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因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缺失

从人因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缺失
摘要:由于对开放空间认识不够或对开放空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大学户外的开放空间的设计常常不尽如人意。该文针对湖南工业大学包设楼前广场,分析使用者之所以会较少使用该空间的原因,并力求得出合理的解释结果,从而为高校的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提出优化意见。
关键字:开放空间;人因工程学;环境心理学
Abstract: Due to lack of awareness or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n space to open space, the university outdoor open space design is often unsatisfactory. Package of paper, Hunan University,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plaza, the reason why the analysis of users would be less reasons for use of the space, and strive to come to a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so as to the universities open space design methods to optimize views.Key words: open space; ergonomic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国光初级中学
  1.研究目的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应付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我国大学校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新
建,为我国大学校园的开放空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前校园的开放空间的理论研究不足,并对校园的开放空间缺乏反思及一味追求建造速度和建造规模,导致目前大学校园的开放空间良莠不齐,而人因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在大学开放空间设计应用中的缺失是其中急需设计研究人员解决和我们设计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我认为通过反思和分析人因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在湖南工业大学中的缺失情况及由此产生的设计问题将是解决未来校园开放空间设计缺失的重要解决手段。
1)校园开放空间的定义
校园开放空间是师生相互交流、传递信息、情感及感受学校历史文脉的场所,并由此构成校园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开放空间是师生与环境和师生与自己互动的桥梁。师生与环境及自身的互相认同、互相促进创造了有利于彼此交流和感情表达的交往及心理感受空间,由于包含了人的心理感情因素,开放空间不同于一般的人工环境,其中融进了师生对生活的理解,体现了师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因此,开放空间是师生在人工环境的基础上契合校园、文化、心理等因素重新构建的更为复杂与多元化的人性空间。
2)分析对象
我将把湖南工业大学教学包装艺术设计楼前的广场景观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包装艺术设计楼于2005投入使用,位于湖南工业大学主校区的东南部,包设楼正南前广场规模约为这不是戏7083.33平方米,广场中心的硬地面积为2341.78平方米,广场东西两边为草地和灌木绿化区,正西和正南各有一条交通主干道通过。正南的主干道对面为包印楼,广场正北为包印楼。
2.周洋感谢门分析方法
我将从人因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切入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包装艺术设计楼前的广场景观和包印楼前的大片草地开放空间进行分析和对比,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探究师生最需要的开放空间形式、使用功能和最渴望的心理感受。而后再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和论证,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法,进而在景观建筑的设计实践中创造出更人性化的开放空间。
3.空间使用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包设楼前广场环境使用现状
包设楼前广场是师生们每天使用的教室、实验楼和宿舍之间必须经过的户外开放空间场所。从理论上来说,一般的大学师生也都需要一个靠近本学院或专业的教学楼建筑前门入口的可停留并驻足其中的户外开放空间。特别是包设学院的师生应当天然的对包设楼前的开放空间具有归属感。而该开放空间明显没有达到这一设计要求,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在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并不愿意在该广场进行停留,通常情况都是下课后直接离开。
2)包设楼前广场环境现状结果纵向分析
看起来师生对户外开放空间的使用似乎并不是一个多重要的问题。而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空间过于通透尺度太大且缺少边缘空间,个人或小团体在使用时会感觉不太舒适,缺乏安全感和私密性。
而以人因工程学而言,该空间的功能适用性则是第一位的,它必须满足学生的功能需求,那么作为一个开放空间它需要具备哪些使用功能呢?克莱尔·库伯·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一书中提到:异型性户外空间不仅是一处休息的场所,也是一处穿行空间,既是闲坐、放松、进餐或交谈的场所,也应该使人们能够熟悉了解并到家的感觉。而在该空间中由于休息设
施的缺乏使得使用者在无法进行闲坐、放松和有效的交谈。
4.分析结果归纳
1)开放空间的尺度大小应当适宜
人们之所以对空间的变化敏感,是因为不同的空间传达了不同的信息,也就是说空间本身是一种交往符号,一种传递的方法。尺度过大,空间空旷,缺乏对交往活动的空间限定,无法激发人们的交往行为。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爱德华•T•霍尔定义了一系列的社会距离,其中个人距离是一种相互熟悉、关系密切的人们之间所使用的距离,大约是0.45 m~1.30 m,相处的双方都保留了个人领地;社交距离是那些不相识的个人之间所使用的距离,其距离在1.3 m~3.75 m之间。交往空间的大小尺度取决于为在空间中活动的人提供怎样的交往可能性,不同的行为方式决定了空间的大小。
在环境心理学领域,个人空间像一个围绕着人体看不见的气泡,腰以上部分为圆柱形,自腰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形。这一气泡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而研究表明,虽然个人空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一般说来前面较大,后面次之,两侧最小,在开放空间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影响。
2)增设促进交往活动发生的设施
对于如何改进交往空间这一问题我认为是大龙明权“提供可以坐下的地方增设景观小品,观赏植物。这一现象表明交往行为能否在建筑落成后真正发生还取决于适宜的活动设施、座椅的设置、景观环境的布置,这些将不但符合人的需要,更能增强气氛,使空间更加宜人。
结束语:
开放空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空间,而是有着交流知识和维系感情这一重要功能的作用。设计师必须有意识的将户外开放空间利用起来,并设计成适合学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真正关怀人的开放空间是不会漠视师生间的交往需要,更舒适的开放空间会有效的增进人际间的交往,而这种交往会创造更多诱发思想灵感和智慧火花的机会。所以设计师应当更加重视开放空间的营造,充分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盖尔. 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华昕若,沈叙元. 对高校交往空间设计优化的建议——在嘉兴学院校园交往空间状况调查
后的思考. 华中建筑,20065):67-69.
4 吴思,汪杉大学建筑交往空间初探—— 以华中科技大学三栋教学楼为例. 华中建筑,1003-739X德庆公社200811-0054-06
5[]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5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01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空间   开放   交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