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与儒家实学精神

实事求是与儒家实学精神
朱昕旻
[摘  要]: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逐渐形成的重要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这一命题原本是儒家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经典表述,是中国儒学传统实学精神的体现。在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一命题注入了时代的与历史的崭新含义。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们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精神、最新科学技术、中国具体国情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实事求是  实学精神  传统    创新
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逐渐形成的重要思想路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是他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实事求是”这一命题原本是儒家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经典表述。从历史上考查,班固的《汉书》为河间献王刘间做转,称颂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其后乾嘉汉学训释经义,更强调“事实求实,不主一家”。而清末曾国藩提出的“夫所谓是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则强调了“实事求是”中实用理性成份。
博览古籍,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许多流派都有所涉猎,但是影响最深的应推传统儒家学说。而儒家的实学精神,特别是其家乡特有的湖湘文化中的实学精神对于实事求是思想更是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湖湘文化源于北宋末年。胡安国、胡宏父子创建书院,开创其学统之先河。继而朱熹、张栻会讲于岳麓,更是为其奠定了基础。湖湘学派以岳麓书院为中心,在其长期发展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独特学风,一是程朱理学,二便是提倡实学。其举创始人之一的张栻,在认识论上一直主张“行得便见得”、“士君子之学,不过一实字”的经世致用之学。他的学说虽然没有朱熹那么深远的影响,但在湖湘学派中却早早的抹一层重视实学的彩。
朱张之后,对湖湘学派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王夫之继承了传统理学思想,又吸取了东林学派“学为世用”的精神,对理学作了批判性的总结,建立了“理依与气”、
“气体道勇”、“知行相资”的哲学体系。突出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思想体系已经超越了宋明理学,而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源泉。
进入湖南四师和一师后,通过其老师杨昌济的指引广泛的接受了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湖湘求实学风的熏陶。1914年6月,刘人熙等发起成立“舟山学社”。青年曾多次与蔡和森、萧子昇前去聆听学术报告。
在清朝末年,湖湘文化又出现两次思潮。首先是魏源高举的“师夷长技”。魏源早年就读于岳麓书院,好经世致用之学。他主张关心社会现实,提出“贯经术、政治、文章于一”的思想和“已经术为治本”的方针。战争后,魏源开始提倡向西方学习,将经世的重点转向于“师夷长技”。其后便是儒学治军的曾国藩。曾国藩早年也求学于岳麓书院,他提出“理学经世派”,力求在理学唯心主义的外衣下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后期他又成为洋务运动的创起人之一,使“师夷长技”从理论变成一种实践,迈出了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这两次思潮,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巨大震荡,打开通向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闸门,在湖南学子中,影响更为深广。在《讲堂录》中就记下不少曾国藩的格言 “不说大话,不骛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表达了其对曾氏所务实精神的赞同。
还在与友人的书信中自称“独服曾文正”①而其所特为赞服的正是曾氏所标举的“实事求是”精神。
除了湖湘文化以外,首倡“经世致用”之新风的顾炎武,也对产生过重大影响。
顾炎武与王舟山同为明末遗老,力倡“经世致用”的学风。他提倡系统的取得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经验,同时重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提出“疑义”和“独见”;结合历史的方法,详其源流,然后验之于事物,更新认识。
早年便阅读过顾炎武的《日知录》,对其“经世致用”之学有粗浅了解,而且常引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人互勉。后来他在湖南四师、一师求学时的《讲堂录》中就摘抄了《〈日知录序〉言》,其中对顾炎武实地考察、“足一半天下”、“究源探本,讨论其所以然”的治学态度衷心钦佩。在其1917年撰写《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更是标榜顾炎武为文武兼备、三育并重的师表之一,备加称颂。维吾尔在线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而。”“游之益大哉!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泛黄渤之海,启瞬江湖失;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
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②正是在这种实学精神的鼓舞下,年青时代的多次利用寒暑假,到各地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风俗、历史地理情况,然后把感受写成通讯,发表在《通俗日报》上。谈论起这种“游学”活动时还把它称为“无字之书”。
不过实学精神虽然对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历史证明它不可能成为“实事求是”思想的唯一成份和来源。
首先从汉朝董仲舒起“废黜百家,所独尊的儒术”起,以伦理道德和严格封建等级观念为核心的儒术在中国历史长河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到了宋代,程朱发展孟子的“内圣”儒学,一意讲求“存诚尽性”和“尽心知天”,并且吸取了佛道思想,逐渐形成了唯心理学。实学精神在整个儒家学说中更多地只是针对于清谈的一种严谨学风,而在其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终究摆脱不了儒学浓重的唯心主义彩。
其次对于实事求是这一概念,进行过具体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
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③这表明的实事求是思想不仅继承了儒家实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事求是”作了新的哲学解释,使这一命题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学风和思想路线,而不是儒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这种一重大的转变来源于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把唯物论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直接合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使“实事求是”这一儒家传统学说具有了新的哲学特点:
首先实事求是这一命题,从其直接的意义上说,是对主观和客观问题的唯物主义回答。它的基本精神就是主观认识要尊重客观实际,正确的反应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出发,实施救世的态度,就是把客观存在看作第一性的东西,把主观认识看作第二性的东西。但是这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没有采取抽象的思辨哲学方式,而是表现为实际行动中的哲学立场。
其次实事求是这一命题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统一。说它是世界观,是说它明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表明哲学的基本立场。说它是认识论,是因为它直
接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原则。首先实事求是,作为一条唯物主义的原则,它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某种既定的原则出发。其次,实事求是,作为一条唯物主义原则,它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再次,实事求是,作为一条唯物主义的原则,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重新解释“实事求是”这一传统儒家学说时是建立在对于中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首先从1921年在安源煤矿的工人调查到1925年在湘潭、湘乡、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调查,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寻邬调查》、《兴国调查》,可见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情作了最切实的调查研究。其次通过三次“左”倾错误给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所造成的危害。1930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阐明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初步论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天黑前的夏天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曾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与总结,是我们一大重要任务。”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就是这么一个将
儒家实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联系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过程,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是传统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新解释。
过去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们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精神、最新科学技术、中国具体国情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掌握实事求是得方
法论意义,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思想路线去发现问体,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应该看到实事求是这一伟大的思想路线的产生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二十一世纪是注定是一个发展的世纪,当我们的传统与现实发生了冲突,当我们思想与世界潮流出现了偏差,全盘接受还是全盘否定?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注定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动荡与冲击,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带来极大的挑战。只有使继承与创新结
合,即认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光辉与成就,又能够积极吸收所有先进的科学与知识,尊重历史把握现在,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复兴。
注  释:
①1917年给黎锦熙的信件
本田思迪改装②《讲堂录》
③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
金属粉末参考文献:
[1]《传统下的》 汪澍白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一版 ISBN7-5006-2209-0
[2]《思想概论》 田克勤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2002年重版7-04-008855-X
[3]《哲学思想的民族性探源》侯树栋 齐士泽 刘春建 求实出版社 1989年1月第一版 7-80033-044-3/A·3胎儿标本
[4]《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汪澍白 汪澍白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7年12月第一版 7-5615-0037-8/A·1
作者简介:
朱昕旻 男 1984年7月 萧初阳学院综合文科032班 曾任班长 院公寓团支部组织委员 院学生会生活部长曾获校二等奖学金 三好学生 院优秀团干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6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实事求是   传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