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表面与界面改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原理,对几种纳米粒子ZnO纳米粒子、Fe3O4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端粒的发现
关键字: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剂;改性机理
前言
在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中,由于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纳米粒子很容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粒子与表面能比较低的基体的亲和性差,二者在相互混合时不能相溶,导致界面出现空隙,存在相分离现象。只有对纳米粒子在材料中的团聚问题解决得好,纳米粒子的特殊效应才会在材料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最终使材料的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1]
所谓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就是让纳米粒子表面与表面改性剂发生作用,以改善纳米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纳米粒子在介质中的界面形容性,使纳米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是水中分散。选用特殊的表面改性剂可以使纳米粒子获得特殊的性质。
表面改性剂
表面改性剂可以是无机化合物,比如通常采用Al2O3SiO2ZnO作为改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经过处理后的锐钛矿型TiO2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可安全地应用到化妆品、造纸、涂料等领域。用氟化物改性新闻结构α-Al2O3,可制得分散均匀、平均粒径<50nm的氧化铝粉。
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聚合物。实际上有机化合物是主要的纳米粒子改性剂。上面提到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过程中,用聚合物为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改性的过程。实际上,聚合物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就是以聚合物网络稳定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网络中引入羧基盐、磺酸盐等,经硫化氢气流处理成硫化物纳米粒子,粒径平均仅几个纳米,受聚合物网络的立体保护作用,提高了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实现了纳米粒子特殊性质的微观调控,聚合物优异的光学性质及易加加工性,为纳米粒子的成型加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表面改性剂还可以是另外的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的改性实际就是利用纳米粒子间的复合来提高被处理的纳米粒子的某些性能。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新的一层纳米粒子膜,可以起到稳定内层纳米粒子的作用,并使粒子产生新的性能。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机理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即纳米粒子表面与表面改性剂发生作用,改善纳米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纳米粒子在介质中的界面相容性,使纳米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水中分散。表面改性剂分子结构必须具有易与纳米粒子的表面产生作用的特征基团,这种特征基团可以通过表面改性剂的分子结构设计而获得。根据纳米粒子与改性剂表面发生作用的方式,改性的机理可分为包覆改性、偶联改性等。3.1 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改性
包覆改性就是用无机化合物或者有机化合物(水溶性或油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及脂肪酸皂等)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包覆,对纳米粒子的团聚起到减弱或屏蔽,由于包覆物而产生了空间位阻斥力,使粒子再团聚十分困难,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包覆的机理可以是吸附、附着、简单化学反应或者沉积现象的包膜等。在制备纳米TiO2时,引入羟丙基纤维素改性剂,改性剂大分子吸附在TiO2颗粒上起到了空间位阻作用,有效地阻止了颗粒进一步聚集长大,改善了TiO2。水合粒子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与此同时,粒子表面吸附了这些大分子,将粒子之间的非架桥羰基和吸附水彻底“遮蔽”以降低其表面张力,使之不易发生聚集。在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时,加入的PVA(聚乙烯醇)中包含大量的自由的强极性羟基基团,
在水溶液中这些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螫合键,紧密包覆在金属离子周围,形成一个有PVA链限制形状的有限结构,使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大小被限制,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在制备纳米银粒子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通过N五常论坛O原子与纳米银粒子的表面原子配位,留C-H链伸向四周,阻止纳米银粒子之间的相互团聚,因而可制备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nm的银粉。
3.2 纳米粒子表面偶联改性
偶联改性是纳米粒子表面发生化学偶联反应,两组分之间除了范德瓦耳斯力、氢键或配位键相互作用外,还有离子键或共价键的结合。纳米粒子表面经偶联剂处理后可以与有机物产生很好的相容性。偶联剂分子必须具备两种基团,一种与无机物纳米粒子表面或制备纳米粒子的前驱物进行化学反应:另一种(有机官能团)与有机物基体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如二(二辛基焦磷酸酯)氧乙酸酯钛酸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由于偶联剂改性操作较容易,偶联剂选择较多,所以该方法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应用较多。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时,用甲基丙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做偶联剂,其碳碳双键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基团则与正硅酸乙酯水解生成二氧化硅键合,从而使复合体系分散均匀且稳定。
下面介绍几种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
氧化锌是一种新型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发射波长和GaN一样处于紫外波段。GaN相比,ZnO不仅有很多类似的性质,还有一些自身的优点:ZnO的激子束缚能为60meVGaN(26meV)2倍多,因此室温下激子稳定,更利于实现高效率的发光器件。近年来纳米ZnO是纳米材料中结构最为丰富的一种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纳米带、纳米梳、纳米弓、纳米弹簧等都已先后制备成功,并有望在纳米光电器件、压电器件、气敏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ZnO既是半导体材料又是压电材料,在nm尺度出现量子限域、小尺寸效应等新性质,使其成为低维结构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2]
但由于纳米氧化锌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使其作为无机物直接添加到有机材料中有想当大的困难:(1)化锌表面是亲水疏油的,呈现极性,在材料中难于均匀分散;(2)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使它们极易团聚,不易在有机介质中分散,与聚合物配伍性能差,直接影响纳米氧化锌的实际功效。为了降低纳米氧化锌表面极性,消除表面
高能势,提高纳米氧化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能力和亲和力,扩大其应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3]
佘利娟等[4]将纳米ZnO粉体在80的真空干燥箱预干燥4h,称取一定量加到装有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和水(3:1)的广口瓶中,超声分散30min,然后将其转移到三口烧瓶中,放入恒温水浴中匀速搅拌,NaOHHCl调节pH,待搅拌稳定后通过滴管从瓶口加入偶联剂(偶联剂溶解在一定的无水乙醇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过滤、洗涤,所得固体用无水乙醇索氏抽提24h,随后在8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12h,最终在研钵中研细后干燥保存。
得出结论:(1)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对纳米ZnO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效果较好
(2)KH570改性纳米ZnO最佳条件为:改性剂用量6%(质量分数),改性的pH值为6.5;改性时间2h,在此条件下,改性纳米ZnO的亲油化度值为92%
(3)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研究表明改性后纳ZnO粉体表面包覆了KH570;通过XRD衍射、TEM分析可知改性后纳米ZnO粉体的晶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分散性变好。
葛岭梅等[5]采用KH8454NDZ201NDZ311为改性剂对纳米ZnO分别进行表面改性,改性效果很好且便于储存,并不再团聚。
王国宏[6]通过正交实验以月桂酸钠为改性剂、用量为15%pH值为6、改性时间为1.5h时,改性后的纳米ZnO的亲油化度达到79.2%,能较好地分散于甲醇和二甲苯中。这是目前无机填料或颜料主要的表面改性方法。
李剑锋等[7]Zn(Ac)2·H2O溶解在乙醇中,把溶解LiOH·H2O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进去,同时,在273K下剧烈搅拌1h。然后,离20min。这样就得到ZnO的凝胶体。加入尿素和硼酸的乙醇溶液,BN的含量调节至90%。用旋转蒸发器将乙醇溶剂挥发掉,然后在烘箱中烘干,将烘干的混合物分别473673973K下,于空气氛围退火7h实验证明BN壳层有效地抑止了纳米粒子的过分生长。
伊春雷[8]在制备ZnOwikipedia的前驱物碱式碳酸锌的过程中原位包覆Al2O3,与传统的表面包覆工艺相比减少了多次粒子团聚的工艺过程,改善了包覆效果,包覆的ZnO复合粉体粒径为50nm左右、包覆层为35nm。包覆厚的纳米ZnO催化活性得到明显降低,但保证了其优异的紫外吸附性能。
纳米Fe3O4粒子的表面改性
纳米Fe3O4磁性粒子以其显著的磁效应、表面效应等,在磁性液体、生物靶向材料、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微波吸波材料、静电复印显影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制Fe3O4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廉,制作工艺也相对简便,因而纳米Fe3O4磁性粒子成为纳米材料领域和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9]
纳米Fe3O4粒子粒径小,具有优良的磁性能,故与SiO2TiO2等无磁性的纳米粒子相比,更容易团聚。因而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效果成为其使用的关键。
丁建芳等[10]利用油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实现纳米粒子从油相转移到水相中的方法。油酸钠溶液的浓度、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溶液中的含量、温度及pH美狄亚值对磁性粒子转移率、改性后粒子在水相中的固含量及分散稳定性均产生影响。油酸钠浓度为3nmol/L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中浓度为12.28mg/mL-1pH8.6且温度为60℃时Fe3O4纳米粒子从正己烷中转移到水相中的转移率最大为86%,单位体积水中分散的Fe3O4纳米粒子为10.5mg/mL。改性后磁性粒子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与其含量有关,粒子在水相含量低,稳定分散时间较长。
敏毅等[11]将超声分散后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加入浓聚SiO2大日本油墨溶胶中,与丙酮、去离子水、氨水混合形成油包水型乳液,最后经过溶剂置换、洗涤和热处理,制备了粒径主要分布在20米左右、单分散的球形磁性微球,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超顺磁性和磁响应性。该研究的特在于采用了酸碱两步催化法,利用两种催化法的各自特点,优势互补,同时将溶胶-凝胶法与乳液成球技术相结合, 解决了SiO2磁性微球球形度不好的问题。
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
纳米SiO2是一种无定型、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白粉末非金属材料,具有硬度高、耐摩擦、耐腐蚀、耐酸性等许多优异的性能,特别适合作改性涂料的纳米微粒,能大幅度提高涂料的性能,尤其是耐候性能。但是SiO2表面存在不饱和的残键和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表面呈亲水性,在有机相中难以浸润和分散,极易通过氢键键合和静电作用形成团聚体。因此,使用前纳米粉体的表面有效改性是纳米SiO2在涂料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12]
梁淑敏[13]用一定量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倍的醇水溶液稀释,超声分10min。稀释液用醋酸调pH值至4,搅拌1h,再用氨水调pH10。加SiO2纳米粒子,继续搅拌0.
5h,并将温度升至100,混合搅拌0.5h,然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把下层的膏状物放人烘箱内干燥,即得改性的纳米SiO2。通过对改性后SiO2纳米粒IEM照片表明未处理和处理过的SiO2纳米粒子呈现球型,且处理过的纳米粒子的粒径有所减小,团聚现象有所改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4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2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粒子   表面   改性   改性剂   分散   材料   领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