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第十一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45~47页)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3、19、21 对内改革 4、5、6、7、8、20、21 对外开放 9、10、11、12、13、14、20、21 理论 15、16、17、18、22
一、选择题
1.(2010年日照)1978年被称为是"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大转折"指的是(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解析:B 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8年"分析,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大转折"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0年重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解析:D 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回答。
3.(2011年广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热传导方程解析:C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一五计划使中国摆脱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因此C项是错误的。
4.(2011年衡阳)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图片反映的事件分别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事件中除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外,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5.(2011年泰安)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代 粮食产量 1980年 5.02亿公斤 1981年 6.70亿公斤 1982年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经济特区的建立
解析:B 结合表格中时间并联系所学可知,农村改革最先从安徽凤阳开始,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表格中反映的变化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2010年日照)"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D 由"翻身当家作主人"分析,"当年曾分田"指的事件是;由"勤劳致
富奔小康"判断"今岁又分田"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2010年河池)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外商独资企业的改革 D.国有企业的改革
解析:D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股份制,由此可知这一事件反映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8.(2011年泉州)建国初期的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挠度计算公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C 建国初期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①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9.(2011年泉州)张伟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他到达的是(  )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海南
解析:D 四个选项都是改革开放后设置的经济特区,结合其在地图上的位置可知,厦门属于福建,位于最北边;深圳和珠海属于广东,海南在广东南边,因此最南边的应是海南,选D。
10.(2011年河北)"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解析:D 从成功吸引外资,为中国提供税收,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等信息判断这是经济特区创立后带来的影响,即发挥的作用,选D。
11.(2010年莱芜)"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发表南巡讲话
解析:A 分析"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对联反映的是改革开放。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因此,与这副对联无关的是A。
12.拨乱反正秉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特道路。下列描述,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三大改造奠基础 B.一五计划谋发展
C.经济特区显活力 D.抗美援朝巩政权
解析:C 由题干中的信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判断,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出现的现象,而且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因此,在题肢中出与这次会议有关的选项即可。题肢中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的是C。
13.(2011年重庆)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珠海 B.厦门 C.汕头 D.深圳
答案:D
14.(2011年清远)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解析:C 本题使用排除法解答。题肢中C项"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错误的,因为特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15.(2010年江西)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D 通过题干中"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判断,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由此可见,这条标语是改革开放时期刷写的。
16.(2010年盐城)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答案:D
17.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②一世风云,安邦定国存伟绩。八斗韬才,邓公理论照千秋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④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解析:D 本题首先判断出每副对联反映的历史史实。①反映的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②反映的理论,理论正式形成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时间是1997年;③反映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④反映的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8.(2011年铜仁)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同时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
A. B. C. D.
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9.(2010年丽水)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展现了中华民族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图像    人物
姓名 (1) (2) 历史
传送带设计
功绩 (3) 领导人民建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 共同
追求 (5)
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三位人物的主要功绩。第(1)、(2)问看图片可知,人物是孙中山和。第(3)问联系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回答。第(4)问考查了的功绩。第(5)问从三个人物身上提炼答案。
答案:(1)孙中山。
(2)。
(3)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4
)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若答"开辟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也可)
(5)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将
shibor利率使安徽连南接北、居中靠东、沿江通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材料三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十八颗红手印"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岗人三次按下的红手印"为我们树立了我党基层干部的什么形象?当前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又采取哪些新举措?
(2)材料二中,中部崛起(包括安徽)依托的龙头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想一想,我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出现在哪些省份?
(3)结合材料三和自己生活变化事例,谈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第(1)问前一问联系农村改革内容回答;后两问联系所知说出认识。第(2)问考查了经济特区最早出现的省份,经济特区最早出现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第(3)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扎根基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心系众、一心为民的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有理即可)发展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
(2)广东省和福建省。
(3)重要性可借鉴材料中的话,也可自己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21.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位外国学者说:"20世纪的中国从1978年开始"。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材料三 这一年,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材料四 
材料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20世纪的中国从1978年开始"?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3)材料四、五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战争以后的开放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1)问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影响。第(2)问依据表格中的"凤阳"分析,因为农村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开始,所以材料二反映的是农村改革;后一问通过"企业""公司制、股份制"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是城市改革。第(3)问前
一问依据图片判断事件,后一问联系近代史上开放通商口岸与经济特区创设的区别回答。
答案:(1)1978年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改革开放由此开始。
(2)材料二是农村改革(或1982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三是城市改革(或1985年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3)材料四是对外开放的格局。材料五反映的是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中国是在遭受外来侵略后,主权遭到破坏后的被动开放,现代开放是主权独立前提下的主动开放(意思接近即可)。
22.(创新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复兴之路》解说词)在这之后,有一本书,系统介绍了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又有一本书,书中"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
材料二 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位伟大的改革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哪两本书?
(2)材料二中"它"指的是?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3)"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设计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条道路中最重要的决策是什么?
(4)把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年?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判断,两本书指的是《海国图志》、《天演论》。第(2)问前一问通过"新纪元""独立自主"判断,"它"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后一问结合所学说出答案。第(3)问考查了理论的特点,就是为中国设计了一条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道路。决策是改革开放。第(4)问联系所学可知时间为1997年。
答案:(1)《海国图志》。《天演论》。
(2)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4)1997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85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