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歌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思考

中国歌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思考
摘 要:举办六年来,江西“中国红歌会”从一个探索性电视节目迅速发展成江西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和选秀类节目固有的生命周期问题。本文尝试从理论界定、社会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全面探讨“中国红歌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关键词:中国红歌会;挑战;可持续发展;出路
 
中国红歌会通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从电视品牌到江西品牌,从江西品牌到中国品牌,再到中华民族品牌“三级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江西电视台的标志性节目,成为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非商业标杆,也成为了江西乃至中国的一张有着精神内涵的“红名片”。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看到中国红歌会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和光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商业运作的电视选秀节目,中国红歌会在诸多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也难免后天的失调。
中国红歌会从来都是带着挑战与困境前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辩证地认识中国红歌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有助于推进中国红歌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在矛盾的斗争与统一中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
1 红歌界定和褪变的挑战
窦蔻应该说,先有红歌后有红歌会;但什么样的歌曲才算是红歌?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广义的红歌是指共产国际成立以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形成的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歌曲,狭义的红歌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所形成创作的具有革命精神的歌曲。也有认为:红歌不单单是指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还应该包括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广为传唱的积极健康,能彰显民族精神的优秀歌曲,也应该包括从世界各国流传到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主题向上的歌曲。等等
目前相对普遍的定义是:红歌,是指红革命歌曲,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
从上可以归纳出两点:一、不同时期红歌的定义不一,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红歌;二、同一时期红歌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红歌的界定对红歌会的定位意义重大,对红歌会未来发展路线的明确和修正具有深远的导向功能,对红歌会的崇高性质的保持、纯化和防褪变具有纲领性作用。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翻阅、比较与研讨,提出中国红歌会所倡导的“红歌”定义如下:
“红歌”是指“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国内产生或吸收国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浓郁民族精神和广泛社会教育功能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
该定义的重点在于:(1)确定时间段为三大历史时期。我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创建的,因此红歌以三大历史时期为时间界限;但红歌本身既可以是期间国内产生的,也可以是吸收国外同时期或更早时期(如共产国际)产生的歌曲;(2)“鲜明时代特”包含了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3)“浓郁民族精神”外延了红歌的民族性、爱国性及其程度。(4)“广泛社会教育功能”突出了人民众广为传唱的特点并明确了红歌的社会功能。(5)“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则对红歌的积极性质给予了明确。
2 政治性和娱乐性的挑战
it运维系统详细设计
中国红歌会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娱乐不仅可以颠覆传统,也可以坚守和弘扬传统,但二者的平衡微妙而相互矛盾。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中国红歌会既要通过众参与的形式构建信仰,又要用歌声唤回渐渐消退的革命精神,校正社会文化心态,其所承载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越了红歌会作为一个选秀娱乐节目所应承载的社会责任。在这个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中国红歌会是一个红文化节目,但首先必须是一个娱乐节目。因此,保证娱乐性、提高收视率是保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甚至生存能力的前提;但一味追求娱乐性,失去政治上的教育引导功能,又必将失去节目特和赖以生存的根本,最终流于普通的娱乐选秀节目,在结束短暂的节目周期后消失于银屏。
3 草根性和专业性的挑战
草根性和专业化是另一对共生的矛盾体。失去草根性就失去了最广大的人民众的参与,失去了节目创建初大众化的本意,变成了“红歌专业选拔赛”;过于注重草根性又将影响节目水准,失去可看性和艺术感染力,变成文化公园角落里众自发聚集的赛歌活动。但草根性和专业化又不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很多忠实的“红米饭”们已经意识到并开始讨论过度专业化的问题,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草根性与专业化的平衡关系,为确保最大众化
的覆盖度和影响力,又确保节目的专业水准和娱乐性,江西卫视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修改赛制,在节目的前期和中期确保了广泛的草根性和大众化,同时保证在节目后期小比例激烈角逐中凸现选手的专业化修养,提升红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草根性和专业化较好地平衡。虽则,江西卫视在处理草根性和专业化的做法仍具争议,但在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矛盾的统一是唯一的出路。在处理二者平衡的具体操作中,需要把握的原则是,浓重的草根性只会增加节目的影响力与共鸣,但过度专业化势必伤及中国红歌会的根本。
4 纯净性和商业化的挑战
商业化是指以生产某种产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而商业运作是指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赢利性活动;营销是商业运作的主要形式。商业化和政治上的纯净性没有本质的矛盾,商业化和崇高、积极、爱国也不是天生的宿敌,许多国外的资本企业在主要从事牟利的同时,也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爱国责任,但是商业化和商业运作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以中国红歌会为例,纯粹的商业化将使其放弃崇高的社会教育功能,转而庸俗取乐,一味谋求收视率,实现利益最大化。
5 受众单一性和多样性的挑战
中国红歌会的受众中既有50、60、70后,也有80、90后的年轻人,更有大批爱听红歌的儿童,但由此得出受众多样性的结论是牵强的,也是过于乐观的。在娱乐行业,吸引是一方面,留住是另一方面;1%是客观存在,60%是另一种形式的客观存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喜欢是浮浅层面上的喜欢,是难以持久的喜欢。整体而言,中国红歌会的稳定受众体相对单一,且偏向于大龄化的趋向,如不能提早预防,真正形成受众在年龄结构上形成梯次,将势必造成红歌会受众的断代;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红歌会将由此很有可能不是褪变成单纯的娱乐秀而被市场淘汰,就是办成老年人节目而无疾而终。
6 同类型节目对中国红歌会的挑战
自2004年内地兴起选秀节目以来,先后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选秀节目林林总总,如:《快乐男声》、《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花儿朵朵》、《星光大道》等,均具广泛的影响力和卖点,都有自己稳定的收视体和商业运作团队;我国的选秀电视节目就如一条琳琅满目的美食街,在不用担心价格的宽松环境中,中国红歌会这个传统美食店要想吸引所有顾客的驻留是不现实的,要稳定地吸引一大批回头客也是难上加难。
风洞实验室7 中国红歌会生命周期困境
江西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红歌会“掌门人”李建国曾表态:“中国红歌会是一个长线产品,可能2019年还在做,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节目。”正式对中国红歌会的生命期作了一个预测,即希望中国红歌会能办满14年,到2019年甚至更远。这是一种建立在“可能”和目前中国红歌会“鼎盛”时期自信基础上的豪言壮语。诚然,红歌的生命是永久的,然而“中国红歌会”作为一个电视类选秀节目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歌剧伤逝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红歌会也可以打造成为江西乃至我国的“美国偶像”,它也可以存在10年,14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关键是正视困难和矛盾,预先分析好红歌会受众的特点,研究、寻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中国红歌会可能的转型;继续走弘扬红文化和时代主旋律路线,继续走规范化的商业运作路线,继续走大众化、草根化路线;打造受众梯队,融入青年体,整合红资源,融入红资源,使中国红歌会的积极影响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影响长远。
参考文献
1 闫玉清.“红歌”为什么这样红?[J].求是,2008(20).
2 谢克,杨.试析中国红歌会成功的社会心理原因[J].声屏世界,2008(8).
3 张凤莲.唱红歌与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2).
4 王志奇,谭颖琳.传承红精神弘扬先进文化[J].声屏世界,2008(2).偏心轴承
5 李云洁.红歌的美育功能、美学特质及其时代意义[J].理论视点,2007(12).
6 张胜良.论“中国红歌会”的兴起[J].作家杂志, 2008(1).
7 李琴.消费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 2010(6):39-43.
8 周四选.合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J].社科纵横,2008,7.
9 徐贵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10 黄贤文,论《中国红歌会》的时代意义. 党史文苑(学术版),2009.
11 李海波.“中国红歌会”传播效果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3).
12 胡晓军,李韵,刘健婷.“中国红歌会”点燃红激情[J].党建,2009(2).
13 张维,柯黎.「中国红歌会」为什么这样红?[J].人民音乐,2009(8).
14 魏政.“江西老区红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研究”.《老区建设》,2007(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8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歌会   中国   节目   红歌   时期   歌曲   选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