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的报告1000字

文化外交的报告1000字
第一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近年来,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反响。
3g安全网但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在文化产品的输出和进口方面,我们还存在较大的“逆差”和“赤字”。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缺失,是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要体现为软实力的较量。中国文化产品要走出去,必须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隔阂等方面的难题。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式。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向世界提供具有吸引力、感召力的“中国创造”文化产品。中国创造要实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适应国外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注入新的基因,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将高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用有亲和力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和“中国故事”。刘谦2010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传播中国的价值观,让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这样,世界人民才能正确、客观地理解中国和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应把这些中国文化精神贯穿其中,把中华文化的美妙用最好的方法告诉全世界,增强世界人民对生活幸福的体验,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实施品牌战略才能高水平地使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制作出更好更多的创意产销自主品牌。积极发挥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深受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
一的精品力作。发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导向作用,推出一批艺术学科理论研究和当代文化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净化网络文化市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改进现行文艺评奖办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
总之,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不能简单地固守传统,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与时俱进,让中国文化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博采众长,让中国文化开出创新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第二篇
文化外交,从词语构成角度分析,是由文化和外交两部分组成的,首先,文化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这是对文化广义上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排除了人类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的物质财富部分,专注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对文化的论述中,李智老师的论述较为经典,他指出,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达表述某种精神、理念,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着的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一部分学者从文化的广义狭义入手,认为文化外交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外交就是一切形式的对外文化的交流,不仅包括具有官方身份的外交官员,还包括实际发挥了外交官作用的个人,狭义的文化外交包括狭义的文化外交多被定义为以国家政府为行为主体的,通过文化、艺术、教育等途径,向他国传播本国的政体、价值观、文化特性等,以期达到建立、发展、维护与他国关系、促进国家利益的目的。也有学者从历史观角度去理解文化外交,指出外交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过程,离不开文化外交的因素,因此,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政治价值观作用下, 对文化外交的定义会有所差异,因此学术界目前并没有一个对文化外交明确的定义。
公共外交在最开始萌芽阶段,就一直等同于“宣传”活动,是一国政府主导的,带有很强政治目的性的,针对他国公众所进行的宣传。直到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将这两者区分了出来,明确提出,公外交是以公众熟知的事实为基础,是客观公正的“宣传”,是最为宽泛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其中与宣传明确区分出来的点是,他强调信息的真实性,目的是要赢得目标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由此,从两者的定义及所含范围来看,两者都属于体现国家意志的外交行为,两者相互包含,但是又相互区别。两者都是面向公众性的文化外交,或者说是文化上的公共外交。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各有侧重,拥有彼此独立的领域,首先,从研究角度来看,文化外交是就交流内容而言,是“文化”范畴的两国政府或民间的交流,体现着两国文化上的双向互动、交流互鉴;而公共外交则是就交流的手段和对象而言,是面向“公众”的外交行为。其次,从研究的范围来讲,文化外交既包括对外的人际传播、也包括国际大众传播;而公共外交主要是国际的大众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外交相对于公共外交,其传播主体是泛化的,但是,随着近些年对于文化软权力的强调,文化外交同公共外交融合趋势将越来越显著。
第三篇
当今社会,文化外交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和外交手段。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外交使命任重而道远,成为我国展现自身独特文化价值理念、开辟特发展道路和树立大国形象的有效方式。早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文化外交就受到我国各领导人的重视,在国际周边环境对我国不利的情况下,*****主席运用文化外交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因
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外交成果不仅是对我国开展文化外交工作经验的总结,更会给我国今后的文化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重要关键字:文化外交;外交成果;外交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亍摇篮之中。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如何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树立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外交工作的重点。*****主席巧妙地运用“文化先行”战略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增进了中国同目标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在我国外交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灵活运用文化外交形式多样的策略,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文化活动,如派遣艺术团出国演出交流、文化人士互访、乒乓外交、围棋外交等,而且还积极筹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活动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如举办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活动,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在英国、德国等地多次举办画展,这些举措为新中国走向世界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积极塑造了新中国的大国形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紧张及不利的情况下,为冲破外交的封锁,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工作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外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大国形象,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
水产品包装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2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外交   中国   国家   世界   国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