策其实也比较贴切的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即仅在于强化新国家的独立地位。
而对外采取孤立主义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孤立”。美国所处的美洲,处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也就是说,美国是由于自然因素而脱离与欧亚非三大洲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因素无疑是孤立主义缠身的一种客观前提条件。其次是受国家利益的驱动。美国成立之初,力量并不强大。甚至应该说是非常脆弱的。在此时,任何一点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都可以使得美国独立战争取得的成果不复存在。所以,利用地缘优势独立于欧洲之外是其最好的选择。趁此“孤立”,美国既可以蓄精养锐,又可以静观其变,寻自己将来的出路,这对于任何一个刚建立的国家来说都是首选。孤立主义,就在这样披着国家利益的外衣下“应运而生”。
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另外一个主要观点是:和平有赖于民主推广、欧洲战事不断源于其外交政策的尔虞我诈以及否定自由及人性尊严的政治体制当道。欧洲领袖相信均势会将自私自利的竞争导向最终的和谐,而美国领袖却认为世界由合作伙伴而非敌人组成,强调美国行为的道德基础及美国作为自由象征的重要使命。但是这个价值观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崇高的原则和必要的生存手段哪一个更为重要?如何既可以享受权利的过失又不致染患权利竞争通常造成的后果?
美国其实通过门罗主义来解决了上一个问题:门罗宣言宣称欧洲不得摄入美国事务(美国事务涵盖西半球)
所以美国在20世纪前的外交政策可以归纳为实现国家天定命运(在北美的扩张一种美化说法),避免海外事务的纠葛。但是在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实力(工业水平、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实现了飞跃性增长,美国对权力政治的排斥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西半球,她开始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二)西奥多·罗斯福——现实主义政策的代表人(大棒政策)
1.老罗斯福“大棒政策”的外交成果
在外交方面,罗斯福奉行“大棒政策”,刚柔相济,有的放矢。他将自己的影响有力地施加于国际事务,在欧洲和日俄战争中充当调停人的角,努力争取政治大国地位。作为一
个信奉实力至上的人,罗斯福还大力扩充了美国海军,动工建造了巴拿马运河,策动了巴拿马革命,控制了巴拿马地峡。1906 年,罗斯福还因成功调解日俄战争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美国获得政治强国地位的一大标志。
2.实质
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
3.外交思想1波诺波黑猩猩
第一,实力至上:他认为美国是一个是伟大的国家并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认为美国的使命就是维护全球均势,如同英国的使命是保护欧洲的势力平衡。他对国际议程上浮现的蔡骏概念不屑一顾,“那种没有一武力做后盾的软弱无力的正义在邪恶程度上与非正义的武力不相上下,甚至比后者更具欺骗性”;
第二,发展“罗斯福推论”(门罗主义的延伸):宣称美国有权利在西半球进行干预,不仅是为了如门罗主义所规定的那样防止来自外部的干涉,而且还为了维持和保护美国的利益;
第三,他不相信紧靠实现公民道德,美国便能维护和平或是实现其命运,所以罗斯福确信美国不能把自己的责任仅仅限制在实施公民道德上,因此他开始使美国积极地参与维持全球均势的活动。
参与全球均势的例子:西奥多·罗斯福以出的外交姿态调解了日俄战争,获得了和平使者的象征;同时他创建了现代美国海军,赢得了美国海上霸权的地位。此外,在拉美,罗斯福推行“门罗主义推论”,获得了美国在美洲的特殊利益;在亚洲,罗斯福造就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攫取了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在欧洲,罗斯福开始以大国的姿态插手欧洲事务,打破了百余年的孤立主义。
南京雾霾天气
4.对罗斯福外交政策的评价
积极:在维护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谋求政治权力的扩大化,争取对国际事务有更大的发言权,正如标题所言让世界感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力。
基恩乐队消极: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
格雷戈里(二)威尔逊和威尔逊主义
1.威尔逊主义的来源:
(1)美国人民对自身理想自命不凡的国民性(实践与发扬民主自由是美国与众不同的根源)
a.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2:国际秩序的基石在于国际法和国与国之间的信任,而不是均势或各国的勾心斗角,(美国相信的价值高于权力均衡)解决国际争端应当依靠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而非武力;
b.他宣示美国的价值观放之四海皆准(美国的目的不是自私而是具有普世价值),时机一到美国便矢志将这些价值发扬光大,同时将美国到的高人一等的想法赋予世界性含义,以美国的大公无私为美国领导世界的主要号召。“我们没有私心,我们不追求征服别国也不追求占有土地,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3;
c.他鄙视均势,坚持美国的角“不在于证明我们的自私。而在于证明我们的伟大”:他的逻辑将美国当做四处行善的世界警察,认为美国自由和世界自由没有太大的区别;标榜美国的公正无私,把参战目标付诸于道德;
1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26-27.
2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31.
3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中信出版社,2015:338.
d.确立和平解决争端的新的国际机构和实践,提出“权力共同体”(集体安全)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有一个很重要但是难以实现的前提是:每个国家对任何的安全威胁有一致的看法,且愿意冒同样的风险抵御这一威胁。但是实际操作如国联在日本侵略中国过程的不作为可以发现这一理想化构建很难达到实际效果。
2.威尔逊主义的核心:传播道义理想,又被称为理想主义
3.威尔逊主义的影响4:为以后的外交政策制定了三个主题:第一,和谐是国际事务的自然秩序;第二,用武力实现变革的方式是不能接受的,一切变革的出现必须经过以法律或类似法律为基础的过程;第三,任何建立在这些原则基础的国家是永远不会选择战争的。
4.对威尔逊的评价:
威尔逊的观点毫无疑问是颠覆性的。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否认了大国之间扩张军力和理性,并对大国之间的军事扩张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强烈的抨击,这在于当时正在积侵略别国并刀兵相见的世界格局无疑影响巨大。同时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联合国实质上就是以威尔逊倡导的国际联盟为蓝本建立起来的。
同时基辛格认为,威尔逊抓住了美国外交动机的主要脉络:美国完全不把自己当做一般国家来看。因为美国既缺乏欧洲的外交理论也欠缺实务经验,所以只有以符合美国不同凡响的观念为号召才能促使美国人采取伟大的行动。
5.现实意义:
虽然由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很多主张都难以实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理想主义的很多主张反倒被实现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得以运用,这对今天我们主张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比如,威尔逊重视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在冷战后的今天, 由于美国单边主义日趋强烈, 特别是美国绕开联合国公然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发动战争,使联合国遭遇到其建立以来的最大挫折, 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按照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思想,加强联合国在维护世
界和平中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是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也是推动国际多边合作,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威尔逊理想主义主张运用到当今国际政治实践中来,对于解决国际争端,实现世界和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第三章史实
汇报人:闫博轩
《大外交》第三章以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为背景,介绍并评价了黎塞留、威廉三世和小皮特这三位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部分史实。
阿尔芒·让·普列西,即黎塞留枢机主教,1624—1642年任法国首相。他提出的国家至上的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引起了两个世纪继他而起的君主企图建立法国在欧洲霸权的野心,而这些企图被一一挫败的同时,均势格局逐渐形成。
1624年开始执政时正值30年战争过程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试图摒除新教,提升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以此加强帝国中央权力、称霸中欧。法国虽然是天主教国家,但四周已经被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等哈布斯堡家族领土所包围,神圣罗马帝国控制德意志的企图显然让法国处于列强环伺的劣势,严重影响了法国国家安全。
黎塞留出于法国国家利益的考虑,1629年黎塞留下令给予法国新教徒胡格诺派信仰自由,并竭力铲除国内叛乱贵族,结束法国内乱为对外战争做铺垫。1631年黎塞留与信奉新
4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12:247
教的瑞典国王签订《巴瓦尔德条约》,规定瑞典国王率兵进攻德国,法国每年资助瑞典100万法郎5。为了使德国保持分裂割据状态,黎塞留劝诱天主教诸侯,特别是巴伐利亚选侯马克西米连一世,脱离皇帝,保持中立。但丹麦时期战争最终失败,神圣罗马帝国统一德意志、称霸欧洲的愿望可能实现。1635年结束内战的法国首先宣战,与瑞典结盟同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作战。战争最终以法、瑞的胜利告终,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保持了德意志地区四分五裂的局面,完全符合黎塞留的最初设想和法国的国家利益。
在黎塞留所开启时代中,道德规范不再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国家利益代表最高的价值标准,目的正确,任何手段均无可厚非。欧洲各国以国家至上为原则的博弈最终结果是均势的国际秩序,这并非国际政治预设的目标,如果说有目标,基辛格认为“欧洲的均势便是因围堵法国而产生的”6,而反对法国的先锋领袖便是威廉三世和小皮特。
威廉三世在位的1689-1702年路易十四正在对外征服以完成称霸欧洲的梦想。英国必须防止欧洲大陆出现一个统一的帝国以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于是英国参与了1688—1697年大同盟战争,威廉三世1
689年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缔结维也纳条约结成同盟共同抵制法国无止境的扩张。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查理二世去世后法国与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威廉三世为遏制法国不再侵吞西班牙壮大实力参与了战争,与荷兰、奥地利结成反法同盟,使得法国海上实力大大削弱,维持了欧陆大国之间的均势。
小皮特与拿破仑几乎同时期执政,法国在拿破仑的领导下再次燃起了称霸欧洲的目标。小皮特设想的全欧和平方案是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后所征服的所有领土,同时恢复各低地国家的独立,并由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及俄罗斯,针对法国的侵略组成永久性联盟,以此应对法国的巨大威胁他先后推动英国参与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法同盟,希望恢复均势格局,保证英国的国际地位。
这三个人对欧洲均势体系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三、第三章梳理和补充
汇报人:朱智通
第三章以十八世纪欧洲均势的形成为核心。其主要内容涉及一个核心问题:欧洲均势的形成;三个人物:黎塞留、威廉三世和皮特;两个理念:国家至上和权力均衡理念7。
书中所提及的三个人物与时代的政治理念变革是高度相关的。国家至上和权力均衡观念的迅速扩张,
应用集成体现在三个人物对17-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影响的差异上:黎塞留的政治实践涉及政治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从“宗教至上”转变为“国家至上”8;而之后的威廉三世和皮特则奉行并发扬“国家至上”的理念,最终形成和维持了欧洲均势。
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基辛格对欧洲均势理论的阐述进行总结和补充。
首先是均势与其他问题的关系。均势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其形成伴随着作为政治结构革
天然精油5伏广存、于桂华、马凤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7-48.
6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53.
7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39. “统一的观念衰微,在欧洲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需要某种原则,作为她们反正统的理论基础,并规范彼此的关系。结果她们在国家至上及权力均衡这两个观念上
到依据。”
8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47. “黎塞留倡议的国家至上观念,没有预设的限度。……但
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抛弃中世纪道德及宗教束缚的政治家。”
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9和作为政治理论革新的国家至上和权力均衡的观念的普遍被认同。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及其机构精简化、专门化,权利集中的特点,使得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的欧洲均势具备了主体基础;而国家至上和权力均衡的观念是均势产生的直接思想根源。这一根源根植于过去的“大一统”及其产生的相关矛盾——即宗教背景下政教合一的理想与历史现实中政教分离的现实,同时受到宗教改革的强烈刺激,从而激化矛盾。
其次是欧洲均势的实际形成。均势的形成有几个特点:
1.是结果而非原因
均势是一种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虽然有时是作为出发点,但大部分时候是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结果出现。基辛格通过对当时哲学家相反观点的批判论述了这一点:“他们是启蒙时期的产物,反映的是十八世纪的思想,即相信在各种不同利益的相互竞争下,自然而然会出现和谐与公平。……这些哲学家们是倒果为因。整个十八世纪中,欧洲各国打过数不清的战争,却看不出一点是为实现国际秩序的共同目标而战的迹象。”10
2.是偶然性结果而非必然性结果
基辛格明确说:“在黎塞留所开启的世界中,各国不再受制于形式上的道德规范。假设国家利益即代表最高的价值,则统治者的职责便在于扩大及发扬国家的荣耀。……在一开始时,法国或德国称霸的可能性与建立均势的可能性不相上下。此即欧洲花费百年时间,才得以建立明确以均势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原因。最初均势几乎完全是偶发的结果,不是国际政治预设的目标。”
3.是动态、长期的而非静态、短期的
“在英国领导下组成的每一个对抗法国的联盟,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平衡。各国得以保持势均力敌,正是因为反对法国霸权的力量大到无法压制,也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对外扩张逐渐耗尽了法国的国力。”11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均势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短期)来看是一种静态平衡,而从长时段来看是整个欧洲为维持各方力量的动态平衡所做的努力,包含扩张(力量较强的欧陆国家)和限制(英国为主的其他国家);均势作为静态形态的产生是国家至上和权力均衡原则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欧洲均势格局的保持则是各方根据这一原则长期争斗的动态过程。
4.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各国都处于既希望欧洲的均势能够保持,又希望自己能在欧洲的国际格局中尽可能占据优势地位的矛盾状态(对于英国,这一逻辑则体现在英国在支持一方反对欧洲当下最强大的国家的同时也不希望这一方成为下一个霸主的矛盾,如基辛格在书中提到的“皮特与亚历山大所处的地位,非常类似于丘吉尔
于近一百五十年后与斯大林所处的地位。他迫切地需要俄国伸出援手以对抗拿破仑……另一方面,他跟后来的丘吉尔一样,都无意于送走豺狼引进虎豹,或支持俄国成为欧洲的仲裁者。”12),这既促进了均势的形成和维持,也导致了均势维持的过程中势必出现大量冲突和战争,使得欧洲的形势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均势和不断的绝对力量的此消彼长相结合的状态。
关于欧洲均势形成的最后一方面,是应当如何形成均势的问题。基辛格首先通过对比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均势的形成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的共同点(需要说明的是,《大外交》的写作并不是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一定的命题逻辑勾连史实,如此处是为了研究
9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出版社,1989:88-89. “实际上,在欧洲权
威合理化和结构的分离远比在美国发生的更早,完成的更为彻底。……‘在17世纪,君主国的功劳未尝不可
以描述如下:它以一种较为精简和统一的政府取代了封建制度的复杂性。’”
10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48-49.
11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51.
12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5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9:1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4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欧洲   均势   国家   法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