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及路径研究

- 7 -
基金项目: 2019年肇庆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项目编号:ZQJPPY-2019004);肇庆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
202026)。
打鱼还是打渔
作者简介:李小康,男,汉族,江西抚州人,肇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及路径研究
李小康,陈 军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摘 要:我国高校德育旧范式与学生道德发展特点与趋势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指出高校德育旧范式存在的育人困境,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非科学性与非合理性,论证新的德育范式的科学性、适切性及合理性,并提出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德育;学生道德;德育范式;转换路径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和多元化并存的时代,在
这一特殊的时期,形形的社会思潮、理论与观点相互碰撞,大众传媒传播的不良信息或相互矛盾的信息,引发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认知的,也包括情感的、行为的;既有对社会的认知与情感问题,也有对他人的认知与情感问题,还有对自身的认知与情感问题。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做到德育知识与德育实践的知行合一是传统德育范式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德育范式上,提出新的德育范式,实现德育范式的转换。
cyg一、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德育的重心在于传授德育知识,把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知识人”作为德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标,知识被看成是学生的唯一的规定性,知识也成了评价学生道德品性的主要标准。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的学生被看作是具备德育素养高尚的学生。在以塑造“知识人”为价值目标的取向下,多数学生往往将德育知识“入脑”而没有“入心”,多数学生存在对德育价值观的是非判断能力,却缺少付诸德育实践的现实行为。德育的实践体验环节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短板,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没有形成有效协同的情况下,重知识、轻实践的德育范式困境还有待进一步破解。
当今高校的德育模式大都是思维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强调学生对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逻辑论证,对
道德现象的分析和判断,在头脑中对道德行为进行选择,对道德结果进行推理,并通过大量的“道德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道德反思,以此来训练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传授式德育是对现实中存在的单纯以知识的接收、占有为目的的德育的概括,指的是以让学生接收和占有现有的知识为目的而形成的德育理念和操作模式,让学生对道德规范、道德准则以及道德伦理等道德知识进行熟练掌握。但是,通过大量的“道德练习题”掌握知识的学生在面对不道德的行为时却无法用道德知识指导自身的行为。出现德育知识的输入与德育行为的产出不成比例的现象,德育效果往往没有达到预期。
二、高校德育范式转换路径(一)重视自律型德育教育
社会越进步,人的德性越发展、越完善,道德的发展功能就日益突显,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的发展性功能。可见,发展人的道德性是道德的功能之一,以道德为内容的德育必须符合道德的本性,满足道德的要求,将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目标。德育接受是一个从外化到内隐的过程。它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的真理,是求真的活动,目的在于对真理的信仰。德育接受的内容包括真理、价值与情感,主要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个人性。他律人格不是德育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律人格才是德育的追求,而要实现这一追求,德育必须实现由重他律到重自律的转换,高校需要高度重视自律德育。
(二)重视实践型德育教育
“知道”德育培养的往往是占有大量道德知识,却较少用这些道德知识的人,这种人往往是知“道”而不行“道”,言行不一,背离了德育的宗旨。体验有助于形成、深化和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的体验使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认识更加深刻,所得认识更加鲜活。德育知识向德育实践的转化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理论逻辑的逐步认知过程,即德育知识的掌握接收到个体逐步接受的过程;二是情感认同到付诸实践的活动体验过程,即从心理、心境、价值认同等各方面接受或者是拒绝的状态。两者合一才能对个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德育的体验活动是“知道”转化为“行道”的中间桥梁,是德育知识转化为德育
唯美主义- 8 -
实践的缓冲剂。通过德育实践教育活动,使得德育理念和德育知识到达至每个学生个体,让学生做到既“知道”又“行道”的知行合一,并逐步内化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心性品质。
德育既然以成人为最基本的目标,其内容就应以普通人能做到的道德标准为主要内容。学生要完成自我塑造,德育知识内化为德育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通过自我认知与外界情境相互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产生的积极反馈后进行的。根据强化理论,当学生德育的自我认知与德育实践活动产生积极良好的反馈时,则后续会进一步强化实践行为,刺激内隐认知活动向外显互动的转化;当德育知识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没有产生正向反馈时,则消极的反馈会弱化原先的行为。个人的自我生成不是与世隔绝的,
他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每个人建立的社交关系不同,承担的社会角就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本质,成为不同的人,其成长过程中是主观能动性的,其变化是创造性的,不可限定的。实践型德育范式转换路径如图1所示。
发展、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的人本化德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促进知识型德育转化为实践体验型德育,要改进现有的非人本化德育范式,需要弱化非人本德育的外化型德育范式,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三、结语
当代高校德育与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与学生品德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对德育的需求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德育范式需要弄清旧的德育范式与新的德育范式的区别和联系,具体体现在德育的理念、思路、价值追求以及操作样态,目前在我国开展德育范式的转换及路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新的德育范式的实施有待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完善。
HODGKINHUXLEY模型
参考文献:
[1]  钱峰.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
(40):63-64.
[2]  郑黄鑫.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  张艺豪.新时代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路径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
学报,2020,33(3):90-93.
[4]  李楠.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实现路径[J].现代交际,2020(2):
as if 用法>脊灰野病毒109-110.
[5]  刘文倩,刘宇红.浅析人性化德育课堂的有效措施[J].佳木斯职
业学院学报,2019(2):23-24.
图1 实践型德育的范式转换路径
(三)重视人本化德育教育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从学生出发,把“自我实现”视为德育的终极目的,为了学生发展而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
实践反馈
德育知识
逻辑—认知过程
德育体验活动
理论指导
情感—体验过程
接受/强化
拒绝/弱化
德育实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0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4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范式   知识   实践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