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引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如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诞生了一个半多世纪了;而自1917年十月革命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近百年了,且社会主义阵营曾经能够与资本主义阵营抗衡对峙,平分世界主宰权。社会主义这个已经进行地一个半世纪的轰轰烈烈的人类伟大的事业。然而,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有点不合乎情理。但这个问题确实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特别尤其是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我们的所有失误,都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清楚有关。
1、什么是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质疑和突破(材料略)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降下的旗帜,升起的困惑(材料略)
由此可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一直在思索和追求解答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发生困惑和疑问最多的问题。
为什么提出要走自己的路?
取得了哪些成果?
第一节  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社会主义理解的问题(板)
马恩两位思想大师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恩从唯物史观出发,以宏大的气魄和高超的辩证思维,通过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现象的科学剖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此,“两个必然”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凝聚了几代人的向往和追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所言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形态的,是两位思想大师在科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有概念、范畴和逻辑抽象、推理出来的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它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作用,只是一般理论上的、方法论上的,而并非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及社会制度的具体规定。尽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作了原则
途语导航
性的描述,但这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只是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预见,而且由其前提来限定。从这一意义来讲,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理论研究开辟了道路,指明了社会发展方向和的历史使命,至于各国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依赖于各国无产阶级对本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发展。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率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列宁和他的后继者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但由于历史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把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预测当作硬性制度来建设,建立起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公有制,忽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建国之初,对迅速集中力量建立完善国民经济体制、抵御外来干涉、保卫社会主义新兴政权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制约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解体有其中的因素。
二、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板)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1953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于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64月到1966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率先提出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 
119564,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1956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72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但是,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1961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tmis、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三、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板)
金华实验教育集团(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模式
1.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最初探索(副
这是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的以下论述,深刻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他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71页)由于中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又是世界上唯一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国家,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十分复杂,自己又缺乏任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甚至搬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点。尽管如此,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努力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苏联模式的框架内,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逐步进入低潮,社会主义日益陷入深重的体制性危机的时候,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了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1982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
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文选》第3卷,第北京全面推行电子职称证书2-3页)这段论述,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33年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65年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完全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到走自己的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副)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异常严峻,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以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用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道路选择的反思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到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更加自觉地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历程。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历史过程。
同志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的革命和建设之路,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东方落后国家高扬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其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人民迅速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偏差。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深刻,对基本国情缺乏正确的分析,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也不足,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很大损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也正是由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使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
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可见,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迈不开步子。
苏联、东欧、中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主要根源在于对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中社会主义之间的差距的人为抹煞。马恩所言的社会主义是构建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但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建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对伟大导师的崇敬,把理论教条化,不是把社会主义和发展放入到现实生活中衡量,而是用理论的范式来裁剪现实的社会,以至人为造成各种错误。
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始终抓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2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85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主义   建设   中国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