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研究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1],在我国很多地方被广泛栽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草莓是一种以匍匐茎无性繁殖的作物,因长期
种植,体内病毒逐年积累加重,病毒病发生严重[2]。一
旦草莓感染了病毒后,植株生长缓慢、叶皱缩、果实
逐年变小、畸形、品质差,一般减产30%~80%[3],草莓病毒病已成为了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
草莓病毒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药剂可用于防治。培育无病毒母本苗,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根本对策[4]。目前世界上生产草莓
无毒苗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茎尖培养法培育草莓无病毒苗[5]。
草莓脱毒技术的研究,国内已有很多报道,上海
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何欢乐等的研究结果[2]
明,最适宜的草莓脱毒法为改良热处理+茎尖培养法,即先将草莓匍匐茎放在40℃热水中处理4h,再剥取≤0.5mm 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效果良好;高山林[3]的研究结果表明,把切取的草莓芽洗净后经过高温短时间热处理,然后用茎尖培养法获得无病毒草莓苗;刘健等[6]的研究表明,经40~42℃高温处理草莓匍匐茎后再剥取茎尖,得到的试管苗能达到100%
脱毒率;顾地周等[7]的研究表明,利用试管内高温处理(在温度35~50℃条件下,培养30~80d)结合茎尖脱毒的方法可以完全脱除草莓病毒,从而建立了草莓脱毒体系;覃兰英等[8]的研究表明,将草莓在35℃下热处理7d 后,逐步升温至38℃,在湿度40%~68%、光照度4000~5000lx 条件下热处理35d 后,
将长出的新茎茎尖再行组培,可获得100%的脱毒苗;童尧明等[9]的研究表明,以草莓茎尖分生组织0.2~0.4mm 一次性培养出组培苗,出苗率83%~90%,脱毒率达100%;高遐虹、李梅[10]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草莓的茎尖2次脱毒法,对宝交早生等6个草莓品种的茎尖进行组培脱毒,经检测可全部脱除草
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茎尖2次脱毒法操作简便、易掌握,脱毒率达100%,分化率达79%。
结合国内已有的草莓脱毒技术报道,本研究开展了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旨在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毒率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组培室。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李晓亮(1982-),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植物组织培养、花卉育种及栽培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E-mail :********************
通讯作者:张军云(1973-),男,研究员,从事园艺作物育种及栽培技术推广与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E-mail :****************
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研究
李晓亮
杨世先
杨光炤王文智张建康
钱遵姚
认证计费
广
张军云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草莓脱毒种苗成为了草莓高效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较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通过设置5种试验处理并获得草莓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分析各种处理的病原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mm 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d ),该技术不仅
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种苗;脱毒技术203--
1.2试验材料
草莓茎尖采集于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研和贾井基地,3个参试的草莓品种为鬼怒甘、章姬、红颜。
1.3试验时间
2019年7~12月。
1.4试验方法
1.4.1试验设计设置5种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处理,处理1:对草莓茎尖由外向内逐层剥去茎尖的幼叶,切取肉眼可见的茎尖生长点(1.0~1.5mm)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增殖、生根获得草莓组培苗;处理2:采用“直接茎尖培养”的脱毒技术,在解剖镜(8~40倍)下由外向内逐层剥去茎尖的幼叶,切
取0.2~0.5mm的茎尖生长点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增殖、生根获得草莓组培苗;处理3:采用“改良茎尖培养”的脱毒技术,将通过“直接茎尖培养”法获得的新生匍匐茎的茎尖再进行第2次茎尖剥离,切取0.2~0.5mm的茎尖生长点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增殖、生根获得草莓组培苗;处理4:采用“直接茎尖培养+高温处理”的脱毒技术,将通过“直接茎尖培养”法获得的草莓组培苗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保持白天35~40℃光照培养12h/d,夜间25℃暗培养12h/d的条件下培养30d,之后将存活的芽增殖、生根获得草莓组培苗;处理5:采用“直接茎尖培养+冷处理”的脱毒技术,将通过“直接茎尖培养”法获得的草莓茎尖放置于5℃的冰箱(组培苗需整瓶密封好)中培养60d,然后增殖、生根获得草莓组培苗。1.4.2草莓苗的组培按照李晓亮等[1]的技术实施。
1.4.3草莓苗的病原检测各处理的草莓组培苗送样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进行病原检测,检测方法:将抽提样品负染制片, FEI透射电子电子显微镜检测。
1.4.4数据调查与分析调查各种处理后的草莓组培苗存活情况、苗的质量,根据病原检测结果分析各处理对草莓病原脱毒效果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草莓种苗的存活率
从表1可知,经过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5的试验处理后,草莓种苗的存活不受影响,存活率为100%,但经过处理4试验处理后,绝大部分种苗死亡,存活率仅为20.12%~25.43%,说明大部分草莓种苗不耐高温。2.2草莓种苗的病原检测结果
从表2可知,鬼怒甘、章姬、红颜3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处理1中均观察到病毒粒子,而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中的组培苗中均未检测到病毒粒子。说明不同处理获得的草莓组培苗其病原含量不同,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的脱毒效果较好。
2.3最佳的草莓脱毒技术筛选
根据不同草莓脱毒处理后的存活率和草莓组培苗病原检测结果(表1、表2)进行分析,处理1检测到病毒,首先淘汰该技术;在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中均未检测到病毒,由于处理4试验处理后绝大部分种苗死亡,且还需高温设备,所以处理4不入选,处理2、处理3对操作要求严格,茎尖需剥离到
0.2~0.5mm的生长点,否则脱毒可能不完全(如处理1),处理5茎尖需剥离到0.2~0.5mm的生长点,还需冷处理(操作也简单)脱毒,由此使得该处理脱毒充分、完全。因此,根据脱毒效果、操作要求综合考虑,处理5(直接茎尖培养+冷处理)是获得草莓脱毒种苗最佳的脱毒技术。
表1不同处理对草莓组培苗存活的影响处理存活率(%)芽的生长势
1100.00较好、健壮
2100.00较好、健壮
3100.00较好、健壮
420.12~25.43较差、弱小
5100.00较好、健壮
表2不同处理对草莓组培苗病原含量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处理
草莓品种
鬼怒甘章姬红颜1+++++++
2---
3---
4---
5---
注:“-”表示5万倍下观察不到病毒粒体;“+”表示5万倍下平均每视野1~5个病毒粒体;“++”表示5万倍下平均每视野6~10个病毒粒体;“+++”表示5万倍下平均每视野11~ 15个病毒粒体。表中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的植物病原检测报告。
204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的组成也发生很大变化。甘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的喜爱。普薯32品种是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不仅具有多分枝、产量高等特点,而且具有商品外观美、营养价值高、食用品质优的特点,同时利于贮藏保存,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势,食味和品质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1-3]。近年来,普薯32在河南逐渐推广种植,特别是
郑州市周边面积逐年扩大。本文作者通过设置不同栽插时间、种植密度来研究普薯32在郑州市的栽培技术,为普薯32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试验地点在郑州市惠济区郑新黄河大桥东黄河滩区,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地势平坦,排灌良好。试验时间为2019年4~10月。普薯32种苗由河南亿丰隋丽丽
作者简介:潘晓东(1978-),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科技扶贫工作。
不同栽植时间与栽培密度
对普薯32产量的影响
潘晓东1赵
强2方良发3曹海霞4
(1.河南省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郑州450008;
2.河南省科研生产试验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郑州450008;
3.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南阳473053;4.新郑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台风莫拉克河南新郑451100)
摘要:本文作者以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不同栽培时间、3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普薯32在4月15耀25日之间栽植,在3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
鞍山信托关键词:普薯32;栽植时间;栽培密度;产量3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中,通过5种处理方法获得的草莓组培苗,经检测后草莓种苗中的病原含量不同,比较分析筛选出了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即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mm 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d )。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亮,张军云,张钟,等.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和快繁体系的建立[J].作物杂志,2016(4):68-74.
[2]何欢乐,阳静,蔡润,等.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J].北方园艺,2005(5):79-81.
[3]高山林.草莓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及其应用[J].北方园艺,
2000,133(4):34-35.
[4]刘红旗.大棚草莓[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
[5]高红霞,李梅.草莓三高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6]刘健,刘向蕾,胡繁荣,等.草莓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9(6):1088-1090.
[7]顾地周,朱俊义,冯颖,等.草莓试管内诱导匍匐茎和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89-94.
[8]覃兰英,邓世秀,李青,等.培育草莓脱毒苗方法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8,15(3):175-179.
[9]童尧明,郑宏清,叶正文,等.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一步成苗试验[J].上海蔬菜,1993(4):30.
[10]高遐虹,李梅.提高草毒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率研究[J].中国果树,1994(2):5-6,14.
20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89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草莓   处理   脱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