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观察分析

幼儿园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观察分析
新知关键词郭松年】:告状行为    动机类型    处理策略
一、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到了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争抢玩具”类的纠纷逐渐减少,“引起成人注意”“维护荣誉”类的纠纷与告状开始占主要地位。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中班幼儿常常向老师告一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壮。比 如:哪个小朋友抢别人的东西,哪个小朋友不遵 守 纪  律,哪  个  小  朋 友 扰  乱  别  人 的 游  戏等  等。一般  来  说,幼  儿  的行  为  开  始  从“为  我”向“为  他“发  展  ,国家财政拨款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需要开始加强。他们开始逐渐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意老师对他们的良好评价。所以到了中班幼儿都特别注意表现自己。因此 中班幼儿告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同伴和成人的注意,特别是老师的注意。他们告状并不要求对事情的好坏作出反应,或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时只要成人点一下头或是“恩”一声,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此外,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还有以下的特点:男孩比女孩有更多告状行为,也更多地成为“被告”;活泼外向型儿童较内向型儿童更爱告状,也更易成为别人告状的对象;在引发告状行为的原因中以“寻  求保    护”为  主,这可能源于人
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里、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使得幼儿在告状的行为上呈现出有无是非辨别型告状到有一定是非辨别型的告状。教育心里学的研究表明,幼儿告状动机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检举揭发”类告状告状。2、、求助类的。3、为自己辩解的告状。4询问类的告状。5、追求自我表现的告状。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检举揭发”类告状。
李子豪,男5周岁,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这个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从来不端正的坐在小椅子上,总是这边玩一下,那边走一下,嘴巴里老师发出声音,而且告状比谁都积极,总是说其他小朋友上课怎么样,自己犯错了总有理由。一次课间活动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到楼下玩大型玩具,规定是谁站的好久先去玩,于是大家都立正站好,当大部分孩子得到认可可以去玩,只剩下小部分因站的不好,不能去玩时,费子豪说:“老师你看李鑫亮没站好,我站的很好,我可以去玩了吧。”
中日关系论文
解析:这种行为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要防止幼儿因为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或怀有嫉妒心理而乱告状,这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并且老师对这种告状行为及时纠正,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案例二:求助类的告状
一次阅读时间,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有的自己选了一本书独自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故事。这时候,亮亮突然很气愤地过来“告状”:“老师,《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是我先出来的,小罗他不让我看。” 小罗也不甘示弱:“书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在老师面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我先了一下他们的情绪,接着,转过脸来对小罗说:“上次,你看《喜洋洋》时,宝宝硬是不给你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小罗想了想说:“就会不高兴。”老师趁机说:“那你不让亮亮看书,他也一样会很难过的呀!你们两个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让两个人都开开心心地看书?” 亮亮和小罗听了,商量了一下,决定两个人一起看书,于是他俩就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坐到小椅子上看书去了。
河北招生考试信息服务网解析:亮亮是为了求得老师的公正解决纠纷,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集体活动中,
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和、争夺玩具和书籍等纠纷。当这些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方就会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公正裁决或给予保护。在活动中通过引导亮亮反省,并换位思考,相互间要理解、宽容,让孩子不仅要知道别人的想法,还要理解他为什么要有这种想法,让孩子考虑一下他人的行为是否有合理的一面。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幼儿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亮亮和杰杰听了老师的话后,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到小椅子上一起看书去了。
案例三:为自己辩解的告状
晚饭后,孩子们进入玩具区玩雪花片,但雪花片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事孩子们在摆弄各种造型时雪花片就不够了,一次帅帅拼的造型不够了就抢了韩斐然的两个,当老师走过来时他还恶人先告状说韩斐然把雪花片给了他现在又反悔了,想把雪花片抢回来。
解析:帅帅的这种行为是想逃避责任,是想免受老师的责备和批评,幼儿不懂什么叫分享,多半以自我为中心,做错事情不敢担责任,所以才会逃避型告状。
案例四:询问类的告状
中午进餐前,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安静活动;听故事《狼外婆》,开始,大家还能倾听,等饭菜送到后,老师开始分饭菜时,个别小朋友开始“谈天说地”了,阿杰就来告诉老师:“王和和在说话!”,老师因为要分菜比较忙没有理会她,但过了一会儿后,讲话的孩子多起来了,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连阿杰也按奈不住,加入了谈天的行列。
解析:像阿杰小朋友的这种告状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询问,即“和和在说话”,你老师是支持这种行为呢?还是反对这种行为?她想从老师这里探个究竟。“和和在说话”的第二层含义是“我没有说话”老师若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或给予表扬的话,孩子会得到满足感,并能领会到成人的评价标准,他就会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对路网案例五:追求自我表现的告状。
户外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坐在一起休息,阿西没有坐下来,在操场上来回的跑,和和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阿西不坐下来,到处跑。”
解析:和和想通过告状,让老师关注自己表现自己,想让老师知道“我已经坐下来休息了”。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三、讨论与反思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幼儿告状的理由却不尽相同,那么,面对孩子的种种告状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教师要了解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
(二)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1、宽容的态度2、自信而不自我。
第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
要教育幼儿处理伙伴之间的矛盾。幼儿的依赖性较强,即使一点小矛盾也总也想依赖承认帮助解决。因此,老师和家长不要听幼儿告状就插手他们之间的事,要指导他们自己处理矛盾纠纷。而老师和家长具体处理幼儿的告状过程中,也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幼儿从中明白了谁是谁非,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幼儿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又减少了告状次数。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时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91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告状   幼儿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