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之国际贸易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之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一、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开展国际贸易、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在当前我国拓展对外开放 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开放质量,逐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尤 为重要,特别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优势。
(一)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 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 学说。
比较优势学说是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成立 的条件是两个国家都必须具有各自的绝对优势,方能进行国际贸易,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
两劣取其 次劣”。发达国家应当将更多的经济资源集中在高效率的生产部门,减少或放弃那些虽然比落后国家 效率高,但在本国却是效率较低的生产部门;而落后国家减少或放弃那些效率最低的部门,将经济资 源更多地集中到那些虽然比发达国家落后,但在本国却是效率较高的生产部门。每个国家不一定生 产各种产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比较优势最大、利益最大或成本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 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 较优势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但前提是完全自由贸易。比 较优势理论对国家或地区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努力发挥本国、本地区、本 企业比较优势的同时,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竞争 力大或强的企业或国家才有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独特的,可以说竞争优势是一种特质。只要竞争 者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特质,它就具有某种竞争优势,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品牌。而国家是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
一国的竞争优势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六要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任何两项要素都是相关联的。这六个关键要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者产业环节能否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生产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前者是被动继承的,后者是通过人力 和资本的持续投资获得的。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与半技术工人、 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我国当前正 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期,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逐渐没落,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不断 加强。
(2)需求条件是产业崛起的基础和动力,提供企业发展、持续投资与创新的动力。重要的需求条 件主要包括国内市场的性质,客户的需求形态,国内市场的大小和速度,国内市场需求转化为国际市 场的能力。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潜在的比较优势通常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相关产业的表 现会因为扩散效应和提携效应带动上、下游的创新和国际化,当上游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时,下游可能 因为上游而在成本、效率、反应速度上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国家环境会影响企业的管理 和竞争形式。推行企业走国家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 本土竞争者的压力或者市场推力,还有管理者的态度、政府政策、对外语的态度,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 于产业获取竞争优势。
(5)机会角是产业崛起的重要催化剂。机会会打破原来的状态,促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 提供一国超越另一国企业的机会。可能形成机会,影响产业竞争的情况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 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生产成本提高、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外国政府重大决策等。
(6)政府角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的行为最可能影响到其他几个要素,政府 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可能影响供给及需求,教育发展可以改变生产要素,政府的保护收购更可能刺 激相关产业兴起。
(三)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党的性质是什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一方面要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形
成经 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新优势。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发 展的方式和科学发展观的。路用材料
我国在初级生产要素上仍然具备优势,但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说,首要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优势在逐渐缩小。资源要素优势也在弱化,传统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和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要远高于发达国家,对资源的依赖降低了产业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高投人、高耗能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也消耗了未来的发展潜力, 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
与此同时,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提高了,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要获得高层次的竞争优 势,就必须凭借高级生产要素,以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教育的发展促进 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出现明显改善,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巳经有了相当的提升,产业结构也正在朝着高 级化方向发展。
二、贸易平衡
卫星数字电视(一)进口与出口的定义
进口,指购买本国没有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或消费所需的原材料,目的是获得更低成本的生 产投人。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商品输入到本国的一种贸易活动。
与之相对应的,出口是指向外国提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或消费所需的原材料,目的是获得更 高的利润回报。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商品输出到外国的一种贸易活动。
(二)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会产生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 季、一月)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 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昆明闪电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就会产生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 季、一月)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贸易总值,俗称“人超”,或“贸易赤字”。贸易逆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 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顺差越大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意味着:
(1)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2)长期的贸易顺差会引起本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
(3)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本国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
(4)大量外汇盈余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
生死跳伞
一国政府当局同样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 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长期的巨额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都不利于国民经 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贸易平衡
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
巨额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都属于贸易不平衡,贸易不平衡是由过高估价的进口国货币和过低 估价的出口国货币所推动的,因此,这种不平衡的单向流动贸易可能由于两种结果而
反物质世界结束:一种是出 口国耗尽了它的资源,难以继续;另一种是进口国的贸易赤字水平已经达到过高的程度,出口国不愿 意再接受进口国的债务。
三、国际贸易方式和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间商品流通的具体做法。根据商品流动方向,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 境贸易;根据商品流动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根据贸易统计的口径,分为出人国境的总贸 易和出人关境的专门贸易;根据商品运输的方式,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路贸易、邮购贸易和网 上贸易;根据有无第三者的参与,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根据贸易清偿的工具,分为现汇 贸易、记账贸易;根据参与贸易结算的国家,分为单边贸易、双边贸易、三边贸易、多边贸易。
单边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一般、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买卖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单独就某一商品 的价格及有关交易条件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根据合同规定,卖方履行交货义务,转移商品所有权, 买方履行付款义务,取得商品所有权,这笔贸易业务即告完成。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国际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1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1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贸易   优势   生产   产业   竞争   要素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