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过程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过程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过程
李佳琦为啥没有薇娅厉害
巴黎气候协定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大学医学院)的Jack Szostak。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染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体的复制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染体复制之初可以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DNA聚合酶可以以反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度。尽管这个引物不长,但是细胞千千万万代地不断复制,如果不进行补偿,染体不断缩短,最终就会消失。James Watson(因为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获得诺奖)最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个“末端隐缩问题”,并猜想染体也许可以通过在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复制前联体(染体末端跟末端连起来)的方式来解决末端复制的问题。
早在1939年,潜心玉米遗传性状研究的Barbara McClintock女士(因为发现玉米的转座子获得诺贝尔奖)注意到,在减数分裂后期偶然产生的染体断裂很容易重新融合起来形成“桥”。在紧接着的有丝分裂中,这种染体“断裂-融合-桥-断裂”的循环不断继续。既然染体的断裂末端容易相互融合,那么染体的自然末端,为什么不容易相互融合呢?合理的推测是,染体的自然末端不同于非正常的DNA断裂末端,它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来避免染体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逐渐明晰了染体末端特殊结构的概念之后,不妨给它一个专有名称-端粒。
四膜虫的小染体众多,也就说端粒可能非常丰富。这就为端粒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材料。1978年,Liz女士利用这种特殊的模式生物纯化了rDNA,以
新经济导刊rDNA为模板通过体外合成参入dNTP的实验,推断四膜虫的端粒是由许多重复的5'-CCCCAA-3'六个碱基序列组成的。第一个谜底揭开了,重复序列,端粒DNA 果然特殊,序列本身隐隐暗示着解决染体末端的隐缩问题和保护问题的机制。
1980年,当Liz女士在会议上报告她的这一发现的时候,引起了Jack Szostak的极大兴趣。他那时候试图在酿酒酵母中建构人工线性染体,让它能够在细胞中像自然染体一样复制。但是当环状质粒线性化转入酵母细胞后,它很快地被降解掉。它的降解是不是因为它的末端没有端粒序列保护呢?端粒序列的发现让Jack Szostak有机会把质粒末端连接上四膜虫的端粒DNA,然后再导入酵母细胞。奇迹发生了,线性质粒不再降解,它可以在细胞内复制,人工染体的想法实现了。
1984年,Liz实验室通过将酵母端粒克隆到线性人工染体的方法,发现酵母的端粒序列是由不太规则的TG1-3/C1-3A重复序列组成的。
聚砜
1984年,Carol女士作为博士生加盟了Liz实验室。她们俩精心讨论设计实验,用四膜虫的核抽提液与体外的端粒DNA进行温育,试图在体外检测到这个“酶”活性,看到端粒的延伸。经过不断优化条件,尤其是把底物换成体外合成的高浓度的端粒DNA后,同年的圣诞节,勤奋的Carol同学打开暗盒曝光x光片,终于清楚地看到了“酶”活性。在测序胶的同位素曝光片上,端粒底物明显被从新加上了DNA碱基,而且每六个碱基形成一条很深的带,与四膜虫端粒重复基本单位为六个碱基正好吻合。这种酶活性不依赖于模板,只对四膜虫和
酵母的端粒DNA进行延伸,而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由于同源重组对序列没有特异性的要求并且依赖于DNA聚合酶的活性,至此,她们澄清了这两种假说,证明了有一种“酶”来延伸端粒DNA。这种酶后来被命名为“端粒酶”。
紧接着她们对端粒酶活性进一步定性。此时Tom Cech(因为发现RNA可以有酶活性获得诺贝尔奖)正好访问Liz的实验室,她/他们一起做了个简单的实验,就是用RNA酶处理样品,降解样品的RNA,看看端粒酶活性是否受到影响。结果是酶活性竟然消失了,端粒酶活性依赖于RNA。端粒酶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特殊的RNA酶?想必从这个时候,Tom Cech 开始被端粒酶深深吸引,并介入了这个领域。当然那时候也知道端粒酶是依赖于蛋白的:用蛋白酶消化后的样品也不具备端粒酶活性。1989年,Carol通过跟踪端粒酶活性,用柱子纯化并克隆了四膜虫的端粒酶RNA亚基。另一个谜底揭开了:RNA亚基有一段RNA序列正好和四膜虫的端粒DNA序列互补,端粒酶正是利用RNA亚基的这段序列作为模板重复复制出端粒DNA。
1989年,端粒与端粒酶领域的另外一位女杰,Jack Szostak实验室的Vicki Lundblad利用设计精巧的遗传学筛选方法,从酵母中筛选到了EST1基因。
爱你爱到骨头里
1996年,Tom Cech实验室用生化的手段纯化了四膜虫端粒酶复合体,其中有一个蛋白根据分子量命名为p123。同一时期,Vicki Lundblad实验室改进了她的遗传学筛选方法,筛选到了几个与酵母端粒复制密切相关的基因,命名为EST2,EST3和EST4(也叫CDC13)。这个改进版的筛选方法非常厉害,它把酵母端粒酶全酶的亚基一网打尽。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个结果只发表在“影响因子”不太高的Genetics(遗传学)上,它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乃至到现在,酵母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都集中在阐述这几个基因的功能上。
用生化方法纯化出来的四膜虫p123蛋白,以及用遗传学方法筛选出来的酵母Est2蛋白后来都被Tom Cech实验室证明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它们含有逆转录酶的结构域,如果对该结构域的关键氨基酸进行突变,则端粒酶活性消失。同年的1997年稍晚于 Tom Cech,第一个发现癌基因RAS的Robert Weinberg也参与了这个工作,他们也报道了酵母和人的端粒酶催化亚基。此后,人们用体外转录和翻译系统共表达了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和RNA亚基,在体外重建了端粒酶活性,证明这两个核心亚基是端粒酶活性的必需且完备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820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端粒   染色体   活性   酵母   序列   复制   四膜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